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时评] 诚信是基础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31日 10:30 上海证券报

    最近汽车市场出现一种现象,汽车信贷业务成了鸡肋,一些信用担保公司纷纷撤离这个市场。多年来人们企盼的汽车金融业务,面临严峻的市场考验。

    汽车信贷到底遇到什么问题了?据一些信用担保公司反映,不少买车人和经销商信用太差,预期款项数额巨大。有专家说,目前汽车信贷放款统计数字是500多亿元,而还款逾期率和不还款率非常高。其中不还的部分全都归到保险公司那里,所以保险公
司承受的压力巨大。现在多家保险公司已经在收缩或是不做此项业务了。一家担保公司人士表示,汽车信贷已经无法再做下去了。据他分析,目前信贷逾期不还的有几种情况:有的因经营不善,暂时无力归还;有的则是成心赖账不还。

    一位金融界专家说,我们的汽车贷款由于不良贷款的出现,比较快的暴露出了问题。如果将汽车贷款的主要矛盾归为诚信问题,那就是说,我们的任何一项改革和创新,如果没有诚信,推行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不少人在诚信方面往往严格要求他人,而放纵自己。常常出现一些奇怪的现象,一方面人人都在谴责不讲诚信对经济造成的危害;另一方面,不少人还身体力行地不讲诚信。当然,这样做在短时间里可能会达到某种获取利益的目的,但是,最终会殃及自己。汽车信贷受阻,对汽车经销和买车人的利益,不就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吗?从汽车信贷这个案例可以看出,没有诚信,改革和创新是无法推行的。经济学界对汽车信贷的现状有如此的评价:一旦一方因为市场所带来的风险过大而退出,整个体系就会崩溃。市场经济中信用是建立在个人诚信为基础之上的,没有个人信用谈何汽车信贷市场。

    经济专家林毅夫认为,在我国,信用缺失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我国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中,经济快速发展,非人格化的交易越来越频繁,交易的价值越来越高。但是,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产权保护、法律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相对滞后。无照经营、"假冒伪劣"商品、虚假广告、合同欺诈、上市公司做假账、企业三角债、银行呆坏账、走私骗汇等问题更是层出不穷。这些都与公民的诚信有关。试想一下,如果诚信被漠视,市场交易还能进行吗?经济体制改革还能进行吗?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诚信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戛纳电影节
《星战前战3》
2005中国珠峰科考
青海禽流感疫情
中超联赛第10轮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大城市停车的烦恼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性感天后林志玲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