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治大股东占款与违规担保需下猛药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31日 09:31 证券时报 | |||||||||
最新统计显示,目前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总额达到509亿元,虽较2003年底有关部委披露的967亿元,以及2003年年报统计的577亿元有所下降,但去年至今的下降速度却开始放缓。与此同时,对上市公司的另一种占用———违规担保的金额则迅速上升。据本报信息部统计,2004年底的违规担保由2003年的170家、259亿元,上升到225家、416亿元。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试点的展开,市场已经形成共识,股权分置改革不可能解决证券市场的所有问题。不久前,国务院就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和发展的重点问题做出部署,明确提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今年就是要重点解决上市公司资金占用问题。摆在眼前的事实是,解决大股东占款顽疾的任务非常艰巨,迫切需要下猛药来解决。 以股抵债不被认同 为解决缺乏实际清偿能力的大股东占款问题,2004年7月,证监会提出以股抵债试点。但在电广传媒(资讯 行情 论坛)等试点后,被寄予厚望的以股抵债证券创新并没有被大面积推广。 一家正在为占款问题苦恼的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没有采用以股抵债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大股东持股比例本来就不高,担心股权被回购会失去对公司的控股权;二是部分股本被注销后,没有真正的还款,并不能给上市公司层面带来实质性的好处,对于亏损公司来说,减少股本还会增加每股亏损额。 除去上述原因之外,很多公司大股东的股权被质押甚至司法冻结,根本不具备以股抵债的条件。 市场其他方面则认为,以股抵债主要被指责有违市场化原则,投资者担心定价缺乏公平、担心大股东套现、担心有可能被利用而引发其他的道德风险,所以对以股抵债投反对票。 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等专家也因此提出,以股抵债可以作为解决债务问题的个案处理方式之一,但不宜作为金融创新全面推行。 法律途径是努力方向 去年7月,莲花味精(资讯 行情 论坛)小股东李凯将大股东占款10亿元的莲花味精和其控股股东告上了法庭,并被法院受理。最后,莲花味精方面以大股东占款为证券市场普遍存在的现象,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为由拒绝出庭。作为状告大股东占款第一案,该事件暴露出法律在惩治大股东占款方面的软弱。市场人士呼吁将法治化作为解决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利益的重要武器。 事实上,监管部门也从过去的依靠行政手段思路,转向采用更为有力的法律措施,加大大股东占款的违规成本。 不久前,证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在追究大股东占款行为时,对资金被严重侵占的上市公司重要负责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必要时实施市场禁入;同时,也要对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追究法律责任。 法律约束、甚至于刑事法律的约束正在完善之中。据悉,正在修改的《公司法》草案对大股东占款问题已经做出明确规定,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以及公司高管侵占上市公司利益,损害其他股东利益将承担赔偿责任。最近有消息称,在《刑法》修改中,侵占上市公司利益将被认定刑事责任。这意味着,只要占款行为出现,司法机关就会依法对有关行为人进行追究,从而空前提高了对占款行为、侵占公司利益行为的威慑力。 面临的其他问题 巨额占款成为难以攻克的“堡垒”。日前,哈药集团(资讯 行情 论坛)公告一次性解决大股东占款问题,大股东现金偿还欠款2000多万元。数量小的占款在不断得到解决,但是,巨额占款的清算却看不到迹象。对目前506亿元欠款进行分析发现,占用金额超数十亿元的公司,清欠问题仍然迟迟得不到解决。这其中,大股东缺乏清偿能力,而上市公司自身又经营困难的,时间紧迫、形势严峻。 值得注意的是,银根紧缩造成新占款抬头。最近,一家上市公司披露被大股东占用了数亿元资金。公司方面的解释是,以往从来没有发生过占用。今年由于大股东方面不能借新还旧,就以上市公司资金偿还银行贷款。受宏观调控的影响,很多行业、公司的资金遭遇瓶颈,有专业人士担心,在当前公司治理环境下,潜在的占款风险还没有充分暴露出来。 违规担保成为吞噬利润另一祸首。目前,违规担保数量大幅上升,大有赶超占款的趋势。2004年年报统计的总金额就达到416亿元,其中名列前茅的*ST中科(现简称为中关村(资讯 行情 论坛))违规担保超过净资产的3倍,合金股份接近净资产的5倍。违规担保暴露出来的问题主要是如何规避、惩处民企对上市公司的恶意掏空。 值得高兴的是,证监会和国资委昨日联合发布《关于做好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落实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加强资本市场法制诚信建设等各项资本市场治本措施,形成改革的综合配套效应,协调推进股权分置改革。我们期待有关部门能尽快开出“药方”,促使证券市场的这两大顽疾早日得到根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