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部委专题--商务部 > 正文
 

把握机遇 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30日 11:27 商务部网站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实施改革攻坚,是今年全省改革发展工作的重中之重。

  振兴辽宁关键是振兴工业,振兴工业关键在企业。如何深入贯彻中央精神,坚持以改革统揽全局,加大国有企业改革的力度,以国企改革为中心环节来推进全面改革,是当前必须抓好的十分紧迫的关系全局的大事。

  我们必须看到,辽宁老工业基地的体制性机制性矛盾,仍突出表现在国有企业上。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我省国有企业改革已经取得重要成效。经过公司制股份制改造、减轻企业负担、深化内部改革,一大批国有大中型企业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但国有企业发展动力不足、包袱沉重、效益低下、市场反应不灵敏等问题仍比较突出,许多深层次矛盾尚未得到有效解决,特别是产权制度改革不到位,经营水平和资产营运效率不高、资产质量不佳。体制性机制性矛盾仍是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必须抓紧时机下大力气加以解决。

  深化改革、解决体制性机制性矛盾,不仅仅是国有企业的事,也涉及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各个领域,是全方位的系统工程。但抓住企业改革就抓住了中心环节,就会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不仅地方国有企业要深化改革,所有企业都要不断创新企业的体制和机制,增强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增强自我发展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能力。

  当前深化改革的条件比过去更有利、更成熟。

  一是国家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力度不断加大,制定了实行增值税转型试点、降低部分矿山和油田资源税税额标准、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对企业所得税实行优惠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等一系列政策,对于推进企业改革发展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二是相当一批国有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好转,市场竞争力增强,产品有市场,企业有利润,为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开展合资合作、安排富余人员奠定了物质基础。三是全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取得初步成效,市场体系、就业机制不断完善,企业主辅分离和辅业改制工作不断深入,为企业改革提供了新的保障和支撑。更重要的是,全省上下通过深入学习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对国有企业改革的认识也进一步提高,观念进一步转变,思想更加统一。可以说条件具备、环境有利、时机已经成熟。

  市场形势风云变幻,发展良机稍纵即逝。只有尽快实现企业改革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新突破,尽快完成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完成国有大中型企业股份制改造,发展壮大混合所有制经济,才有可能充分利用国家的好政策和发展的好环境,并将有利条件转化成发展的最终成果,成为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南资北进、东北振兴和沿海开放的赢家。否则,一旦错失时机,我们将再次丧失发展的最佳时期,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将进一步拉大,并将为今后的改革付出更大的成本。

  越是在有利的条件下,越要深化改革。我们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和改革意识,紧紧抓住有利时机,乘势而上,以深化企业改革作为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的突破口,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设,使全省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尽快实现把我省建成国家新兴产业基地和新的重要增长区域的目标。

  (信息来源:机械电子频道子站)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戛纳电影节
《星战前战3》
2005中国珠峰科考
青海禽流感疫情
中超联赛第10轮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大城市停车的烦恼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性感天后林志玲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