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部委专题--商务部 > 正文
 

德隆成也汽车败也汽车 淘金梦的缔造者和终结者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30日 10:52 商务部网站

  中国机电贸易网

  想当年,业界说起德隆,没有人不对这个崛起于西北大漠深处的庞大企业表示敬畏。唐氏四兄弟以一个小小彩扩照相馆扩张起来的企业,不但使唐氏兄弟的传奇之梦变成了现实,更是中国在特殊年代里一个淘金之梦的典范。与美国牛仔的淘金梦不同的是,这个中国改革开放年代里诞生的传奇企业,更多了一种现代化企业科学的技术、严密的管理手段。众多
的高层次管理人才走进这个企业,更多的学者走近这个企业,大家纷纷惊呼:这个新疆的民间企业,带着西北风横扫一切的气势,带着几百年不语的大漠的雄浑壮阔,不由分说地在经济界卷起了一阵狂潮。

  “我对德隆一直是有信心的,认为德隆是依法经营的和健康发展的企业,德隆是新时代民营经济的代表,是资本与产业整合的典范。”

  “中国需要德隆,我们需要这样的企业,中国的改革与发展进程需要大量这样的企业。”

  “德隆:一个对利益相关者负责的大股东。它不仅履行了对广大中小股东的义务和责任,为广大中小股东增加了利益,同时也履行了对国家、对职工、对社区的责任。”

  广大的经济界学者纷纷表示对德隆的信任和支持。这些热情洋溢的话,更多地代表了一种向往和期盼。自己没能做到的,德隆做到了,中国太需要这样的神话缔造者和传奇的创造者了,中国改革的进程要多一些这些的巨人才好。

  没有人听到朗咸平的警告。

  “投入‘德隆系’的钱是拿不回来的,……德隆模式不可能持久,因为它从根本上违背了客观规律。”

  巨人倒下了,可是巨人留在身后的那一切却留给了让后人足够的警示。

  相对于德隆的传奇,相对于人们的惊叹,朗咸平的警告声音太小,太不与大家的声音合拍。

  可是,与它的神话般的崛起一样地快,德隆,庞大的、看起来坚不可催的庞大现代化跨国界跨行业的德隆,一夜之间又倒了下去。犹如山崩地裂,犹如今年东南亚无人能预报的海啸,一夜间吞没了唐氏四兄弟创建的神话,一夜间摧毁了这个巨人般不可一世的企业。只剩下唐万里临别时那悲情的目光,那目光令太多的人心头一凛,留下的警示让所有的关注者无法释然。

  仅仅就是资金链的断裂。这个庞大的企业犹如被人刺穿了脚跟的力大无穷不可一世的巨神一样,轰然崩塌。

  难道仅仅就只是这个原因吗?让我们回头再想想朗咸平的警告,让我们再回头来看看德隆走过的足迹,难道这一切仅仅就只是一个偶然?!

  不是,任何事件要发生就一定会发生,任何看似偶然的因素一定也是整合过程的必然。

  不可否认,德隆在资本和产业整合上确有独到和过人之处,它确实具有经济学界、汽车产业界的借鉴和学习价值。但是它的弱点也是致命的。

  1997年,德隆受让株州市国资局持有的占湘火炬总股本25.7%的国有股本,成为湘火炬的每一大股东。其在为湘火炬注入7000万资金的同时,与以往在别的领域的的做法如出一辙,德隆在注入资本的同时,也为湘火炬注入了“大汽配”的理念。一个过去只有火花塞等少数几年产品的工厂,摇身一变成为一个生产系列汽车零部件及其它机电产品,并在业内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企业,其汽车零部件出口排名国内第一。

  与此同时,收购其竞争对手美国最大的刹车系统进口商MAT公司及其在华9家企业75%的股权,从而获得了美国汽车零配件进口市场15%的份额,当年就实现了1.5亿美元的在美销售额。

  接着,携手东风,湘火炬逐鹿越野车市场,再接着,重组红岩,点燃重型车战火;再接着,重组陕西重汽,再接着一系列在汽车行业的重大举措令人目不暇接。最后一举更是令所有业内人士为之侧目:南京第二机床厂、济南二机床厂和重庆机床厂也进入了德隆的视野,这三家机床企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主打产品应用于汽车制造,并且都是各自领域的领头羊,在国际上也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德隆企图悄无声息地切入汽车制造行业的上游产业链!

  看起来德隆也要在汽车行业大展拳脚,大展宏图了。人人都在等着汽车界就要到来的空前的大整合、大振荡。

  但是,且住!

  德隆以一年还本付息、20%以上的高回报,向银行及其它企业机构短期融资,用于自身的长期项目。不惜利用高成本的短期信贷进行长期性的投资,将庞大的产业链构筑在脆弱的链条之上,脆弱的资金链看似偶然实则必然地会在某一处突然断裂,其产业就会失去立足之本,分崩离析在所难免。

  德隆的确有着独到的眼光和非凡的魄力。它既是所有民营企业、国有企业的楷模,也是所有企业的前车之鉴。时至今日,那么多的资金拥入汽车业,那么多人前赴后继进入汽车业,走的在走,来的还在来。德隆,是所有创业者梦想的典范,也是所有创业者的一个鲜明警示。它像一个巨大的惊叹号,永远地悬在梦想者创业者的头顶,无时不引起人们的深思。

  写到此处,想到不久前力帆老总尹明善面对记者提问时的一席话:“我尹明善可能会失败,但是不要紧。我本来就是一穷二白过来的,大不了一切恢复原样。我现在做的事是替后代做的,我的后代就只能守着我创下的事业,而没有决策的魄力和胆量,如果他们做了决策却失败了,人们就会说他们是败家子。所以我现在就做了,让他们免去了做决策的风险和痛苦。”

  可是,一切却不能不以客观规律为转移。无论哪个决策者,不能把庞大的金字塔建立地虚弱的流沙之上。尹明善也许是对的,因为他有着对一旦失败面临局面的清醒认识,他的清醒会避免了他面对胜利时的忘乎所以和对事业基础的深刻在意。

  德隆的轰然倒塌声犹在耳边,波导、奥克斯却理智地退出了汽车业。想起这些民企进入汽车业时的声声壮语,面对德隆留下的废墟,不由人扼腕叹息。

  中国机电贸易网

  (信息来源:机械电子频道子站)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戛纳电影节
《星战前战3》
2005中国珠峰科考
青海禽流感疫情
中超联赛第10轮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大城市停车的烦恼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性感天后林志玲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