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走出去不仅仅需要勇气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30日 09:29 中国企业报

  张佩颖/文

  中华民族造自己的车,是中国人长久以来的梦想;现在不仅造出民族品牌的汽车,还让它走向世界,这绝不只是一个“勇气”释然。奇瑞高调宣布,其自主品牌的汽车将于2007年登陆汽车市场竞争最激烈的美国,可见其豪气以外的实力。为此我们着实应为其热烈鼓掌。

  征程必定极不平坦,但多一份清醒和务实,少一些短视和浮躁,对中国汽车业的长远发展当属幸事。从2004年全国汽车进口163.33亿美元,出口81.56亿美元的简要对比中就能发现,出口仍远落后于进口,这还是在关税、配额及地方保护之下形成的。而出口的40.60万辆整车中,乘用车仅为7.24万辆,其中轿车更少得可怜,仅有9335辆,而且绝大部分还是吉利、奇瑞的中微型低档轿车。

  在出口方面,奇瑞路线无疑颇具典型性。中国的汽车企业其实是生存在一个尚不成熟的市场环境中,尤其是民营企业只能在跨国巨头和大国有汽车企业的夹缝中生存,外忧内困之时,民营企业不得不走出去寻求机会。然而,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汽车出口面临的低端市场、低档车、低价格、低利润、低质量五低格局并未根本改变;营销、服务体系不健全,品牌影响力及核心竞争力偏弱,成本控制及内部管理粗放等制约因素仍然存在;而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环境,严格的技术、排放标准也时刻考验着仍处于襁褓中的中国民族汽车工业。

  20多年前,中国一汽解放牌汽车登陆美国,但最终却未能在美国市场长驱直入;10多年前,中国二汽乘用车挺进东南亚,结果也是铩羽而归。看来,民营企业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不要被自己眼前的成功所迷惑,还得苦练一把内功。

  而此次,奇瑞毫不避讳自己2007年在美国市场的销售目标:25万辆。专家要提醒的是,汽车市场不相信“一招鲜吃遍天”,凭单一车型和单一的优势,在美国这样成熟的汽车市场中基本上是无法立足的。个性化和规模并重则是汽车行业中永恒的课题。奇瑞到底能用什么样的策略征服美国的汽车消费者?又怎样征服强大的竞争者和二手车市场的替代竞争?豪言壮语之后,需要更加细致的战术配合。

  (详见第二版)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戛纳电影节
《星战前战3》
2005中国珠峰科考
青海禽流感疫情
中超联赛第10轮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大城市停车的烦恼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性感天后林志玲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