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机构投资者与大股东争夺小股民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30日 05:17 中国青年报

  有关“猪论”

  据报道,三一重工董事长梁稳根通过该公司总裁向文波之口转述对本次试点的看法:“一头大猪带着一群小猪,墙上挂着一桶猪食,如果大猪不把猪食拱下来,小猪就一点都没得吃。现在,大猪将猪食拱下来了,一群小猪就开始闹意见,要求得到更多。”这引起股市不小反响。向文波后来在很多场合就此进行解释。

  本报长沙5月29日电

  不知道证监会的官员们最近是否睡不着觉,但作为股权分置改革首批试点企业的三一重工,“压力很大”。按照证监会的时间表,6月6日,三一重工的方案将作为4个试点企业的第一家,开始网上投票表决。

  5月28日,三一重工执行总裁向文波刚下飞机,就被又一波从各地赶来的记者围在办公室。他用沙哑的声音,回答着一个个最近已经回答了不知多少遍的问题。5月27日,三一重工修改后的方案在北京路演。当晚,向文波在新浪网与网友聊天。

  “最担心中小股民的信息不对称。”向文波说,机构投资者有专业投资分析机构,而零散的中小股民却不同。向文波得到的消息说,一些机构投资者正在四处“串联”中小股民,希望他们到时候投反对票。记者从上海得到的消息,也部分印证了向文波的说法,一些基金正通过各种途径游说中小股民。

  按照证监会规定的时限,三一重工的方案没时间再做修改了,而且“我们也有一个心理底线”。现在,向文波能做和必须做的,“就是沟通”,或者叫游说。

  谁和谁的博弈

  按照证监会的要求,三一重工在5月10日公布了自己的改革方案。到了5月24日,三一重工董事会又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修改提案》,将原方案修改为由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按每10股流通股划转3.5股并返还现金8元支付对价,大股东三一集团同时在原承诺的基础上补充承诺:两年内不减持三一重工股票,且连续5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9元不减持。

  新方案一出,尽管舆论仍在骂着“黑心的大股东”,但三一重工的股票价格在整个大盘下跌的情况下,开始连续上涨。一位观察人士认为,对比4家试点企业的方案,三一重工算好的。虽然三一重工的方案,离大家的预期还很远。

  对三一重工改革方案的通过有决定权的,被统称为流通股股东。这是证监会设计的。事实上,流通股股东还可以细分为机构投资者和中小股民等。前者是一个个组织,后者则是一个个自然人。

  向文波没有回答记者关于“修改后的方案在公布前是否征求过机构投资者的意见”的问题,但他承认,“一一拜访过机构投资者”。那么,这些机构投资者的意见是什么呢?向文波说,现在说什么都不算,关键看他们在投票的时候怎么选择。

  据了解,三一重工有2.4亿总股本,其中流通股为6000万股。向文波证实,这6000万流通股,约1/3为机构投资者持有。看上去,在对改革方案的投票中,中小股民举足轻重。但是,了解证券市场的人并不这么认为。一些分析人士猜测说,尽管三一重工约4000万股在中小投资者手里,但这些差不多上万人能来参加股东大会或者到网上投票的会有多少呢?肯定不会超过1/3。

  上述观察人士认为,从三一重工最近的表现来看,他们对让步后的方案最终是否能被通过,心里仍然没底,也就是说,他们“很可能没搞定机构投资者”,所以才会尽力争取中小股民的支持。

  事实上,关于此次股权分置改革的博弈方,已经分成三大阵营。一方是4家试点企业的大股东;一方则是基金等机构投资者;被认为“人数最多但可能势力最弱”的一方,则是中小股民。

  而改革的真正操刀者证监会似乎置身事外,成了场外的裁判员。但有消息说,4家试点企业的每个改革方案在公布前,都经过证监会的初审。

  此前,证监会曾就改革事宜多次召集券商、基金分别开会。会上,基金公司的老总们表示要“支持改革”,但会后又对记者表示出各种不满。此刻,投票前最关键时期,基金的“串联”行动,更是表明了他们对改革方案的态度。

  据了解,机构投资者在不断向管理层和4家试点企业施压,手段之一就是抛盘。分析人士说,最近一路下跌的股市,与机构投资者的抛盘不无关系。只不过,他们的抛盘不是因为现在能卖个好价钱,而是在显示自己的分量。

  向文波没有否认机构投资者带来的压力。他说,这就是一种博弈。按照他的判断,对于很多机构投资者来说,他们希望方案最好被否决,以此逼着证监会出台更有利于自己的方案。当然,一旦这个改革方案通过,就成股权分置改革的样板了。

  从向文波的话推测,博弈三方中的非流通股股东与机构投资者显然还没能达成一致。“这时候,谁争取到中小股民的支持,谁就可能赢得这一局。”这是分析人士得出的结论。

  谁在代表中小股东说话

  “方案是大股东制订的,而且你们也征求了机构投资者的意见。那么,中小股东怎么办呢?”有记者问。

  “中小股东在哪里?他们的代表是谁?”向文波反问。他说,他也想和中小股东面对面地谈,但“没有一对一的谈判机制。”

  许多分析人士指出,此次股权分置改革中,“聪明”的管理层把4家试点企业推到台前,让他们与流通股东争吵。吵成了,则改革成功了一半;吵翻了,管理层也没多大责任。

  从改革的制度设计上,证监会给流通股东的权利就是他们手中的票,要么赞成,要么反对。用向文波的话说,这是“明码标价”,而不是“讨价还价”。三一重工之所以会对第一个方案作出修改,向文波不认同这是与机构投资者谈判的结果,而是因为充分考虑了流通股股东的预期。

  向文波所说的“预期”,肯定不是从一个个中小股民那里得来的。各种传媒上,尽管观点不同,但大家都在代表中小股民说话。只不过,在向文波看来,这些声音未必是真正在替中小股民说话。

  “一些人不懂,一些人不懂装懂,一些人懂装不懂。”在向文波看来,现在充斥舆论的反对声音大致能分为这么几类。

  目前,一个渐成主流的依据是“法人股持股成本说”。这种说法认为,非流通股东的持股成本应该是股票的票面价,或者应该是上市时每股净资产值。依次计算,即使在方案中支付最多的三一重工,在这次买卖中“赚”得太多了。

  媒体报道的一组数据表明,三一重工非流通股股东历史持股成本2.62元,流通股成本是15.56元,即使股权分置改革以后,流通股股东持股成本仍然是非流通股东持股成本4.38倍。

  但向文波认为,“持股成本说”的提出者是“不懂装懂”。他说,有人说三一重工的法人股持股价是2.62元,但事实上这应该是股票发行日的每股净资产。

  “投资者如果把这个东西理解为法人股持股成本,大家可以想像一下一些IT公司,一些高科技公司,他们就是一个设想,一种商务计划,就会在市场上谋得很多资金,这个公司的持股成本是多少?”向文波说,全世界所有股票的价格,都是由市场决定,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既跟净资产没有关系,也跟股票的面值没有太大关系。如果把这些搞混了,就会产生很多误解。

  在向文波的分类中,还有人懂装不懂。这部分人又可以分两类,一类是不敢讲,一类是故意混淆视听。所谓不敢讲,是因为怕众怒难犯,怕被扣上各种大帽子。而混淆视听者显然是许多机构投资者的代言人,“他们在商场看上一件衣服,然后就故意挑刺,这样才好讨价还价”。

  一脸倦容的向文波仍然在为自己的方案辩解着,机构投资者继续着他们的“串联”。就好像谁争得中小股民的支持谁就会胜利一样。因为,谁都不敢确定,股民是用脚投票,还是用手投票,或者干脆不投票。

  “可笑的是,在这场改革中,中小股东或许能改变大股东甚至证监会官员的命运,却完全无力改变自己的命运。”一位分析人士意味深长地说,“人多势众”的中小股东能“解放”大股东,却“解放”不了自己。

  作者:记者 何磊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戛纳电影节
《星战前战3》
2005中国珠峰科考
青海禽流感疫情
中超联赛第10轮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大城市停车的烦恼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性感天后林志玲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