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增刊2004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27日 17:18 中国人民银行

    内容摘要

    2004 年,全国各地区1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总体要求,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东、中、西部地区2经济均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势头,经济发展中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得到一定抑制,经济活力有所增强,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

    投资需求高位回落,消费需求趋于活跃,总体看国内需求保持较快增长。2004 年,各地区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农村居民收入有了较大幅度提高,带动了消费需求较快增长。与此同时,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下,全国大部分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呈高位回落态势,中部地区投资增长相对较快。进出口继续快速增长,特别是西部地区进口和利用外资明显加快。

    各地区三大产业全面发展。2004 年,一系列支持“三农”的政策得到落实,农业生产出现重要转机,河南、黑龙江、内蒙古等农业大省的农业增加值增速高达10%以上。各地区工业生产均呈现强劲的增长势头,工业增加值增速在20%以上的省份多达20 个。第三产业发展相对平稳,各地增速在9-14%之间,浙江、江苏、内蒙古分别列增速的前三位。

    通货膨胀压力加大。2004 年,14 个省份的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幅

1 注:本报告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情况和数据。
2 注: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11 个省份;
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8 个省份;西部地区包括广西、重庆、
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青海、新疆12 个省份。

    度超过4%,其中10 个省份来自中西部地区,涨幅最高的分别是云南(6%)、河南(5.4%)和湖南(5.1%)。北京(1%)、上海(2.2%)和天津(2.3%)的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最低。值得关注的是部分地区生产资料价格涨幅较大,原材料购进价格与工业品出厂价格之间的差距逐步拉大,辽宁、上海、天津、北京和福建的原材料购进价格与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之差高达10%以上。东部地区的劳动力市场出现了结构性的供需矛盾,劳动力工资成本趋于上升。

    多数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和房地产信贷增幅逐步回落,但仍在高位运行,房地产价格趋升。2004 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在50%以上的省份有3 个,增速在30%-40%之间的省份有15 个。35 个大中城市中,房屋销售价格增幅超过10%的省份有9 个,分别为沈阳、上海、南京、青岛、宁波、重庆、天津、杭州和济南。

    2004 年,中国人民银行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金融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金融支持经济的作用也得到有效发挥。贷款增速呈高位回落态势,其中东部地区回落明显。城乡储蓄存款增速先降后升,中西部地区储蓄存款增长较快。此外,由于中长期贷款快速增长,各地区普遍存在“短存长贷”的期限错配问题。

    各地区金融运行平稳。银行业资产增长较快,盈利大幅增加,特别是东部地区资产盈利水平相对较高;票据承兑业务发展较快,民间融资趋于活跃。金融机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交易活跃,东部地区占有全国银行间货币市场交易量的绝对份额,中部地区证券交易和股票市场融资增加明显。期货黄金市场交易呈现强势,创新业务不断推出。各地区保险业稳步发展,保险密度有所上升;保险业结构发生较大变化,财产险发展迅速。总体看,全国大部分地区直接融资比重偏低,融资结构有待改善。

    在国民经济总体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的同时,各地区普遍存在固定资产投资反弹压力、能源和交通的“瓶颈”制约、生产资料价格较快上涨、信贷结构矛盾突出等矛盾和问题。2005 年,各地区应继续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认真贯彻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依据各自特点,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同时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东中西互动,实现全国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目录

    内容摘要.....................................I

    第一部分金融运行情况.......................1

    一、各地区金融运行平稳,金融改革开放稳步推进............................ 1

    (一)各地区存款稳步增长,存款结构差异明显............................... 1

    (二)各地区贷款增速回落明显,但中长期贷款占比攀升....................... 3

    (三)票据承兑业务发展较快,票据贴现业务地区差异明显..................... 6

    (四)利率水平有所上升,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水平地区差异较大............... 7

    (五)金融改革稳步推进,农信社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8

    (六)金融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化,外资金融机构业务发展较快................... 9

    二、金融市场平稳发展,直接融资比重有待进一步提高....................... 10

    (一)东部地区金融机构拆借与回购交易活跃................................ 10

    (二)中部地区证券交易额和股票筹资增加明显.............................. 11

    (三)期货创新业务不断推出,黄金交易呈现强势............................ 12

    (四)各地保险业稳步发展,保险业结构发生较大调整........................ 13

    (五)直接融资比重较低,民间融资趋于活跃................................ 14

    第二部分经济运行情况......................18

    一、各地区内需保持较快增长,西部地区外向型经济加速..................... 19

    (一)大部分地区固定资产投资高位回落,中部地区投资增长相对较快.......... 19

    (二)各地区居民收入增速加快,消费需求趋于活跃.......................... 24

    (三)进出口继续快速增长,西部地区进口和利用外资明显加快................ 25

    (四)各地财政收支增长较快,财政支出进一步向西部地区倾斜................ 27

    二、各地区三次产业全面发展.......................................... 27

    (一)农业生产出现重要转机,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27

    (二)工业经济增势强劲,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开局良好...................... 28

    (三)多数地区服务业稳步发展,但比重仍需进一步提高...................... 30

    三、居民消费价格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普遍上涨,部分地区劳动力成本有所提高..... 30

    四、热点行业:房地产、煤炭和电力..................................... 35

    (一)房地产投资和信贷增幅回落,东部地区房价上涨明显.................... 35

    (二)中西部地区煤炭、电力行业快速发展.................................. 37

    第三部分预测与展望........................38

    专栏

    专栏1:正确认识民间融资的补充作用...................................... 15

    专栏2:工业企业库存状况................................................ 21

    专栏3:劳动力成本上升压力显现.......................................... 32

    图

    图1:2004 年各地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及增长率.................... 2

    图2:2004 年各地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及增长率.................... 4

    图3:2004 年各地区金融机构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情况....................... 10

    图4:2004 年各地区金融机构银行间债券市场质押式回购交易情况............. 11

    图5:2004 年各地区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 18

    图6:2004 年各地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及增长率............................. 20

    图7:2004 年各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增长率........................... 25

    图8:2004 年各地区外商实际直接投资额及增长率........................... 26

    图9:2004 年各地区主要价格指数......................................... 31

    图10:2004 年各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及增长率........................ 36

    图11:2004 年全国35 个大中城市房地产价格指数........................... 36

    表

    表1:2004 年末各地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分布和结构情况表.................. 2

    表2:2004 年末各地区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结构情况表........................ 4

    表3:银行间货币市场交易区域分布情况表.................................. 11

    表4:2004 年二季度广东省部分职业劳动力缺口情况表....................... 33

    第一部分金融运行情况

    2004 年,全国各地区金融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金融平稳运行。存贷款增幅有不同程度回落,贷款增长基本能满足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金融市场稳步发展,金融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

    一、各地区金融运行平稳,金融改革开放稳步推进

    2004 年,全国各地区金融机构业务发展较快,盈利大幅增长。部分省份,如四川、山西、内蒙古、江苏、湖南、浙江、甘肃等地,金融机构资产增长速度超过15%。全国约90%的省份的金融机构实现了账面盈利。东部地区的北京、上海、江苏、福建、广东等地的金融机构账面利润的增长超过50%;中西部大多数地区金融机构扭亏为盈,并且盈利增加明显,如甘肃金融机构实现1984 年以来的首次整体盈利,湖北金融机构实现账面盈利同比增加30.5 亿元,湖南金融机构实现账面利润同比增加34.1 亿元。东部地区是金融机构盈利的主要来源,账面利润总额(不含各商业银行总行北京总部数据)占全国的80%左右。东部地区金融机构资产利润率最高、西部次之、中部最低,其中浙江、上海、北京等地金融机构资产利润率(账面)居全国前列。

    (一)各地区存款稳步增长,存款结构差异明显

    2004年,全国大部分地区金融机构存款增速出现回落,但除黑龙江外,各省份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增速仍保持在10%以上并高于当地经济增长速度,其中19个省份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增速超过全国15.3%的平均水平。从存款余额和增量看,东部地区的广东、北京、上海、江苏和浙江分别位居全国前5位。

    图1:2004 年各地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及增长率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各分行、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营业管理部

    表1:2004 年末各地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分布和结构情况表

    单位:%

    项目                                东部   中部   西部   全国水平
    本外币存款余额占全国的比重          63.9   18.1   15.3         —
    人民币企业存款余额占全国的比重      68.6     14   14.7         —
    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占全国的比重      58.9     23   16.8         —
    人民币存款余额/本外币存款余额       93.9   97.8   98.6         95
    人民币企业存款余额/人民币存款余额   36.1     26   32.2       33.6
    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人民币存款余额   43.7   60.3   52.1       47.4

    注:由于东、中、西部数据不含各商业银行总行直存直贷数据,因此东、中、西相关指标占比加总不等于100%。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各分行、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营业管理部

    从存款的区域分布看,大部分存款集中在东部地区,特别是企业存款。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总部效应”。企业集团总部一般汇集了集团内部的大量资金,存于总部所在地银行机构,而东部地区集中了大部分的企业集团总部,这种“总部效应”导致企业存款大量集中在东部地区;二是“富人效应”。东部发达省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高,高收入人群大量集中于此,“富人”的存款自然大量集中在东部地区;三是“流动人员效应”。由中西部地区流动至东部地区的进城务工人员一般将收入存在工作所在地银行机构,对存款的地区分布也有一定影响。2004年末,东、中、西部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63.9%、18.1%和15.3%。

    东、中、西部地区的存款结构存在较大差异。一是东部地区外币存款的比重明显高于中西部。2004年末,东、中、西部外币存款余额占本外币存款余额的比重分别为6.1%、2.2%和1.4%,反映了各地区外向型经济程度的差异。二是在人民币存款中,中西部地区的储蓄存款所占比重远高于东部地区,但企业存款所占比重低于东部地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西部地区的直接投资渠道较为狭窄。

    (二)各地区贷款增速回落明显,但中长期贷款占比攀升

    货币信贷调控取得明显成效,大部分省份贷款增速呈“高增长一快回落—缓回升”的走势。2004 年末,全国一半以上地区的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的增速位于10—20%区间,贷款投放基本适应各地经济发展的需求。

    东部地区贷款增速回落幅度大于中西部。浙江、上海、广东、辽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增幅分别较上年回落20.5、7.9、7.2和5.9 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部分省份贷款增速回落幅度相对较小或呈现恢复性增长。西藏、安徽、广西、江西、内蒙古、吉林、贵州等地本外币或人民币贷款增速同比有所提高或贷款增加额同比有所多增。

    图2:2004 年各地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及增长率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各分行、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营业管理部

    表2:2004 年末各地区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结构情况表

    单位:%

    项目                                    东部   中部   西部
    本外币余额存贷比(贷款余额/存款余额)   71.9   78.5   77.8
    本外币中长期贷款余额/本外币贷款余额     42.9   39.1   49.5
    人民币贷款余额/本外币贷款余额           92.6   97.3   98.3
    个人消费贷款余额/人民币贷款余额         13.8    6.6    9.4
    房地产贷款余额余额/人民币贷款余额         19    8.4   12.5

    注:由于东、中、西数据不含各商业银行总行直存直贷数据,因而东、中、西相关指标占比加总不等于100%。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各分行、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营业管理部

    贷款区域分布特征与存款类似,贷款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东、中、西部地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占全国贷款余额的比重分别为61.6%、19.1%和16.0%。东部地区贷款在全国的占比低于存款2.3 个百分点,反映出各地金融机构资金运用程度存在一定差异。大部分省份金融机构本外币余额存贷比例在75%左右,超过80%的有9个省份,低于60%的有2 个省份。总体看,中西部地区金融机构本外币余额存贷比明显高于东部。

    2004 年,部分地区金融机构的信贷投向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有效支持了社会薄弱环节的改善,控制了部分投资过热行业的贷款投放。如安徽、辽宁等地农业贷款增长较快,贵州等地流动资金贷款增长突出,湖南等地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获得较大发展,江苏等省纺织、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的信贷投放增幅明显下降。

    个人消费贷款、房地产贷款和基建贷款是拉动大部分省份贷款增加的主要力量。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部分省份的个人消费贷款和房地产贷款(含委托性房地产贷款,下同)增长较快,但中部地区金融机构个人消费贷款和房地产贷款余额占人民币贷款余额的比重相对较低,仅为6.6%和8.4%,不仅大大低于东部地区,还远低于西部地区。

    各地中长期贷款继续快速增长,部分地区信贷结构失衡较为突出。除个别省份外,各地金融机构本外币中长期贷款增速一般快于短期贷款10—30 个百分点,信贷资金运用长期化的趋势明显。2004 年末,西部地区金融机构本外币中长期贷款占其全部贷款的比重接近50%,东部和中部地区中长期贷款占比也分别达到43%和39%。中长期贷款占比的攀升,将导致金融机构资产负债期限结构不匹配问题日益突出,流动性风险和利率风险上升。

    (三)票据承兑业务发展较快,票据贴现业务地区差异明显

    2004年,各地票据承兑业务发展较快。个别省份的银行票据承兑业务增长迅猛,宁夏、甘肃、广西、辽宁的银行承兑汇票累计签发额同比分别增长75.1%、35.6%、30.7%和24%,海南、天津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同比分别增长46.5%和35.3%。银行承兑业务的快速发展是对贷款和贴现增速回落的重要补充。

    票据贴现业务的地区差异明显。由于部分地区商业银行在贷款高速增长后面临较大的调控压力,在各商业银行总行控制贷款规模后,首先倾向于压缩单位收益相对较低的票据贴现业务。东部地区的北京、天津、辽宁、上海、浙江等地的票据贴现余额同比出现负增长,中西部地区的河南、湖南、甘肃、宁夏、新疆等省份票据贴现业务也出现了一定萎缩,只有少数东部和大部分中西部省份贴现余额或累计贴现额增加。

    2004年各地区票据市场出现了较大变化,一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等中小金融机构积极参与票据市场竞争,市场份额逐步扩大,如浙江、天津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承兑汇票签发额市场占比在2004年末分别达59.4%和62.0%;二是部分地区商业承兑汇票业务发展较快,如上海、浙江商业承兑汇票贴现余额占全部贴现余额的比例在2004年末分别达到30%和13%;三是受商业银行资金充裕和再贴现利率提高等因素影响,各地再贴现业务萎缩。

    (四)利率水平有所上升,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水平地区差异较大

    据中国人民银行各分支行监测,2004 年全国大部分地区市场利率水平有所上升,如广东省金融机构四季度执行上浮利率和基准利率的贷款比重分别比二季度提高5.7 个和9.8 个百分点;天津、上海、浙江、福建、山东、湖北、广西、四川等地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利率水平或执行上浮利率的贷款比重也有所上升。自2004 年10 月29 日起实行存款利率上限管理政策后,各地区金融机构基本尚未实行存款利率下浮。

    各地区人民币贷款执行上浮或下浮利率的比例存在较大差别。总体上,中西部地区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执行基准利率的比重相对较高,执行下浮利率的比重相对较低;而东部地区的上海、广东、天津、福建、辽宁2004 年新发放贷款中执行下浮利率的比重分别达到44%、31%、28.6%、27.6%和26.3%,贷款利率下浮比重较高。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幅度的不同反映了各地区金融竞争程度和金融机构贷款定价能力的差异。由于农信社在农村金融市场处于相对垄断地位、其运营成本和客户风险程度较高,各地区农信社贷款绝大部分执行上浮利率,大部分地区农村信用社执行上浮利率的贷款比重在90%以上,反映出农村地区的资金风险溢价水平高,并且缺乏有效的市场竞争。

    外币存贷款利率呈波动上扬态势。如广州3 个月美元存款加权平均利率从3 月份开始逐月攀升,12 月份达到全年最高点2.0%,比3月份的最低点升高1.2 个百分点;浙江2004 年末一年期固定利率美元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96%,同比提高1.03 个百分点;广西按3个月浮动的一年期浮动利率美元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2%,达到全年最高。

    (五)金融改革稳步推进,农信社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商业银行改革和重组工作稳步推进。据中国人民银行各分支行调查了解,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各省市分行正按照各自总行的部署深化股份制改革工作,重点加大了不良资产剥离和处置工作的力度,三家银行各省市分行的不良资产率均有明显下降。同时,地方性金融机构的并购重组工作也在探索之中。2004 年兴业银行成功收购了佛山市商业银行;浙商银行完成重组,成为我国第12 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浙江省城市信用社退出市场进程明显加快。

    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进展顺利。2003 年,国务院决定在吉林、山东、江西、浙江、江苏、陕西、贵州、重庆8 个省(市)进行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随着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资金支持方案及各项扶持政策逐步落实,农村信用社历史包袱得到初步化解。截至2004年末,对8 省(市)农村信用社的专项资金支持基本到位,共有620个县(市)认购专项票据356 亿元,1 个县(市)获得专项借款1.2亿元。8 省(市)改革试点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改革正在向纵深推进。农村信用社资本充足率有所提高,不良贷款比例逐步下降,经营状况明显改善,支农服务功能有所增强,省级管理体制及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部分信用社在加强内部管理、强化信息披露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截至2004 年末,共组建完成23 家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另有25 家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获准筹建;有164个县市已经完成以县市为单位统一法人,另有204 个县市获准筹建。同时,根据国务院的部署,2004 年8 月,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到北京、天津等21 个省(区、市)。总体看,21 省(区、市)改革试点工作开局良好,进展顺利。截至2004 年末,20个省(区、市)都已制定和上报了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并经国务院批准实施。

    (六)金融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化,外资金融机构业务发展较快随着我国金融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2004 年我国外资金融机构业务发展较快,中、外资金融机构的竞争与合作逐步加强。天津、上海、深圳等地外资金融机构存贷款业务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04 年天津市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外资金融机构8 家,年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7.2 亿元,同比增长143.8%。2004 年末,上海市外资银行及财务公司(总数75 家,同比增加13 家)中的绝大多数已开始经营人民币业务,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40.5%和54.7%,大大高于同期中资金融机构存贷款增长速度;上海市外资金融机构资产占当地的市场份额已由2003 年末的10.3%上升至2004 年末的12.4%。深圳市2004 年末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404.2 亿元,比年初增长43.7%。山东有3 家外资金融机构被批准开办人民币业务,年末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1.8 亿元和0.8 亿元。浙江、福建、四川、云南等地金融对外开放步伐也明显加快。

    二、金融市场平稳发展,直接融资比重有待进一步提高

    (一)东部地区金融机构拆借与回购交易活跃

    2004 年,东部地区各金融机构积极参与货币市场交易,占有全国银行间货币市场交易量的绝对份额。东部地区金融机构信用拆借、现券交易和质押式回购的交易量分别占全国的90.4%、93.6%和87%,在信用拆借、现券交易、质押式回购交易中,交易额均位列全国前3 位的是北京、上海和广东。上海、浙江、山东、重庆和内蒙古等地的金融机构在买断式回购交易中较为活跃。北京和上海是主要的资金净融出地区,其他省份基本上为资金净融入地区。2004 年,中部和西部地区金融机构分别从银行间市场净融入资金1.03万亿元和0.95 万亿元。

    图3:2004 年各地区金融机构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货币网

    图4:2004 年各地区金融机构银行间债券市场质押式回购交易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货币网

    表3:银行间货币市场交易区域分布情况表

    单位:%

                          2004年                                         2003年
             拆借        质押式回购        现券交易        拆借         质押式回购       现券交易
           拆入   拆出   正回购   逆回购   买入   卖出   拆入   拆出   正回购   逆回购   买入   卖出
    东部   84.1   96.7     77.7     96.4   94.4   92.8   84.4   97.2       82     96.7   90.3   92.1
    中部     12    2.3     11.2        2    2.8    3.8      8    1.9      8.3      1.7    5.5    4.1
    西部      4    0.9     11.1      1.6    2.8    3.4    7.5    0.9      9.7      1.6    4.2    3.8

    数据来源:中国货币网

    (二)中部地区证券交易额和股票筹资增加明显

    2004 年,我国证券业进入重要的调整期。沪、深股票市场指数先扬后抑,沪、深股市全年分别累计成交2.65 万亿元和1.59 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1%和40.5%。深圳证券交易所推出了中小企业板块,全年共有38 家公司挂牌上市交易,筹资91.1 亿元。

    全国主要省份证券交易额增长较快,中部地区尤其突出。2004年,中部地区的山西、湖南、江西、黑龙江和湖北股票基金交易额的增长速度达到或接近40%。东部地区大部分省份股票基金交易额的增长速度超过20%。

    中部地区股票市场筹资增加明显。2004 年末,东部地区上市公司数约占全国的60%,中西部分别约占20%,广东、上海、江苏、浙江的上市公司数居全国前列,浙江、广东、安徽等省2004 年新上市公司较多。主要省份股票筹资额有所增加,东、中、西部地区股票筹资额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61%、26%和13%。湖北、广东、山东股票筹资额位列全国前3 位,中部地区的湖北、湖南、安徽股票筹资额增加较多。2004 年内蒙古、湖南、北京等省份发行了企业债券,但大部分地区的企业未进行债券融资,企业债券市场有待发展。

    (三)期货创新业务不断推出,黄金交易呈现强势

    期货创新业务不断推出,期货交易增长较快,主要品种价格波动较大。2004 年,上海、大连、郑州商品(期货)交易所全年累计交易金额分别为8.4 万亿元、5.1 万亿元和1.2 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9.3%、28%和46.2%。三大期货交易所新推出的燃料油、棉花、玉米和黄大豆二号等期货合约,已成为重要的交易品种。

    上海黄金交易所市场强势特征显著。2004 年全年累计成交731.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9.2%;交易价格持续上扬,黄金(Au)99.95收盘118 元/克,上涨6.9 元/克,振幅20.9%。市场增加了Au(T+5)和Au(T+D)两个新的交易品种。商业银行逐渐成为重要的参与主体,发挥了“做市商”的积极作用。

    (四)各地保险业稳步发展,保险业结构发生较大调整

    2004 年,全国各地区保险业继续稳步发展,保险经营机构和从业人员有所增加,保费收入尤其是财产险保费收入增长较为明显,大部分地区的保险密度(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保费收入)提高,但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有所下降。

    从2004 年保费收入结构来看,东、中、西部分别占62%、22%和16%。东部地区除河北、广东保费收入增长较快外,其它省份保费收入增长相对较慢;而中西部地区2004 年保险业发展较快,西藏、宁夏、内蒙古、河南、安徽、江西、广西、湖北、山西等9 个省份保费收入增速均超过15%。

    保险业结构发生较大调整。由于受基金、理财产品推出和升息影响,人身险业务增长放缓,北京、上海等地区的人身险保费收入甚至有所下降。而各地固定资产投资和汽车消费的高增长拉动了财产险业务的快速发展,部分地区的财产险保费收入实现了多年来的最快增长,如北京2004年财产险保费收入增速为5年来最高。2004年,全国约有90%的省份财产险保费收入增长率超过人身险,导致保险业结构出现较大调整。总体上,全国大部分地区财产险业务占比提高,如上海市产、寿险保费收入比例由2003年的20:80转变为2004年的25:75;天津市2004年保费收入产寿险结构比为23.2:76.8,与上年相比,财产险上升2.5个百分点。

    各地区保险赔款和给付支出增长差异较大。除吉林省保险赔款和给付支出负增长外,另有9 个省份的保险赔款和给付支出增长低于全国19.4%的水平。浙江省因受台风灾害影响,2004 年保险赔款和给付支出增长47.2%(主要是财产险赔款同比增长64.1%),位居全国榜首;另有江苏、宁夏、河北、湖南、青海、内蒙古、山西、四川、云南等9 个省份保险赔款和给付支出增长超过25%。

    各地区保险密度总体上呈东、中、西递减之势,北京、上海、天津分别以2490 元、1763 元和791 元的保险密度位列全国前3 位。由于2004 年大部分地区的保费收入增长低于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因而保险深度普遍呈下降态势。全国约三分之二的省份的保险深度在2%—3%之间,超过3%的有北京、上海、山西、新疆、辽宁5 个地区。

    (五)直接融资比重较低,民间融资趋于活跃

    2004 年,全国部分地区融资结构有所改善,如天津、浙江、山东、湖南等。天津和浙江非金融机构部门直接融资比重分别比2003年上升2.5 和1.5 个百分点,山东非金融机构部门股票融资比例较上年上升了3.5 个百分点,湖南省非金融机构部门股票融资比重也小幅上升。但各地贷款融资仍占绝对比重(约在95%以上),并且大部分地区贷款融资占比有所上升,如2004 年安徽省非金融机构部门贷款融资占比上升了2.2 个百分点。

    民间融资趋于活跃。由于直接融资渠道有限,在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后,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中小企业努力寻求其它融资渠道,如民间借贷、关联融资、融资租赁等。据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杭州、福州、石家庄、太原、郑州等中心支行调查监测,企业内部集资和民间借贷大量增加,民间借贷利率明显上升。据抽样调查,2004 年浙江、福建、河北等地区的民间融资规模约占各省当年贷款增量的15%—25%。

    专栏1:正确认识民间融资的补充作用

    2004 年以来,受多种因素影响,我国民间融资趋于活跃。为了解当前民间融资的新特点及对各地经济金融运行产生的不同影响,中国人民银行相关分支行对浙江、福建、河北、山西、江西、河南六个省区的民间融资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民间融资是否活跃与民营经济发达程度有关,此种活动的存在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紧急支付和民营企业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的资金需求。对于民间融资的现状和发展前景,我们应全面认识、正确分析,并加强对民间融资行为的规范和引导,趋利避害,促进其健康发展。

    民间融资的发展状况与当地民营经济发达程度密切相关。在经济发达地区的乡镇和农村,民间融资广泛存在。抽样调查显示,2004 年浙江、福建、河北省民间融资规模分别约在550 亿、450 亿和350 亿,相当于各省当年贷款增量的15%-25%。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一些具有相对区位优势、行业优势地区的民间融资也相当活跃。例如,位于江西省大商贸、大流通地区的上饶市,2004 年民间融资总量在14 亿元左右,相当于当年贷款增量的1/3 以上。

    民间融资根据交易主体、融资用途与利率水平不同主要可分为四种类型。一是低利率的互助式借贷。融资主体主要为自然人,融资双方关系密切,融资主要用于应付短期生活急需,融资规模小且大多不计利息或利息低微。集中在经济落后地区的农村小额民间融资大都属于互助式借贷,但经济发达地区也同样存在此类借贷行为,只是两者的融资利率不同。据抽样调查,山西省朔州市的乡村互助式民间融资只有18%需支付利息,福建省利率水平多在1%-1.2%,而浙江省内亲友间的互助性利率则基本上与银行借贷利率接近。二是利率水平较高的信用借贷。融资主体主要是个体及民营中小企业,以关系、信誉为基础,多用于生产性周转需要,融资利率水平主要依据借款人实力、信用情况商定或随行就市,这种以信用交易为特征的利率水平较高的借贷是民间融资的最主要方式。据抽样调查,2004 年浙江省温州市、山西省朔州市、江西省上饶市的高利率信用借贷额分别约占当地民间融资总量的90%、80%和66%;2004 年浙江省、福建省、河北省、山西省民间融资利率水平大多集中在12%-30%,极个别达到40%。三是不规范的中介借贷。包括借助于正规中介机构的融资行为和以非正规中介组织为依托进行民间融资。近年来,地下钱庄、基金会、标会、银背等非法融资机构大大减少,但相继又出现有固定的资金运作规则,整个融资模式类似于银行信贷的信息咨询公司、乡镇企业投资公司等新型的民间借贷组织,甚至出现专门为借贷双方担保的经纪人。四是变相的企业内部集资。由于目前国内缺乏系统、正规、运作成熟的创业投资基金,许多中小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常以“保证金”、职工集资、合股经营、吸纳外地资金入股等形式直接从民间筹集资金,用以维持或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民间集资就成为中小民营企业资本原始积聚的重要渠道。在浙江省内,这种企业内部集资自发地承担起了创业投资的任务,使得众多中小民营企业从无到有、逐步成形。

    随着2004 年以来国家宏观调控措施的逐步实施,民间融资在发展中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四个新特点。一是融资活动半公开化。商业银行个人委托贷款业务的推出和宏观调控措施实施后中小民营企业资金的紧张,客观上促使民间融资更为活跃,用于生产投资、商贸活动的大额民间融资时有发生,民间融资行为逐渐得到公众的认同,转向半公开化或公开化。二是融资行为渐趋理性。一方面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对民间融资的需求日趋旺盛,并能提供较高的投资回报率,从而拓宽民间融资理性选择的范围。另一方面,民间融资相关主体的风险意识不断增强,对信誉要求很高,形成了特定的民间融资“市场准入”制度,使得民间融资违约现象很少。据江西省抽样调查显示,民间融资的偿债率在95%以上。三是生产性融资比重高。随着居民财富的增长与积累,生活互助性的民间融资逐步萎缩,生产性融资比重不断上升。据抽样调查,浙江省宁波地区民间融资约85%用于生产经营,温州地区约为93.3%,福建省约为98.2%,山西省约为65.5%,河南省约为70%。四是利率水平明显上升。据温州民间融资市场利率监测数据显示,前两年民间融资利率基本维持在9.6%左右,2004 年2 月以来持续上升,6 月以后维持在14.4%左右,基本反映了民间融资利率上升的走势。

    资金供需两旺是民间融资存在的内因。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和多样化的融资方式。资金供给方在缺乏合规投资渠道下具有通过民间融资获取高收益的内在冲动。尤其是2004 年以来,股市低迷,CPI 持续上升,部分被征用土地而获得补偿款的农民以及先富起来的私营业主,将资金投向了获利较高的民间融资市场,甚至脱离实体经济运作而专门从事民间融资活动。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改革是导致民间融资存在的外因。商业银行出于控制风险和降低成本的考虑,加强贷款管理,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实行信贷集中管理,基层网点大量撤并,对非盈利县区及不良贷款高占比地区的信贷投放实行严格控制,国有银行对中小民营企业、县域经济信贷支持的弱化为民间融资发展提供了较大空间。

    要正确对待和处理民间融资在经济金融运行中的积极作用与负面影响,因势利导、趋利避害。一方面民间融资具有一定的优化资源配置功能。由于借款人与贷款人联系密切,因此便于对投资项目进行优选,并对借款人及贷款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督,加强风险控制。民间融资的发展还形成了与正规金融的互补效应。在间接融资占比过高的情况下,民间融资不仅优化融资结构,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为中小民营企业、县域经济融资另辟蹊径,还可以减轻中小民营企业对银行的信贷压力,转移与分散银行的信贷风险。但民间融资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由于缺乏与国家产业调控政策相呼应的当地产业政策指引,民间融资因其自发性和信息滞后性,及一些行业高利润的诱惑,极易导致民间资金流入受限制行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宏观调控的效果,不利于当地产业结构和信贷结构的调整,也容易出现风险。如2004 年山西省吕梁市受取缔土焦、改良焦炉的影响,全市约有1000 多座土焦炉被铲除,导致1.2 亿元民间融资形成风险。另外民间融资参与者众,涉及面广,操作方式不规范,其分散性和隐蔽性使相关部门难以监管,一旦发生纠纷极易影响当地的经济金融稳定,存在着社会不稳定隐患。

    为促进民间融资健康发展,应加强政策引导、鼓励金融创新,促进社会资金融通。首先应完善相关法规,明确界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民间借贷的政策,引导民间融资公开登记,规范民间融资合规经营。其次创新融资机制,拓展投资领域。通过深化金融体制改革,鼓励多种形式的金融创新,加强对中小民营企业、县域经济的信贷投入,取消限制民间资本投资领域的不合理规定,切实为民间资本投资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第三加强对民间融资监管约束,积极探索建立民间融资监测通报制度。建立与完善长效管理机制。

    第二部分经济运行情况

    2004 年,全国各地区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总体要求,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均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势头,经济发展中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得到一定抑制,经济活力有所增强,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

    图5:2004 年各地区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东、中、西部地区生产总值3分别达到9.5 万亿元、4 万亿元、2.7万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依次为58.4%、24.7%、16.9%,与上年基本持平。广东以1.6 万亿元的地区生产总值继续成为全国经济总量最大的

3 注:数据来源为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的各省《2004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各省地区生产总值
汇总数不等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国内生产总值,各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的平均数也不等于国内生产总
值增长速度。2004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3.6 万亿元,地区生产总值汇总数为16.3 万亿元;我国国内
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为9.5%,但各省公布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均高于10%。 

    省,而浙江则以1.1 万亿元的地区生产总值一跃成为继广东、江苏、山东之后第四个总量超万亿元的省。东、中、西部地区均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上海、黑龙江、山西、陕西、甘肃、新疆等14 个省份的经济增速还创下近年来的新高,其中内蒙古以19.4%的高增速成为全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

    一、各地区内需保持较快增长,西部地区外向型经济加速

    (一)大部分地区固定资产投资高位回落,中部地区投资增长相对较快

    2004 年,我国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 万亿元,同比增长25.8%。东部地区的投资总量最多,超过了中西部的总和,东、中、西部地区投资额分别为4 万亿元、1.5 万亿元、1.4 万亿元4,占全国的比重依次为58.2%、21.9%和19.9%。分省看,投资总量最多的5 个省份分别是山东、浙江、江苏、广东、上海。从投资增速看,中部地区增长最快,达30.2%,西部和东部分别增长26.6%和24.8%。投资增长最快的5 个省份分别是内蒙古、辽宁、河南、河北、湖南。

    投资结构有所优化。针对2004 年出现的投资增长过快的问题,各地区在努力控制投资规模的同时,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调控行业的投资开始降温,农业、基础设施、交通、能源等薄弱环节和重点行业的投资力度有所加强。例如,四川的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过热行业的投资增幅比年初回落了52.6 个百分点,

4 注:固定资产分地区投资由于有跨区部门投资,故各地区之和不等于全国数。

    而能源等重点行业投资大幅增长,其中煤炭工业投资增长1.1 倍,电力投资增长90.6%,石油工业投资增长96.5%;浙江的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增幅从一季度的6.1 倍回落到90.6%,水泥行业投资增幅从130%回落到30.7%,而电力、燃气和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以及交通运输业投资分别增长81.8%和47.4%,研发、软件、娱乐业投资分别增长180%、230%和350%;内蒙古的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农林牧渔业分别增长123.9%、31.2%、25%和24.5%,合计完成投资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1%;河北的教育、卫生、交通运输、水利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保持了快速增长,增速在30—90%之间。

    图6:2004 年各地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及增长率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非国有经济投资活跃。不少地区的民间投资、外商及港澳台投资成为拉动投资增长的主要力量,投资增长模式正从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变,经济增长的自主性增强。例如,云南非国有经济完成投资同比增长56%,占全社会投资总额的55.9%,所占份额首次超过国有经济投资;湖南非国有经济投资增长32.6%,占全省总额的57.3%,对全社会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65.6%;北京非国有经济完成投资1773 亿元,增长26.3%,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70.1%,非国有经济投资已成为投资增长的主要力量。

    存货增长较快,原材料存货增速高于产成品。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04 年所作的专项调查,大部分地区(尤其是东部省市)工业企业库存总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其中原材料库存增速普遍高于产成品。总体来看,当前企业库存增长仍属合理范围,多数地区产成品库存增加主要是因为销售畅旺,而原材料库存增加主要是由于企业预期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而主动调增库存。但上海、重庆等地少数行业(如纺织、汽车)因市场环境等因素发生了重大变化,导致企业非意愿存货占比上升。

    专栏2:工业企业库存状况

    针对2004 年企业(特别是工业企业)库存总量出现较快增长的情况,中国人民银行组织有关分支行对东部5 省市(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山东省、辽宁省)、中部2 省(湖北省、江西省)和西部3 省区(四川省、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进行了专项调查。调查显示,随着我国经济景气度的提高,工业企业的库存总体上呈加速上升的态势,具有明显的顺周期性5。但不同地区、不同行业

注5 一般来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库存是顺周期的,即库存增速上升意味着经济景气度增加,反之亦然。
1989—1990 年,我国库存大量增加的原因是经济不景气,那时,中国经济实际上不显现市场经济特征。而

    工业企业的原材料库存和产成品库存变动情况存在较大差异;特别是部分中西部省份企业产成品库存增速高于原材料库存增速表明在目前我国能源、原材料供应紧张的状态下,以能源、原材料生产供应为主的中西部工业企业提高了增加产成品库存的预期。

    从调查情况看,一是2004 年我国工业企业库存与销售收入出现同步较快增长,样本地区工业企业库存总量均出现较快增长,增速明显高于2003 年。东部省市2004 年企业库存总量增速均超过20%,部分省市超过30%,其中辽宁省超过35%;西部省市2004 年企业库存总量增速均不到20%,其中甘肃省不到15%,东部增速明显高于西部。除少数省市外,2004 年样本地区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增速普遍高于库存增速,其中山东省高出近10 个百分点。二是2004 年大部分样本地区工业企业原材料库存增速普遍高于产成品库存增速,东部省市更加明显,一般高出20 个百分点以上,其中上海市高出45 个百分点以上。而部分中西部省区企业产成品库存增速高于原材料库存增速,个别省市高出18 个百分点以上。三是2004 年样本地区三资企业、股份制工业企业库存增速明显高于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三资企业库存增速一般高出国有企业、集体企业15 个百分点左右,其中湖北省高出20 个百分点以上;股份制企业库存增速一般高出国有企业、集体企业5 个百分点左右,其中辽宁省高出16 个百分点。四是2004 年样本地区流通企业库存增速明显低于工业企业。一般低10 个百分点左右,其中江苏省低17 个百分点;同时流通企业库存增速一般低于销售收入增速10-15 个百分点,其中山东省低近24 个百分点。五是2004 年样本地区产成品库存增速较快的行业有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相比较而言,东部省市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行业的产成品库存增速更快,而中西部省区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纺织业、非金属矿物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等行业的产成品库存增速更快。包括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造纸业及纸制品业、医药制造业、食品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等行业的产成品库存则出现下降。六是2004 年样本地区工业企业原材料库存增长较快的行业有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非

20 世纪90 年代后期以来,中国经济逐步显现市场经济特征,库存变化的顺周期性也逐步明显( 1998—2002
年,经济景气度下降,库存增长率下降;2003—2004 年,经济景气度上升,库存增长率上升)。

    金属矿物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而纺织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行业的工业企业原材料库存出现下降。

    企业库存变化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首先,2003 年下半年以来,在国内、国际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以粮食、石油、矿石等为代表的原材料价格的快速大幅上涨及其向下游产品(工业企业产成品)的传导是推动2004 年工业企业库存出现较快增长的直接原因。价格的上涨一方面使得工业企业库存的账面价值增加;另一方面使得部分工业企业预期原材料、产成品价格会进一步上涨而主动增加库存;表明了库存变动的顺周期性。其次,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背景出现的重大变化,如重化工业比重的快速上升、国际制造业重心进一步向我国转移等使2004 年工业企业库存总量较快增长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在这一背景没有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今后几年工业企业库存出现较快增长也应该是正常的。再次,2004 年各项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取得明显成效,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下降,相关行业工业企业的生产计划调整不及时,企业原材料和产成品库存出现积压,并导致上游企业库存增加。此外,部分行业市场供求关系出现重大变化,流通企业向工业企业转嫁库存压力,上下游企业的地域分布特征和不同所有制企业市场敏感度不同等也是企业库存变化情况存在行业差异、地区差异和所有制差异的重要原因。

    2004 年,我国部分行业库存总量的过快增长和个别行业非意愿库存占比过高等问题值得关注。一方面,库存增长过快将挤占企业大量的流动资金,从而进一步加剧信贷资金的紧张状况。据调查,山东省2004 年全年新增短期工业贷款320 亿元,同时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产成品库存就增加了317 亿元,几乎占用了全部的新增短期工业贷款。另一方面,库存总量的过度增加将影响价格水平稳定,并且一旦价格走势发生逆转,如果企业资金链条断裂,潜在的金融风险将大量暴露,导致银行不良贷款大量增加。

    2005 年,为防范企业库存增长过快可能引致的风险,宏观调控部门需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强对地方产业政策的引导,加强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的协调,防止投资反弹和价格大幅波动;同时注意对企业存货的动态分析,区分共性原因和个别原因,及时对企业存货动态进行预警。商业银行要关心产业发展动态,继续贯彻落实有保有压的信贷政策,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良好发展前景而目前资金偏紧的行业给予必要的流动资金信贷支持;同时高度关注企业主要原材料、产成品库存的数量、金额和市场价格的变化情况,加强对企业资产状况和财务比率的监测分析,将其作为调整信贷规模的重要依据。企业应加强存货管理,对存货的增减幅度进行主动调节和控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合理掌握生产经营节奏;尽快建立对自有流动资金、存货、销售收入等指标的预警机制,提高自身抗风险能力。

    (二)各地区居民收入增速加快,消费需求趋于活跃

    2004 年,各地区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农村居民收入有了较大幅度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22 元,实际增长7.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936 元,实际增长6.8%。东部地区的居民收入水平仍然最高,上海、北京、浙江、广东、天津分列全国各省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前5 名,其年收入都超过了万元;上海、浙江、北京、天津、江苏分列全国各省份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前5 名。在国家加大支农政策力度之后,中西部地区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安徽、四川、陕西、河南、贵州等省的农民收入增速达到了近年以来的最高水平,黑龙江、重庆等地的农民收入增速近年来首次超过了城镇居民。

    收入的增加激发了居民的消费需求,带动了消费需求较快增长,各地消费需求趋于活跃。2004 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5.4万亿元,增长13.3%,增速同比提高了4.2 个百分点。东、中、西部地区分别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1.4、0.8 万亿元,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58.3%,25.3%,16.4%。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最多的5 个省依次是广东、山东、江苏、浙江、河南。从增速上看,全国绝大多数省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了两位数以上的增长,其中内蒙古、山西、江苏、河北、河南成为增速最高的5 个省份。

    图7:2004 年各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增长率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三)进出口继续快速增长,西部地区进口和利用外资明显加快

    2004 年,东、中、西部地区分别完成进出口总额10029 亿美元、485 亿美元、371 亿美元,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92.1%,4.5%,3.4%。全国进出口总额最多的5 个省份均位于东部地区,分别是广东、江苏、上海、浙江、山东,其中广东的进口额和出口额继续位居全国首位。2004 年全国多数省份实现了贸易顺差,其中浙江实现贸易顺差310.9亿美元,位居全国第一;而上海、北京、天津、吉林等少数省份为贸易逆差,其中上海最多,达129.9 亿美元。

    东、中、西部地区进出口均快速增长,绝大多数省份的增速高达30%以上,贵州、云南、海南等地还创历史同期新高。进出口总额增长最快的5 个省份依次是山西、青海、贵州、河北和江苏;进口增长最快的5 个省份依次是西藏、宁夏、青海、重庆和甘肃;出口增长最快的5 个省份依次是山西、青海、河北、上海和江苏。

    图8:2004 年各地区外商实际直接投资额及增长率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西部地区利用外资明显加快。2004 年,全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606 亿美元,增长13.3%;其中东、中、西部地区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分别为632 亿美元、89 亿美元、29 亿美元,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84.3%,11.9%,3.8%。江苏、广东、山东、浙江、上海等东部省份是全国实际利用外资最多的地区,但西部地区利用外资增长较快。西藏、宁夏、辽宁、内蒙古、云南是实际利用外资增长最快的5个省份,其中4 个在西部,西藏实际利用外资增长478%,宁夏111%,内蒙古70%,云南68.8%。

    (四)各地财政收支增长较快,财政支出进一步向西部地区倾斜

    2004 年,各地区财政增收形势普遍较好,东、中、西部地区分别完成地方财政收入7483 亿元、2740 亿元、2285 亿元,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59.8%,21.9%,18.3%。地方财政收入最多的5 个省份均位于东部地区,分别是广东、上海、江苏、山东、浙江;而内蒙古、山西、重庆、河南、江苏是增速最快的5 个省份。

    各地财政支出增长较快,东、中、西部地区财政支出分别达到10447亿元、5054 亿元、5256 亿元,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50.3%,24.3%,25.3%。东部地区的广东、上海、江苏、山东、浙江是地方财政支出最多的5 个省份,而内蒙古、上海、贵州、重庆、湖南是增速最高的5 个省份。

    二、各地区三次产业全面发展

    2004 年,东部地区三次产业比重为9.1:52.9:38.0,中部地区为17.1:49.1:33.8,西部地区为19.5:44.3:36.2。分省来看,全国除北京、海南等少数省市外,绝大多数省份的产业结构呈现“二三一”的格局,第二产业占据主导地位。

    (一)农业生产出现重要转机,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2004 年,在中央出台多项支农政策以及粮价上涨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各地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大多数地区粮食播种面积扩大,粮食产量恢复性增长,许多地区扭转了连续数年粮食生产下滑的局面,黑龙江、辽宁、山西、云南、甘肃、河南等省的粮食产量达到历史较高水平。河南、黑龙江、内蒙古等农业大省的农业增加值增速高达10%以上。

    除了保护和发展粮食生产以外,各地还注重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绿色食品,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例如河南已经形成了一批以优质小麦为主的优质粮食生产加工基地,全年优质粮食收获面积占到粮食生产总面积50%以上;黑龙江绿色食品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全年增长了31.5%,居全国之首;内蒙古的乳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全区奶牛存栏量、牛奶产量、人均牛奶占有量三项指标均为全国第一,一批龙头企业成长壮大为全国著名的大型企业集团。

    (二)工业经济增势强劲,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开局良好

    2004 年,东、中、西三大地带分别完成工业增加值37725 亿元、12282 亿元、7330 亿元,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65.8%、21.4%、12.8%。工业增加值排名前5 位的省依次是广东、山东、江苏、浙江、河南。从增速上看,各地区工业增加值均呈现强劲的增长态势,全国共有20 个省份的增速在20%以上。北京、湖北、吉林、重庆等地的工业增长还达到近年来的高位。内蒙古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5%,居全国

    第一位,山东、天津、江西、四川紧随其后。

    企业效益继续改善。在工业生产快速增长的同时,多数地区的企业经济效益进一步改善,工业品产销衔接良好,企业利润增加较多,一些地区企业利润水平创历史新高。例如四川省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的净利润达到历史最好水平,上海市工业企业实现利润首次突破千亿元。

    企业景气度较高。从各地区对企业跟踪监测的情况来看,2004年多数地区的企业景气处于高位,企业家对于企业经营现状和未来总体上持满意和乐观态度。但也有部分地区(如浙江、上海)的企业家信心指数有下降趋势,表明企业家对于企业未来经营状况和外部环境的预期趋于谨慎。

    产业集聚效应增强。不少地区在发展工业的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发挥产业的集聚效应,积极培育省内的产业基地和特色产业区块。例如,山东加快以青岛为龙头的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步伐,促进全省经济协调发展;辽宁抓住国家实施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契机,集中力量培育现代装备制造业和重要原材料工业两大基地,建设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湖北省内以武汉市为中心的城市经济圈工业地位日益凸现,2004 年实现增加值占全省工业的65.4%;浙江积极引导和扶持省内500 多个年产值超亿元的特色产业区块,使一乡一品、一县一业的“块状经济”成为了浙江县域经济中最重要、最富有活力的部分。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开局良好。在国家启动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之后,东北三省抓住机遇,努力加快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组改造,积极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稳步推进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取得积极成效,工业增速和效益稳步提高。

    2004 年,黑龙江、吉林、辽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分别完成增加值1619.6 亿元、994.3 亿元、2255.7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3%、18.6%、23.4%。黑、吉、辽三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分别为760.2 亿元、216.4 亿元、389.3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8%、11.1%、66.4%。此外,三省的工业产品销售收入、利税总额、工业品产销率等指标均表现较佳。

    (三)多数地区服务业稳步发展,但比重仍需进一步提高

    2004 年各地区服务业稳步发展,绝大多数省份服务业实现了10%以上的增长,增速最高的是浙江,达到13.9%,江苏、内蒙古、安徽、上海分列二至四位。从各地情况看,旅游、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等成为了服务业发展当中最为活跃的部分。不过,和强劲的工业增速相比,多数省份的服务业发展仍显相对缓慢。从三次产业结构来看,全国除北京等少数地区之外,多数省份的地区生产总值构成中服务业比重在30%—40%之间,均小于第二产业比重。

    三、居民消费价格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普遍上涨,部分地区劳动力成本有所提高

    2004 年前三季度,全国大部分地区居民消费价格(CPI)呈现不断攀升的态势,四季度受粮价企稳以及上年基数较高等因素的影响,价格水平趋于回落。分省来看,14 个省份的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幅度超过4%,其中10 个省份来自中西部地区,涨幅最高的分别是云南(6%)、河南(5.4%)和湖南(5.1%)。而北京(1%)、上海(2.2%)和天津(2.3%)的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反而最低。

    图9:2004 年各地区主要价格指数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多数地区生产者价格(PPI)快速上扬。随着投资的快速增长,全国多数地区都出现了工业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持续上涨的局面,而且原材料购进价格涨幅高于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东部和中部原材料购进价格的涨幅高于西部,其中辽宁涨幅最大,达到21.1%,其次分别是河北、新疆、宁夏和上海,涨幅均超过了16%。辽宁、上海、天津、北京和福建的原材料购进价格与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之差高达10%以上。生产者价格的快速上涨加大了通货膨胀的压力,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对企业经营造成了不利影响。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较快。2004 年,不少地区以化肥为代表的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较快,其中广西的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涨幅最大,达到15.3%;其次是宁夏、辽宁、浙江,涨幅都在13%以上。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在一定程度上冲减了农民因粮价上涨而多增的收入。

    部分地区的劳动力市场出现了结构性的供需矛盾,劳动力工资成本趋于上升。如,2003 年下半年以来,广东、福建等东南沿海省市陆续出现了农民工短缺的现象,2004 年这一状况有所加剧。调查显示,这种农民工短缺的现象是局部性、结构性的,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包括:经济快速增长引发企业用工需求大幅增加;农民务农收入提高,外出务工意愿减弱;劳动环境差,劳工权益缺乏保障等。农民工短缺已经影响到企业的生产能力和劳动力成本,预计今后几年该现象将继续存在。

    专栏3:劳动力成本上升压力显现

    2003 年以来,我国部分地区、部分行业先后出现了农民工短缺现象,进入2004 年后这一现象有所扩大。针对这一情况,中国人民银行对全国部分主要的劳动力输入大省(广东、福建、江苏)和劳动力输出大省(四川)进行了专题调研,结果显示农民工短缺是劳动力市场的一种结构性短缺现象,在局部地区客观存在,普通劳动力特别是青年女工、有一定技能的熟练工相对短缺,工资待遇低、工作环境差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缺工尤为严重。农民工短缺已开始影响企业的生产能力和劳动力成本。

    从调查看,农民工短缺的基本情况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农民工短缺问题在东南沿海地区表现较为突出。被调查的广东、福建、江苏等地的大部分地区劳动力市场总体呈现供大于求的状况,但同时不同程度地存在农民工短缺现象。如广东省现有的1900 多万农民工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目前该区域农民工缺口近200万,缺工比率约为10%。福建省2004 年年末缺工近20 万人。江苏省常州市劳动力短缺也相当突出,求人倍率曾一度高达2.696;二是从事出口加工制造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小企业缺工问题最为严重。目前,制造业、商业餐饮业、社会服务业是就业需求的主要领域;外资企业、私营企业和股份制企业的用人需求占据总需求量80%以上。据调查,严重缺工的主要是从事“三来一补”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小企业,集中在产品竞争激烈的制鞋、玩具制造、电子装配、服装加工、塑料制品加工等行业;三是供需矛盾集中表现在对有一定技能的熟练工、体力劳动者、特别是青年女工的需求缺口上。从岗位结构看,农民工短缺主要集中在裁剪缝纫工、生产运输体力工、餐厅服务员、电子装配工等工种。从性别和年龄结构看,青年女性劳动力短缺情况较为突出。2004 年第二季度广东省劳动力市场监测数据显示,在企业发出的用工需求信息当中,78%明确要求招收18-25岁的年轻女工。江苏、福建等地区女性求职者的求人倍率也普遍高于男性。

    表4:2004 年二季度广东省部分职业劳动力缺口情况表

    单位:人

                          需求人数   求职人数   缺口数   求人倍率
    生产运输简单体力工     130020      57225    72795       2.27
    营业人员、收银员        21099       6724    14375       3.14
    餐厅服务员、厨工        22415       8132    14283       2.76
    裁剪缝纫工              15453       4558    10895       3.39
    保育员、家庭服务员       4622        813     3809       5.69

    数据来源:中国劳动力市场监测网站

    企业用工需求的扩张和劳动力供给减少、分流的矛盾,客观上造成了农民工短缺现象,这很大程度上是经济快速发展和农民工利益选择的结果。具体看,农民工短缺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经济快速发展引发用工短缺。近年来我国经济保持较快发展,出口持续增长,企业内销比例同时提高,劳动密集型企业产能扩张迅猛,用工需求大幅增加。如深圳市2000 年以来对外来劳动力的需求每年增长10%,2004 年新增用工30 万人。同时,我国区域经济蓬勃发展,长三角异军突起,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农民工可选择的地域更加广泛,农村劳动力当地就业人数不断上升。据调查,2003 年前,75%以上的四川农民工主要流向广东、福建沿海及江苏、浙江等地,而2004 年,向西、向北流动增多,同时有明显回

    6 求人倍率=需求人数/求职人数

    流省内的趋势。就业机会与就业地域的分散必然导致局部的劳动力短缺。第二,成本收益的不对等致使农民外出务工意愿减弱。企业需要的年轻工人是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后出生的一代,客观上劳动力供给有所减少,但影响劳动力输出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民务工成本收益的不对等。一方面,农民工工资长期维持不变,实际收入水平下降。据有关部门统计,近十余年来,珠江三角洲农民工月工资仅增加68元,而全国各地城市工人的工资扣除物价因素后的年均增幅达到6%左右。2003年以来,我国消费物价水平明显上升,农民工实际收入出现停滞增长甚至降低,无法维持与过去一样的生活水平。据调查,江苏省近年CPI由负增长转为2004年末的4.1%,粮价涨幅达36.4%,而农民工工资的提高却非常有限。另一方面,农民务农收入明显提高,影响农民外出打工意愿。

    第三,用工环境差、劳工权益缺乏保障也是造成农民工短缺的重要原因。近年,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较为普遍。深圳市在2003 年底对企业工资发放情况大检查中,发现欠薪企业653 家,占被查企业总数的40%以上,涉及员工10多万人次,欠薪总额达1 亿多元。相当一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劳动环境恶劣,缺乏必要的劳动保护设施,且工作强度大,不按法律规定标准支付加班工资。农民工权益很难得到有效保障,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外来务工人员的劳动积极性。农民工短缺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计划,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迫使企业不同程度地提高工人待遇,增加劳动力成本支出。据调查,深圳市被抽样的6家“三来一补”企业都在2004 年提高了工人工资并增加了劳动保险,劳动力成本大约上升10%—25%,人工开支占总加工费用的比例达50%—80%。

    调查还显示,随着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等一系列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政策措施逐步落实,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公积金提取等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企业劳动力成本有进一步加大的趋势。但是,由于农民工短缺企业所属的行业普遍处于产业链下游,行业内竞争激烈,2003 年以来原材料价格又持续上涨,企业通过提价或压缩其他成本转嫁劳动力成本的能力有限,劳动力成本的上涨空间受到限制。因此,结构性的劳动力成本上升短期内不会引发劳动力价格的大幅上涨,但农民工短缺现象可能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需要密切关注。

    从长远来看,农民工短缺将迫使部分工资成本提升空间有限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由沿海地区向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的中西部地区转移,有利于中西部开发和沿海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

    四、热点行业:房地产、煤炭和电力

    (一)房地产投资和信贷增幅回落,东部地区房价上涨明显

    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下,大多数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逐步回落,但仍在高位运行。2004 年,共有19 个省份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超过30%。除西藏外,增长最快的5 个省份依次是河南、海南、江苏、安徽和辽宁,河南的增速达到60.1%。从投资规模上看,东部地区明显高于中西部,北京、广东、浙江、江苏、上海是房地产投资最多的5 个省份。

    全国大部分地区房价趋升,东部城市房价上涨明显。受拆迁安置、城市化、住房消费升级、房价上涨预期等多重因素影响,全国多数城市房地产市场需求旺盛,居民购房意愿较强,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高于竣工面积,房价不断攀升。在35 个大中城市中,房屋销售价格增幅超过10%的城市有9 个,分别为沈阳、上海、南京、青岛、宁波、重庆、天津、杭州和济南。土地交易价格涨幅超过10%的城市有7 个,分别是杭州、上海、南昌、天津、成都、沈阳、厦门。

    房地产信贷的省际差异较大。如,西藏、广西、安徽、江西、湖北等省份的房地产信贷增速超过了35%,但新疆、内蒙古、吉林、青海、黑龙江等省份的增速却低于10%。从信贷结构看,多数地区个人住房贷款增加较快,在房地产贷款中占比上升;但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长平缓,占比下降。部分地区房地产开发和消费过于依赖银行信贷,银行新增贷款中房地产贷款占比较高,导致银行信贷资产质量越来越受制于房地产市场的波动,加大了银行信贷风险,需要引起重视。

    图10:2004 年各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及增长率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图11:2004 年全国35 个大中城市房地产价格指数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二)中西部地区煤炭、电力行业快速发展

    2004 年,各地区投资的快速增加导致了对能源的引致性需求大幅攀升,能源价格不断上扬,煤电行业企业利润增加较多。

    煤炭行业产销两旺。随着对煤炭需求的不断扩大,2004 年全国煤炭产量增长较快,全年生产原煤19.6 亿吨,增长17.3%。中西部主要产煤省份煤炭产销两旺,利润大幅增加。以全国第一煤炭大省山西为例,2004 年全省煤炭总产量达4.9 亿吨,同比增长9.4%;完成煤炭出省销量3.6 亿吨,增长19.7%;全省煤炭销售收入达到1190 亿元,增长51%;全行业实现利润75 亿元,增长1.3 倍。内蒙古、安徽、贵州等中西部重点产煤省份也都呈现投资扩大、产销两旺、利润增加的局面。

    电力产能大幅增加。2004 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4.4 亿千瓦,同比增长12.6%,全年完成发电量2.2 万亿千瓦时,增长14.5%。西部地区电力工业发展较快,产能大幅增加。贵州电力工业全年完成增加值81.7 亿元,同比增长23.2%,电力工业已经取代烟草工业成为第一大支柱产业,全省电力装机已超过1,000 万千瓦,完成发电量568 亿千瓦时,增长20.8%。云南抓住“西电东送”、“云电外送”的有利时机,加大电力投融资力度,一批电源项目建成投产,全省共有装机容量1171 万千瓦,当年新增129.3 万千瓦,全年发电量达到543.8 亿千瓦时,增长14.9 %。内蒙古拥有电力装机总容量1441 万千瓦,当年新增300 万千瓦,全年完成发电量815.4 亿千瓦小时,增长25.8%。

    第三部分预测与展望

    2005 年是我国巩固宏观调控成果的关键一年。各地经济发展存在相当多的有利因素,但经济运行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如2004 年固定资产在建项目的结转实施以及限期整改的暂停建设项目重新开工,将继续形成较强的投资需求,投资反弹的压力较大;各地区农业发展不够平衡,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巩固和发展农业基础地位的任务还很艰巨;部分地区资源破坏性开发引起的安全和环境问题不容忽视;公用事业和服务类价格面临上涨压力,上游产品的价格上涨有可能逐步向下游产品传导,通货膨胀压力尚未缓解;金融生态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化解金融风险的压力加大,货币信贷结构性调整任务较重等。2005 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面临的经济金融环境既存在一定共性也存在诸多差异。据中国人民银行各分支行或地方政府(部门)预计,2005 年全国大部分省份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将在10%左右,略低于2004 年的增速;金融机构存贷款增幅较上年下降或持平。

    东部继续加快发展面临较多挑战。东部地区人均生产总值相对较高,面临新一轮消费结构升级,消费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将会提高,投资与消费不平衡的态势有望逐步改善。投资方面,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筹备工作的陆续展开预计将推动两市固定资产投资的较快增长;CEPA 将使广东等地与香港的联系更为密切,有利于促进珠三角一体化进程。东部地区对生产资料仍将保持旺盛的需求,预计煤、电、油、运和土地供需紧张态势仍会比较突出。东部作为资源紧缺性地区,能源、原材料价格的涨幅持续高于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将缩小企业的盈利空间;同时,农民工预期的收入水平与用工企业愿意支付的工资水平之间的差距将影响劳动力供应,导致劳动力成本上升。东部地区部分城市房地产价格的持续上涨将对当地经济的发展产生较为重要的影响。东部地区作为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前沿,外资银行逐步开展人民币业务必然加剧金融业竞争,并对货币政策的执行与传导产生新的影响。

    中部崛起蕴含重大机遇。中部地区作为我国主要的农业区和资源、能源聚集地,2005 年将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国家大力实施的农业税减免、兴修水利以及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工程等一系列扶持“三农”政策将对中部的安徽、湖北、湖南、河南等粮食主产区的农业产生积极影响。作为承东启西的中部,将在东西部产业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桥梁作用。山西等能源供应大省不仅能保证自身发展所需要的能源需求,也能从煤炭、石油价格的快速增长中获益。但能源和资源大省也面临着国企改革成本高、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大、融资渠道狭窄、资金短缺等问题。

    西部大开发基础条件逐步改善。国家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利于西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强化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前几年持续进行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将为西部大开发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预计西部各省份固定资产投资仍将保持较快增长。新疆等地在全国石油石化发展中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彰显,石油石化产业将继续拉动工业经济强劲增长。由于东部发达地区出现建设用地、能源和民工短缺等状况,中西部地区吸引资金和项目、扩大劳务输出等方面的竞争力增强,一些产业将向中西部转移,有利于西部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实现产业升级。内蒙古、陕西、四川、贵州、云南等能源大省将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具有一定优势。但西部也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三农”发展基础薄弱,农业产业化水平低;二是交通运输瓶颈依然存在;三是居民收入仍然偏低,消费层次有待升级。

    东北老工业基地将迎来全面振兴。国家实施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和国内外的有利环境将推动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振兴。随着国家赋予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各项优惠和扶持政策的逐步落实,东北三省将尽快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体制性问题。雄厚的工业基础和技术人才储备、丰富的能源和土地资源、便捷的交通和充足的运力将更有利于东北三省在全球产业调整过程中承接国际先进装备制造业和加工工业的转移。东北亚经济圈内国际经贸合作的战略升级,为东北三省农业、原材料、装备制造及其他重要优势产业的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从各方面情况看,东北三省正度过恢复性增长期,将步入全面振兴的新阶段;但在看到美好前景的同时,也要注意到历史包袱依然沉重、国企改革成本高昂、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依然较大是东北地区在振兴过程中必须克服和加以妥善解决的困难。

    2005 年,我国各地经济金融发展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各地区面临的制约因素有共性,这些制约因素表明我国目前宏观调控仍处于关键阶段,取得的调控成果也具有阶段性,稍有放松就有可能出现反弹。同时,我国地域广大,各地经济发展基础和条件存在较大差异,并已进入了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工业反哺农业的历史时期。各地变挑战为机遇的关键是要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的成果,充分利用现有有利条件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和城乡合作,实现各地经济资源的优势互补,实现各地区的共同发展和全国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货币政策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戛纳电影节
《星战前战3》
2005中国珠峰科考
青海禽流感疫情
中超联赛第10轮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大城市停车的烦恼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性感天后林志玲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