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堂堂小溪出前村--中小企业板启动一周年回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27日 13:32 上海证券报

    转眼间,中小企业板满周岁了。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催生了一批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也催生了中小企业板。

    2004年5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出批复,同意
深圳证券交易所在主板市场内设立中小企业板块,并核准了中小企业板块实施方案。6月25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小企业板块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开盘。

    风风雨雨一年间,承载了太多期待的中小企业板市场遭遇了无数激情与挑战。作为中国资本市场的重要角色之一,历尽艰辛始出来的中小企业板已经"堂堂小溪出前村",即将"直挂云帆济沧海"。

    

周岁成绩 令人满意

    中小板企业的成长性一直备受人们关注,如今,它们给投资者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截至2005年5月26日,中小企业板已有50家公司发行,融资额总计为120亿元,平均融资规模为2.4亿元,46家公司上市(截至5月20日,44家公司上市)。50家公司发行总规模为13.8亿股,平均发行规模为2752万股;发行后总股本合计45.6亿股,平均总股本9116万股;50家公司流通股总额占总股本总额的比例为31%。50家公司中,民营企业38家,国有、国有控股及集体控股企业12家。

    已披露2004年年报的39家中小企业板块上市公司,业绩表现不俗:

    主营业务突出,盈利能力较强。平均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5亿元,平均主营业务利润1.3亿元,平均净利润3965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32%、24%和12%。从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净资产来看,2004年度中小板公司平均每股收益0.47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0%,平均每股净资产4.5元,高于沪深两市全部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也高于2004年度在上交所上市的新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

    整体现金流量状况良好,盈利质量较高。2004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平均值为3814万元,占净利润的96.2%,平均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0.45元,资产的现金流量回报率为5.59%。表明中小板公司在取得较好经营业绩的同时,企业的现金流量状况良好,造血机能较佳,盈利质量较高。

    中小板公司运作规范,募集资金专项审核情况良好,大部分募集资金项目按计划进行。从2004年度募集资金的38家公司来看,均聘请了会计师事务所对募集资金实施了年度专项审核,审核结果表明,中小板公司全部实施了募集资金专户存储制度,会计师事务所关于募集资金专项审核的结论性意见均为募集资金使用情况的披露与实际使用情况相符或基本相符。从实际情况看,38家公司在2004年度实际融资86.84亿元,实际投入募集资金项目25.62亿元,占实际募集资金总额的近30%。招股说明书中披露的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共有167个,2004年度共有113个募集资金项目符合计划进度,占67.7%,其中伟星股份(资讯 行情 论坛)、京新药业(资讯 行情 论坛)和苏泊尔(资讯 行情 论坛)的募集资金已投入50%以上。

    普遍推出年度现金利润分配方案。39家中小板公司中除华邦制药(资讯 行情 论坛)因2004年中期实施了利润分配而不进行年度利润分配外,其余公司均推出了包含现金分红的利润分配方案,38家公司共计派发现金红利8.1亿元,占2004年度净利润的54%,有17家公司还同时推出了公积金转增股本的方案。

    审计报告均为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对外担保、重大诉讼情况较少。报告期发生的重大诉讼、仲裁事项仅有1例,涉及金额1125万元。截至2004年12月31日,中小板公司没有委托理财事项。

    从公司上市后的交易情况看,自去年6月25日至今年5月19日,市场累计成交额为1113.5亿元,市场换手率为1144.65%,远远高于主板市场的206.8%,日均市场换手率为5.27%,远远高于主板市场的0.95%。这表明,中小板公司的交易比主板市场活跃得多。从市盈率看,5月19日,中小板的平均市盈率为24.48倍,比主板16.16倍高出约51%。从股价看,中小板的平均股价为9.93元,高于主板平均股价4.4元的1倍多。

    

监管创新 诚信为本

    中小板开板一年来,深交所从诚信建设入手,从严监管、积极创新,探索出一条特色监管之路

    深交所大力开展诚信教育,促进中小板公司诚信建设;努力开拓,积极进行制度创新,探索自律监管新手段,先后颁布三项指引,以鼓励的方式推出系列制度创新;实施募集资金专户存储制度,进行年度募集资金专项审计,加强中小板募集资金使用监管,39家应披露年报的中小板公司均披露了募集资金年度审计报告,中小板上市公司募集资金使用状况良好;坚持从严监管,有质疑必有反应,有违规必有查处,截至目前,中小板共公开谴责1家,内部通报批评2家,初步树立了中小板"诚信之板"的形象;试行年度业绩快报制度效果良好,大大提高了中小板上市公司年度报告的及时性,同时也降低了业绩泄漏和由此而产生的内幕交易的可能性,获得市场的一致好评;构建年度业绩网上说明会平台,促进中小板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截至目前,已刊登年报的39家公司中,全部按规定时间完成网上年度业绩说明会;建设"中小企业板业务专区",探索信息实时披露新模式;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发挥新闻媒体和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实现与媒体的良性互动。深交所寓监管于服务,加强中小企业板块上市公司服务力度。

    通过一年来的努力,中小板平稳运行,稳步发展,在制度建设、规范运作、信息披露各个方面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年来,按照治理准则、章程指引及中小板的特别规定和三个指引的要求,在规定时间内,中小板上市公司内部制度建设基本完成;通过一年来的督促监管工作,中小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意识有较大提高。董事长对规范运作的重视程度普遍提高,在募集资金运用上,初期的不经董事会审议随意动用的状态得到了遏制,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比较正常,未发现新的违规动用情况。根据2004年度报告反映的情况,中小板上市公司未发生大股东占用资金、违规担保、委托理财等情况,关联交易发生额较少;经过深交所一年来的从严监管,中小板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方面初见成效:一是信息披露意识普遍增强,二是信息披露在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等方面普遍增强;随着深交所各项从严监管措施的实行,板块启动初期纷纷对中小板进行质疑的状况已经消除,市场和媒体对深交所在中小板的从严监管、规范运作的各项措施以及制度创新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中小企业板块在二级市场表现活跃,始终维持高于主板的换手率和市盈率,并出现了市场的第一高价股。

    

培育服务 任重道远

    深交所高度重视中小企业上市资源的培育服务,把扎扎实实做好中小企业培育与服务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作来抓

    启动中小企业培育服务工程,联合各地政府部门开展中小企业调查摸底、培育与服务工作。今年以来,深交所展开了中小企业的摸底调查、培育与服务工作,基本掌握了中小企业上市资源的基本情况,了解了各地的经验,发现了一些情况和问题。下一步,深交所将采取有效措施,巩固、深化和应用上市资源外派调研工作成果,落实《中小企业培育工作合作备忘录》,与各地保持后续联系和跟踪,推动建立系统、完善、长效的中小企业上市资源培育与服务机制。

    引导和敦促保荐机构加强上市资源培育服务工作,推动市场约束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深交所举办了两届保荐机构联席会议,为保荐机构提供了交流中小企业培育与保荐工作经验的平台,引导保荐机构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发行人质量评价体系,倡导"诚实守信、勤勉尽责"的保荐原则,强化"尽责推荐、持续督导"以及培育服务的意识。此外,还组织举行了保荐机构中小企业发行人质量评价体系经验材料征集暨中小企业培育与保荐工作征文活动。

    加强与国家部委、各地政府部门的合作,形成中小企业培育服务的沟通协作机制。深交所与科技部、国家开发银行等共同发起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与发改委中小企业司共同就中小企业发展的国际经验与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提出政策建议;与四十多家证监局、地方政府部门签订中小企业上市培育工作备忘录;和各地主管改制上市工作的政府部门建立了联络人制度;通过举办改制上市工作经验交流会议,加强深交所和各地上市办、金融办、中小企业局等之间的联系与交流机制;编写《改制上市工作交流简报》,交流各地政府发展中小企业的有关措施。

    通过培训、辅导、政策研究和案例分析等方式,为中小企业提供精细化的、高附加值的智力支持与服务。最近一年多来,深交所举办中小企业改制上市培训班,并编写了中小企业改制上市的一系列规范指南。深交所还通过每年一届的中小企业融资论坛,不断改善创业家园网站、中小企业板块网页,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服务。

    中小企业的培育服务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协调和配合。深交所将多方位推进中小企业的培育工作,创建深交所个性化、特色化的服务。逐步落实和丰富与各地证监局、政府部门合作培育工程的内容,深化上市资源培育工作;制定《发行人质量评价体系指引》,引导保荐机构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发行人质量评价体系;针对部分地区中小企业改制上市的突出问题进行重点解剖和分析,寻求对策;与科技部、国家开发银行逐步推进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筛选部分重点企业共同培育,确定有特色的高新园区作为培育试点园区;构建围绕中小企业的研究、信息交流、培训、融资推介等多方位服务体系。

    链接

    

我国中小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呈现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形势。按照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年均GDP增长达9.4%,为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的3倍、美国的3倍多、欧洲的4.5倍、日本的5.4倍。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03年末,我国经工商行政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已经超过360万家。中小企业提供的出口额占全国的62.3%,上缴税收占46.2%,并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机会。

    中小企业已成为承载实现国家经济增长任务最直接的主体。

    国有及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

    截至2003年底,我国国有及规模以上(产品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达19.62万户。其中,按照我国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中小工业企业数量达19.42万户,占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99%;实现总产值9.34万亿元,占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的65.62%。与1998年相比,2003年中小工业企业家数累计增长23.31%的同时,实现总产值增加近1.35倍。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适应证券市场发展的公司型企业法人家数也不断增加。截至2004年,在19.62万户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数量达到32919户,占16.78%;实现总产值4.46万亿元,占比达31.35%。

    成长性中小企业及高新技术企业

    在19.42万户中小工业企业中,截至2002年底,非公有制中小企业共有8.04万家,占41.4%。

    其中,经中国企业评价协会、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按照GEP评估方法对1.26万户连续4年进入国家统计局统计目录中小企业样本进行评估,有2933家企业被评为具有成长性的非公有制中小企业,占全部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的3.6%。

    此外,按照国家科技部的统计数据,截至2003年底,我国高新技术总产值达到27500亿元,占全年工业总产值的21.4%,仅高新技术开发区企业就达32857家,营业收入超亿元的2360家;全国民营科技企业数量达12.49万家,其中,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达61597家,占全部民营科技企业的49.23%。

    

各地积极促进中小企业和资本市场发展

    《中小企业促进法》实施及"国九条"和"非公经济36条"颁布后,各地在改善中小企业经营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以及加快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中小企业和资本市场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

    为培育上市资源奠定坚实基础

    第一,各地相继出台了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的具体措施。目前,全国有23个省、市设立了中小企业局,负责中小企业的发展协调工作,相继出台了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的具体措施。如安徽省《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加快发展的20条意见》;天津市《关于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意见》等。

    第二,发展资本市场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国九条"出台之后,许多省、市相继制定了促进地方资本市场发展的指导意见。如上海市出台了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的七条举措;广东省召开了全省发展资本市场工作会议,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广东资本市场的实施意见》;山东省提出把山东建设成为全国资本市场比较发达的地区之一。

    启动全社会服务体系建设

    许多地区出台了一系列旨在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加大财税政策扶持力度、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建立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等政策措施。

    首先,中小企业服务工程建设呈现体系化趋势,初步形成全社会的服务体系。如深圳市成立了深圳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推进构建为中小企业提供创业扶持、融资担保、技术支持、信息咨询、市场开拓和人才培训等多方面、多层次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其次,中小企业金融扶持措施相继出台,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如北京市启动了中小企业金融支持工程,为入围企业提供信用评估、贷款担保等方面的便捷服务,目前已有237家中小企业由担保公司担保获得了近13亿元的银行贷款,完成第一期贷款目标36亿元的33%。

    最后,各地纷纷实施重点工程,促进中小企业做强做优,规范发展,为向资本市场输送后备资源奠定基础。如安徽省计划实施的"1355"工程,即从2005年起,重点扶持100户优质中小企业,实施100个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建设30个产业集群、50个创业基地,经过3-5年的努力,争取中小企业GDP总量接近全省的50%。

    培育、规范引导和示范作用初显

    首先,中小企业改制上市成为各地上市工作的重心之一。一些省份明确提出,要将利用、发展资本市场与利用外资、招商引资、发展农业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去认识,转变政府在利用、发展资本市场中的"无为"观念,充分发挥政府在利用、发展资本市场中的规划、引导和扶持作用。

    河南省提出,要"抓住国家推出中小企业板的有利时机,鼓励具有成长性、科技含量高的中小型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到中小企业板进行股票融资,为中小企业融资开辟新的通道"。广东省提出"争取经过三到五年的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全国资本市场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浙江省则要做大做强具有特色优势的"浙江板块",着力打造浙江"证券强省",力争用五年左右的时间,股份有限公司数量超1000家;上市公司数量和融资额比2002年底翻一番。安徽省"力争到2007年全省首发、增发、配股、发行可转换债券等累计从资本市场募集资金超过350亿元"。佛山市、泉州市"争取每年有2-3家企业上市"。

    其次,中小企业改制上市的领导和推动工作得到有力加强。许多地区将分散在各部门的有关中小企业改制上市的相关管理、服务职能集中,从组织机构设置上更好地为企业提供政策指导和服务。

    如内蒙古设立了正厅级的金融工作办公室,统一协调发展境内金融市场有关事务。河南省成立了由常务副省长任组长的发展和利用资本市场领导小组,并成立了金融办负责具体工作。深圳市成立了以副市长为组长的深圳市中小企业上市培育工程领导小组。重庆市金融工作领导小组和重庆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于2004年5月正式挂牌成立,负责全市公司股份制改造和拟上市公司培育、初审及推荐工作。

    再次,中小企业改制上市扶持奖励政策相继出台。很多地方政府制定了对企业、企业管理者或股东等的具体奖励措施。许多地方政府还在土地出让金及其他规费、税收优惠或返还、财政补贴或奖励、优先推荐拟上市企业申请国家级地方贴息贷款和其他扶持性资金,以及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理、人才的吸引等其他各项配套措施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具体优惠措施。

    最后,中小企业上市资源调研、培育工作已全面展开。中小企业板启动以来,仅深交所创业企业培训中心会同各地证监局、政府部门就联合举办了28期中小企业改制上市培训班,有1500多家企业6500多人次参加。在短短一年之内举办过两次以上培训活动的就有湖南、贵州、山东、浙江等省份。

    河北省金融办还与省中小企业局一起组织全省65家中小企业赴深交所考察培训,并组织备选企业与有关证券机构开展洽谈对接。湖南省启动了"中小企业上市培育工程"。山东省计划实施"千百十"工程,按照"培训一批、改制一批、辅导一批、上市一批"的原则,利用3年时间,重点组织1000家以上企业进行培训,100家以上企业进行上市前的规范化改制,100家以上基本具备条件的优质企业进入上市推荐培育期,100家以上质地优良、市场前景好、可持续盈利能力强的企业进入上市程序,50家左右的企业能够顺利实现上市。深圳市政府提出了2110工程,在今后三年内实现每年重点组织中小企业2000家以上进入普及培训期,100家以上基本具备条件的优质企业进入上市推荐培育期,10家以上优质企业进入上市辅导培育期。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中小企业板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戛纳电影节
《星战前战3》
2005中国珠峰科考
青海禽流感疫情
中超联赛第10轮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大城市停车的烦恼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性感天后林志玲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