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江南大宅门(小说连载)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27日 03:32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让我惊奇的是,南侧的第四、第五进,可窥见大西洋的海风开始吹入东方传统的封火山墙内的“国粹”人家。初看其已全盘欧化,其实仍是中西合璧的建筑。它在中国文人追求的清高和抽象中融进一种十八世纪西欧巴洛克的世俗和浪漫。

  1999年秋,我国著名古建筑家阮仪三教授陪同法国建筑家齐哈教授参观此宅,宾客们对法国西洋楼,特别是后园两个天井的红砖雕饰的门头大为惊叹,说这完全是法国图卢兹式
的古典传统花纹,在中国的江南小镇上再现,真是奇迹。还有孤悬一墙角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时代的铜花栏杆、阳台,以及墙板背后的石砌秘密金库……难怪人们到此会发出惊叹———这哪里是南浔,简直如同当年上海的法租界,而法租界的洋房却未必能如此幽静和雅致!西洋楼前的庭院中栽着两株已有百多年树龄的广玉兰,花朵大,如白荷,故又名荷花玉兰,叶大茂密,引来鸟雀栖息,婉啼动听。据说这是石铭儿子的居室。由此可见张氏父子之间的“代沟”,也说明了当时开放的程度。石铭和他的子孙把巴黎的生活方式带进了这个尚未觉醒的田园诗般的江南小镇,从吊顶、百叶窗、栅栏,到蓝晶刻花玻璃、克林斯铁柱头等等,我仿佛看到了二十世纪初南浔“西风东渐”演进的一个生动的侧面,看到了富商大贾的超前意识,想象的灵感一下子激发出来了。在那个男子留着长辨、女人缠小脚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时代,窗外广玉兰树下已飘溢着浓浓的咖啡香味了。柔和的灯光下,从巴黎归来的少爷小姐和当地的名流雅士、娥眉粉黛,和着老式留声机播放的乐曲,轻歌曼舞,演绎着这个唐诗宋词般江南小镇上流社会的休闲时光。

  四十一

  民国十一年(1922)四月,桂太夫人渐感精神不支,自知离开人间已指日可待。张石铭忙把母亲从女厅楼上搬到芭蕉厅平屋居住,日夜守护在她身边。

  连日来,窗外细雨缠缠绵绵,点点滴滴敲打在庭院的芭蕉叶上,也湿润着桂太夫人如纸的心境。这使她想起李清照的一首词:“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一叶心心撕卷有余清。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词作描摹了李清照当时生活境遇之孤苦寂寞,这倒与桂太夫人晚年的心态情致颇相吻合。因为张石铭之父早逝以后,内外事务均由桂太夫人一手治理,全家上下十分钦佩。她抚孤守节,女掌男权,自怨前世不修今世苦,中年丧夫,因此她痴心皈依佛门,乐善好施,修桥铺路,赈灾济民,是远近闻名的慈善阿太。但她生活在这么一座大宅中,当时也不可能允许社交太多,她惟有常在芭蕉厅里看满是翠绿的芭蕉叶,以及那芭蕉上吐蕊的红花。此刻,桂太夫人听“枕上三更雨”,点点滴滴,怎么会不“一叶心心撕卷有余清”……

  那天黄昏,天穹如墨,阴雨阵阵,夹着惊雷闪电。桂太夫人躺在床上,心态却异常平静。突然,一道闪电映出她苍白的脸容,张石铭见了忙坐在母亲床边,低声说:“姆妈,你安心睡吧。”

  桂太夫人仿佛预感到什么似的。她叫石铭坐在床沿上,气喘吁吁、断断续续地说:“儿呀,我是快要走了……我一生恪守信誉,答应别人的事从不食言……惟有一事已无法如愿,所以常挂……心头……”说到这里,她忽然气息奄奄,双眼紧闭,安详仙逝。

  张家是南浔镇上的巨富,操办丧事自然非同一般。灵堂设在正厅,厅内一片素白。前来吊孝的人络绎不绝。当天夜里,门外急匆匆地奔来一人,30岁出头,披麻戴孝,直扑到灵前双膝跪下,连连磕头,痛哭流泪。守在灵桌旁的张石铭忙俯身搀扶他起来,一见面顿觉奇怪。张石铭搜肠刮肚细细想来,也想不起这个人是哪家亲戚或哪个朋友?

  那么,来人究竟是谁呢?他姓计,小名阿大,是距南浔古镇十余里外的横街神墩村人。原来神墩与邻乡水口交界处有一条很宽的大塘河,河上原有一座桥,始建年代失考。后来,这桥被毁,过往行人仅靠摆渡船过渡。河两岸无村无屋,加上人多船少,过一次河总要一两袋烟的功夫。碰到刮风下雨,乘摆渡船过河就更危险,不知有过多少翻船溺水事故。而计阿大种的田就在河东边,他心里想:“若能在河上重新架座桥,该有多方便安全!”有一日夜里,计阿大困在草棚里,忽见一位披头散发的女子,自称是附近一家农户的女儿,年方十七,尚未婚配,因渡船过河不慎落水身亡。她哭泣着说:“人死不能复生,我在九泉下拜托你办件好事,在这条大塘河上造一座石桥!”计阿大感到蹊跷,醒来才知是南柯一梦。因此,他主意一定,为了开个头,先把家中三亩地卖掉,得到150元为造桥的素钿。再串村走户募集款子。乡亲们被计阿大热心造桥的精神所感动,都节衣缩食出钱支持造桥,尽管他四处奔波,一年下来只募集到造桥款八千银元。

  这时,神墩乡亲们想起南浔张家的“慈善阿太”,让计阿大出面去求援。计阿大赶到南浔张石铭家,从门后备弄进去,仆人便领他到了账房间。正好桂太夫人在花厅上和几位苏州来的亲戚聊天,她刚从杭州天竺寺进香回来,庙里的方丈和尚要她造桥修路,视言乡里。听到有人喧哗,叫仆人去一问,说是神墩来人写素修造石桥,账房先生写十两银子他嫌少。桂太夫人叫他进来面谈。

  桂太夫人问:“此桥有多大?”

  计阿大说:“我家住计家浜,离桥只有五里路,河面有五丈多宽,造三孔环桥,要有上万银元才能动工,实在无法可想,才走到南浔镇来的。”

  “这造桥善事是菩萨保护的。”桂太夫人见计阿大非常焦急的样子,宽慰道:“现在你可先用募到的八千银元排场起来,缺少的银元全部由我包下来。”

  计阿大欢天喜地,请石匠,购石料、木料,在二月十八日开工。到四月间,突然传来南浔张家桂太夫人故世的噩耗,仿佛晴空响起霹雳。这下计阿大急坏了,既为这位慈善阿太哀痛,又为造桥之事会夭折而伤心,就连夜赶到张家,在桂太夫人灵前痛哭磕头……

  张石铭是个孝子,听计阿大讲明原委,叫账房先生一问,才知母亲生前曾答应过写素捐款的,但多少数目却不知道。这时几位苏州亲戚来吊孝,也可作证,桂太夫人确实亲口答应全部包下造桥银两的。此刻,张石铭想起母亲临终前未说完的话,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母亲生前未了的一件心事。他问清了造桥筹备、开工等情况,就说:“你放心!桥可以照旧造,银两不够由张家负担。”为恐口说无凭,张石铭叫计阿大拿缘簿来,提笔写了造桥余缺银两全部包下;并且还要买田亩归还计阿大。但计阿大一定不肯接受。

  计阿大谢过张石铭,又在桂太夫人灵前痛哭磕头一番,才告辞出门。他刚走到门口,忽见一人擦肩而入,顿时大吃一惊:此人不是横街的张财主吗?今日为何也来吊孝?原来计阿大与张财主为造桥募款发生过一番争执。张财主曾在神墩村,当着众乡亲的面说:“你这穷小子如果能造成这座大桥,那桥上的石栏杆我包了。”

  “此话当真?”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何以为证?”

  “乡亲作证!”

  计阿大望着张财主得意忘形的蠢样,心里暗暗高兴……

  正因为有过这一段情节,计阿大此刻看见张财主来张府吊孝,便起了疑问。果然不出所料,张财主也为造桥募款之事而来。他先到桂太夫人灵前哭拜,张石铭就拉他到厢房小坐。谈到计阿大募款造桥之事,张财主恶意中伤,造谣说:“计阿大是神墩出名的无赖,这个人是靠不住的,谁要是给他银子,等于抛在河港里。”

  丧事完毕后,张石铭即派账房先生到横街神墩村踏访。账房先生回来禀报,当地乡亲们一致反映计阿大热心老实,是个道道地地的种田人。张石铭又请人去神墩实地勘察、设计,并吩咐账房先生把造桥所需款子写了一张银票给计阿大送去。

  这座石拱桥终于造了起来,横街张财主也只好出钱造了石栏杆。因这里的塘原名启丰塘,故桥称启丰塘桥,村中父老感激桂太夫人母子为乡亲造福建桥,故改名屹风塘桥。这“屺”字,出自《诗经》“陡彼屺兮,瞻望母兮”,意指他(石铭)登上无草木的山顶,盼望见到已去的母亲。遗憾的是,2003年7月27日上午,此石桥被一艘货船撞塌,甚为可叹!这一事件引起了当地社会各界的关注,也提出了如何保护古桥的凝重思考。

  (未完待续)

  《国际金融报》 (2005年05月27日 第十二版)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