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施罗德VS梅尔克尔:谁能感动德国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27日 03:30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5月22日,在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5年一度的州议会选举中,以总理施罗德为代表的执政联盟以37.2%对45%的票数惨败在基督教民主联盟(基民盟)的手下,痛失对这一传统工业重镇长达39年的控制权。随即,施罗德宣布寻求提前进行全国大选,在以稳定著称的德国政坛掀起了一阵旋风———乘风而来的正是德国历史上首位女性总理竞选人:安格拉·梅尔克尔。

  北威州落败:

  问题很严重

  作为社民党基本选民的工薪阶层、特别是其代表工会抱怨施氏的“2010议程”改革走得太远,损害了低收入阶层的利益。被认为过激的改革措施连同亲俄亲美的分歧使得执政联盟产生了间隙,并有可能演变成灾难性的党争与分裂。内交外困之下,兵败北威州便成为施罗德无奈的开始

  北威州原是社民党的传统堡垒,如今却成为施罗德总理的滑铁卢,这一结果乍一看来实属意料之外,仔细一想却在情理之中。一切要从施氏的“2010议程”一揽子改革计划说起。

  近年来,德国经济发展迟缓,当年拉动欧洲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如今却拖了欧洲经济复苏的后腿。民意调查显示,大多数德国人认为本国的经济体制需要重大变革。施罗德政府在2003年3月提出“2010年计划”一揽子方案,规定对医疗事业、劳动力市场等进行旨在削减福利、减轻国家和经济界负担的改革。虽然经济界和舆论界普遍认为这是迈向正确方向的第一步,但两年多来,改革成效并不明显,选民的耐心也逐渐耗尽。今年,德国在25个欧盟成员国中经济增长最为迟缓,失业人数上升到了500万的战后历史新高。

  此外,作为社民党基本选民的工薪阶层、特别是其代表工会抱怨这些改革走得太远,损害了低收入阶层的利益。被认为过激的改革措施连同亲俄亲美的分歧使得执政联盟产生了间隙,并有可能演变成灾难性的党争与分裂。

  内交外困之下,兵败北威州便成为施罗德无奈的开始。

  提前选举:

  施氏老谋深算

  “施罗德担心,改革的争论会让社民党分成两半。他利用提前大选把全党拖进竞选活动中,从而排除了党争的雷管。施罗德已经为决斗做好了准备。”

  北威州的选举结果,使德国最后一个红绿联盟执政的州政府下台(红色是社民党的代表颜色),反对党已经在州一级政府和联邦参议院中占据绝对优势。虽然提前选举不是施罗德摆脱困境的惟一选择,可是,在这个典型的联邦制国家寻求政府改组显然无济于事。因此可以说,这个非同寻常的决定显示了施氏非同寻常的政治智慧与胆识。

  “他(施罗德)担心,改革的争论会让社民党分成两半。”梅因兹大学的政治学教授乔根·福尔特说,“他利用提前大选把全党拖进竞选活动中,从而排除了党争的雷管。”———只要他们还想掌握这个国家的最高权力的话。

  施罗德在伊拉克和联合国“增常”问题上经常给美国难堪,大大激发了德国的民族骄傲。在受欢迎程度的民意测验中,施罗德的得分总是遥遥领先于以“铁娘子”面貌示人的梅尔克尔,故而分析人士认为,施罗德的王牌是将他的对手拖进美国式的“个人魅力”竞赛中。

  施罗德宣布寻求提前大选后第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们会在极富个人魅力的二人竞选中表现出色。”他说自己正在准备一场“辩论式竞选,而不是一场让选民们意兴索然的充斥消极思想的竞选”。

  在当前思变风潮涌动的德国,这张个人魅力牌打得可谓恰到好处。这个国家的大选传统上都属于政党间竞争,而非现任总理与挑战者之争。德国直到2002年才出现电视辩论这种竞选形式。

  “施罗德已经为决斗做好了准备。”福尔特教授说:“因为准备时间太紧,这次竞选活动中个人魅力的成分要多于政治议题。”

  不过,精明的施罗德绝对不想孤注一掷。哈勒大学政治学教授艾维尔·哈德指出:“许多因为改革而陷入困境的选民还没有意识到,一个由基民盟领导的政府可能让他们的日子更加难过。那对他们而言还是一个完全抽象的概念。”

  这正好说明了为什么施罗德会迫使基民盟使出比抨击改革议程更狠的招,并打算揪住基民盟“市场激进主义”的尾巴不放。分析人士认为,施氏将竭尽全力让选民明白,支持他改革福利制度和劳动力市场的反对党会带来“更痛苦”的改革。

  经改不力是施罗德北威州落败的主要原因之一,不过,这位与中俄亲善的总理似乎本着“败也经改,成也经改”的心思,在5月24日的采访中表示要把改革进行到底。这份不畏艰难的强大决心或许会给他的个人魅力再次增光添彩。

  改革经难念:

  梅氏要写“朦胧诗”

  “梅尔克尔很有可能击败施罗德。选民们正在被丢掉工作和收入减少的恐慌追赶着。这是改朝换代的典型条件。”保持对经改问题的模糊态度是她最大的胜算之一

  虽然要到5月30日才正式宣布,不过根据基民盟的欧盟事务发言人马提亚·维斯曼的公开声明,安格拉·梅尔克尔将代表基民盟和自由民主党(自民党)组成的黑黄联盟角逐德国总理的宝座。

  “梅尔克尔很有可能击败施罗德。”杜依斯堡大学政治学教授卡尔·鲁道夫·克特在电话采访中说:“选民们正在被丢掉工作和收入减少的恐慌追赶着。这是改朝换代的典型条件。

  大选提前的消息传出后进行的一项民意测验表明,黑黄联盟的支持率为46%,而红绿联盟的支持率只有区区的29%。

  不过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有可能被一种尴尬所抵消:如何在选举中宣传他们激进的经济改革计划?

  自从2000年执掌基民盟以来,梅尔克尔一直坚定地支持激进的经改议程,其目标包括企业减税、更灵活的劳动力市场及医疗与社保制度的大变革。能够取得北威州大捷,基民盟应更多地感谢人们对现政府的反感情绪,而不是对激进改革的拥戴。在接下来的竞选中,梅尔克尔会记住这个道理:保持对经改问题的模糊态度是她最大的胜算之一,所以不要轻易作出任何许诺。

  此外,要不要接受这位“雄心勃勃”的首位女性总理竞选人?这个国家显得有些犹豫不决。

  作为德国主要政党的第一个女性领导人,梅尔克尔不可避免地会被人与玛格丽特·撒切尔相提并论。不过,她本人对“铁娘子”的称号不太感兴趣,比起“铁腕”,她更喜欢“坚韧”这个形容词。

  “事情走到了一个简单的问题那儿:人民相信谁可以重振德国?”她说:“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充满信心。”

  看来,民众信任会成为梅氏竞选的王牌。

  在黑黄联盟内部,梅氏的老对头———基社盟领导人、保守派埃德蒙·施托伊贝尔终于结束了几个月以来的不合作态度,转而支持梅氏。

  “她比较顽强而且有一定勇气。”北威州埃森市政府的基民盟党员、31岁的托马斯说。但是,他也承认基民盟对于女性政治家还是持保守态度。

  不过,支持梅尔克尔的人们也明白,梅氏成败在此一举。如果竞选成功,她将成为德国第一位女总理,否则她的政治生命将就此断送。

  《国际金融报》 (2005年05月27日 第六版)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