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2004年北京市金融运行报告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26日 15:02 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货币政策分析小组

    [内容摘要]

    2004 年,北京市认真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经济承接2003 年的良好发展态势,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增长。工业效益稳步提高,
农业生产保持稳定,粮食产量出现13 年以来的首次恢复性增长。固定资产投资需求逐步回落,消费需求稳中见旺,进出口贸易保持高增长态势。

    2004 年,北京市金融运行健康平稳。2004 年末,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3781.3 亿元,同比增长16.1%;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3577.4 亿元,可比口径余额同比增长14.4%,与全国贷款同比增速基本持平。信贷结构进一步改善,各项信贷政策在辖区得到了较好的落实与执行。银行业金融机构经营平稳,实现了速度、质量与效益的协调发展。2004 年北京市证券市场融资取得新进展,其中,债券市场融资迈上新台阶。保险市场在调整中平稳发展,这一年是北京市保险市场开放速度最快,市场格局和业务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一年。

    2004 年,北京市房地产市场发展平稳。房地产开发规模得到适度控制,商品房屋交易量明显增长,房地产平均价格稳中略有上升。在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的政策促进下,北京市汽车产业克服原材料价格上涨、市场需求变化等不利影响,大力推进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加快技术创新,汽车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2005 年,物价走势、投资需求、产业结构的调整、金融领域竞争的加剧等因素变化将给北京市经济金融形势带来新的变化。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将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的指导下,结合北京市经济金融的特点和热点,继续贯彻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并进一步加强与金融监管当局的沟通与协调,为首都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一、金融运行情况

    2004 年以来,北京市金融运行健康平稳,各项存贷款增速有所下降,信贷资金的支持和信贷结构的优化,为首都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金融环境。

    (一)银行业

    1、机构、从业人员与资产规模稳定增长

    截至2004 年末,北京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3280 家,其中,中资机构3256 家,外资银行(分行)24 家。在中资营业性银行金融机构中,银行分行(含总行营业部)19 家,银行法人机构1 家,银行支行级机构911 家,分理处343 家,储蓄所817 家;农村信用社696 家;邮政储汇机构452 家;信托公司4 家;财务公司9 家;资产管理公司办事处4 家。截至2004 年末,北京市中资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为63158 人。

    截至2004 年末,北京市银行业金融机构1资产总额为29972.2 亿元,占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本外币资产总额的9.5%。中资银行业金融机构(含农信社)资产总额28022.7 亿元,比年初增加3339.9亿元,同比增长14.3%;全年实现账面利润289.1 亿元,同比增长42.5%。

    2、各项存贷款总额稳步增长,但贷款增速有所减缓

    2004 年,北京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总额稳步增长。截至2004 年1 银行业金融机构指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农信社、邮政储汇局、信托公司、财务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外资银行和汽车金融公司。末,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3781.3 亿元,比年初增加3328.7 亿元,同比多增290.9 亿元,余额同比增长16.1%。其中,中资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1625.9 亿元,比年初增加3327.4亿元,同比多增398 亿元。中外资金融机构外汇存款260.4 亿美元,比年初增加0.2 亿美元,同比少增13 亿美元。

    从结构看,企业存款稳步增加。1-12 月,人民币企业存款比年初增加2080.1 亿元,同比多增656.5 亿元。其中,活期存款比年初增加1007.3 亿元,同比多增239.1 亿元;定期存款比年初增加1072.9亿元,同比多增417.4 亿元。储蓄存款分流态势有所减弱。1-12 月,人民币储蓄存款比年初增加828.8 亿元,同比少增75 亿元。其中,活期储蓄比年初增加275.7 亿元,同比少增90.9 亿元;定期储蓄比年初增加553.1 亿元,同比多增15.9 亿元。

    2004 年末,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3577.4 亿元,2可比口径比年初增加1913.3 亿元,同比少增461.7 亿元,余额同比增长14.4%。其中,中资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2600.2 亿元,可比口径3比年初增加1622.3 亿元,同比少增480.9 亿元。中外资金融机构外汇各项贷款余额118.1 亿美元,比年初增加28.3 亿美元,同比少增4.7 亿美元。

    从结构看,新增贷款中,短期贷款占比下降,中长期贷款占比上升,票据融资全年为负增长。2004 年新增人民币贷款中,短期贷款增加527.9 亿元,同比少增201.9 亿元,增加额占全年新增贷款的2剔除中行、建行、交行改制剥离本外币不良贷款222.3 亿元的影响。3剔除中行、建行、交行改制剥离人民币不良贷款165.31 亿元的影响。32.5%,同比下降2.2 个百分点;而中期流动资金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增加1090.1 亿元,同比少增130.3 亿元,两类贷款增加额占全年新增贷款的67.2%,同比上升9.2 个百分点。票据融资全年减少11 亿元,同比多减少161.1 亿元。4

    3、现金净回笼同比大幅增长2004 年,北京市金融机构累计现金收入19064.7 亿元,比上年

    增长31.7%;累计现金支出18860.9 亿元,比上年增长31.1%;现金净回笼203.8 亿元,同比多回笼113.3 亿元,同比增长1.3 倍。全年累计商品销售现金收入2486.4 亿元,同比增长22.6%;累计服务业现金收入919.9 亿元,同比增长15.7%。

    4、票据市场运行平稳,业务量有所下降

    2004 年末,票据承兑余额597.3 亿元,全年承兑发生额1348.3亿元,同比增加92.7 亿元,同比增长7.4%;,票据贴现余额888.5亿元,全年贴现发生额3873.7 亿元,同比减少511.8 亿元,同比下降11.7%;转贴现余额483.9 亿元,全年发生额2667.8 亿元,同比减少255.6 亿元,同比下降8.7%。

    表1:2004 年北京市金融机构票据业务量统计表

    单位:亿元

                                         贴现
             银行承兑汇票承兑     银行承兑          商业承兑
 季度    余额   累计发生额    余额   累计发生额   余额   累计发生额
    1   579.5        411.3   691.9        693.4   78.1        127.9
    2   565.0        790.7   335.8       1548.6   39.7        177.5
    3   585.2       1208.1   398.2       2643.1   39.3        280.7
    4   597.3       1348.3   815.1       3478.5   73.4        395.2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票据承兑和贴现业务统计月报》4 短期贷款、中期流动资金贷款与中长期贷款的增加额均为考虑不良贷款剥离因素的可比口径。

    5、利率政策效果逐渐显现

    人民币贷款利率2004 年利率政策调整后,北京市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利率整体水平略有上升。2004 年末,1 年期贷款平均利率水平为5.14%,与2004 年一季度末相比,利率水平上升0.6 个百分点。

    票据贴现利率2004 年末,北京市票据贴现平均利率水平为3.46%,高于再贴现利率0.2 个百分点,与2004 年一季度末相比,利率水平上升0.03 个百分点;转贴现平均利率水平为2.88%,与一季度末相比,利率水平下降0.1 个百分点。

    外币存贷款利率2004 年1-12 月份,北京市一年期大额美元存款平均最高利率3%,平均最低利率0.68%;贷款平均最高利率6.61%,平均最低利率2.45%。一年期小额美元存款平均最高利率0.87%,平均最低利率0.56%。

    从北京市情况看,利率浮动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一是贷款利率不再设定上限并未引起贷款利率水平的全面上升和信贷规模的扩大。二是贷款利率浮动在企业间的分布特点清晰,中小企业贷款利率高于大型企业。三是贷款利率浮动存在银行间差异。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低于国有商业银行。四是贷款利率在浮动利率与固定利率的选择上存在差异。尽管2003 年中国人民银行将个人住房贷款以外的贷款利率选择方式放开,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但目前大部分金融机构仍采取的是固定利率方式。五是存款利率实行上限管理和贷款利率实行下限管理的政策时滞成因有明显不同。存款利率浮动政策出台的时间比贷款利率晚很多年,而且存款涉及所有经济主体,公众接受尚需时日,因此,存款利率下浮的政策虽然已经出台,但在目前及今后的一段时间内,此项政策需商业银行及市场逐步消化才能显示出真实效应。而贷款利率上浮区间的政策时滞被市场因素掩盖。北京的总部经济特征构成了信贷的买方市场,优质客户议价能力较强,市场条件决定了贷款利率浮动难以在高位运行。

    6、金融机构改革稳步推进

    2004 年6 月,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股份制改造不良资产剥离基本完成,两家银行共作账剥离不良资产本外币合计213.3亿元。经过此次剥离,资产质量得到明显提升,不良资产率达到审慎经营要求。

    2004 年8 月底,国务院召开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会议,批准部署了包括北京市在内的21 个省市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截至2004 年底,北京市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已经确定,并上报国务院。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基本完成了《北京市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资金支持方案》和《北京市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资金支持方案监测与考核实施细则》的制订,资金支持的前期准备工作进展顺利。随着清产核资和增资扩股工作的逐步推进和完成,2005 年北京市农信社改革将进入资金支持的具体实施阶段,北京市农村信用联社最终将改造成北京市农村商业银行,使农信社的经营机制切实得到转换。

    (二)证券业

    截至2004 年末,北京市证券公司总公司9 家,分公司2 家,证券营业管理部166 家。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2 家,管理12 支基金,基金净值共计256.4 亿元。投资者开户数为168 万户,其中机构投资者开户数1.2 万户,个人投资者开户数达到166.8 万户。证券从业人员3013 人。

    2004 年1-12 月,北京市各类证券成交金额为18512.9 亿元,比上年减少4856.9 亿元,降幅达20.8%。其中,股票成交金额7247.7亿元,比上年同比增长43.8%;基金成交金额78.9 亿元,比上年下降28.5%;国债现货成交金额671.7 亿元,比上年下降42.8%;国债回购成交金额10257.2 亿元,比上年下降39.2%。

    2004 年,北京市上市企业通过国内A 股市场共筹措资金63.8 亿元。其中,首次发行上市的企业6 家,融资额16.7 亿元;再融资上市企业6 家,融资额47.1 亿元。截至2004 年底,全市发行A 股的上市企业累计达到82 家,海外上市企业32 家。

    (三)保险业

    2004 年,北京市新增2 家合资寿险总公司和8 家中外资保险分公司。截至12 月末,保险公司分公司数量达到28 家,其中,财产险分公司11 家,寿险分公司14 家,再保险分公司2 家,政策性保险公司营业部1 家。全市保险公司营业网点5437 个,其中分公司28 家,支公司及营业部161 家,专业中介机构212 家,兼业代理机构5036家。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及其分支同比均增加一倍以上,其中,保险经纪公司达到77 家,保险专业代理公司79 家,保险公估公司22 家。保险从业人员达到51454 人,其中寿险代理人46330 人。

    2004 年,北京市保险市场累计实现保费收入283.9 亿元(含出口信用险),同比下降0.7%。财产险实现保费收入65.9 亿元,占保费总收入的23.2%,同比增长26.9%,增速为5 年来最高;寿险业务在多年快速增长后,首次出现下滑,全年累计实现保费收入213 亿元(含产险公司人身意外险和健康险),占保费总收入的75%,同比下降7.6%。保险深度达到6.8%,保险密度为2490.4 元。

    2004 年,北京市保险业提供了人身及意外保障近1 万亿元、财产损失保障2.6 万亿元和责任风险保障0.5 万亿元,共支付各类赔款和给付54.3 亿元;为北京市提供了21 亿美元的出口信用保险,支付出口企业赔款6152 万美元。

    二、经济运行情况

    2004 年,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引导下,北京市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经济活力进一步增强。2004 年,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283.3 亿元,同比增长13.2%,是1995 年以来的最高增速,比上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的峰顶1994年13.5%的增速略低0.3个百分点,高于1988 年峰顶0.4 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467美元,同比增长14.1%;工业生产快速增长,经济效益大幅提高;农业生产保持稳定,粮食产量出现13 年以来的首次恢复性增长;居民收入稳步提高,消费需求稳中见旺。

    图1:1978 年以来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走势图

    数据来源:北京市统计局《北京统计年鉴》

    (一)需求

    1、投资增速逐步放缓,投资体制改革继续深化2004 年,随着宏观调控的各项措施逐步落实到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遏制,投资增速逐步放缓。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28.3 亿元,同比增长17.2%,增幅下降1.7 个百分点。

    投资体制改革继续深化。非国有单位投资成为带动全市投资增长的主要力量。全年全社会非国有单位完成投资1773 亿元,增长26.3%,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70.1%,同比上升5 个百分点。

    2、消费需求平稳增长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37.8元,同比增长12.6%,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172 元,同比增长10.4%,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2%。由于消费倾向没有太大的变化,消费需求因此保持了平稳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191.8 亿元,同比增长14.4%。经济的持续较快增长为居民收入的增长奠定了基础,居民对未来收入的预期较为乐观。4 季度城镇居民未来收入信心指数为21.5,达到2003 年以来最高水平,比2003 年1 季度高8.5。

    3、财政收入增势良好

    2004 年,北京市完成地方财政收入744.5 亿元,同比增长29.7%。其中: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分别实现333.2 亿元和121.7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3%和29.9%。

    4、外贸进出口及利用外资较快增长

    对外贸易强劲增长。全年地方企业进出口总值280.7 亿美元,同比增长48.3%。其中,出口106.1 亿美元,同比增长44%;进口174.6亿美元,同比增长51%。

    利用外资迅速增长。全年新批外资项目1806 项,同比增长33%;合同外资金额62.6 亿美元,增长92%。实际利用外资金额30.8 亿美元,增长43%。

    (二)供给

    1、工业生产快速增长,经济效益进一步改善

    2004 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290.2 亿元,同比增长19.3%,为1978年以来最快增速。在工业生产快速增长的同时,工业经济效益大幅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69.3%,同比提高18.4 个百分点。实现利润310.8 亿元,增长32%;利税总额522.5亿元,增长23.9%。

    2、农业生产保持稳定,粮食产量恢复性增长

    2004 年,北京市为贯彻中央一号文件而采取的系列支农措施收到很好的效果。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254 亿元,同比增长6.8%(按现价计算)。全年粮食总产量70.2 万吨,增长20.9%,扭转了连续13年粮食生产下滑的局面,出现恢复性增长。

    3、工业企业产销形势较好,企业效益持续提高

    2004 年,北京市工业企业产销呈现较快的增长态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5110.8 亿元,同比增长31.7%;累计实现利润总额310.8 亿元,同比增长3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97.77%,比2003 年提高0.24 个百分点。

    (三)价格走势

    2004 年12 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当月同比继续回落,为101.4%,增幅比上月下降了0.1 个百分点;累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1%,比2003 年上升0.8 个百分点。从全年各月居民消费价格走势看,2至5 月为小幅下跌,随后波动升至9 月的全年最高点102.7%,之后涨幅逐月缩小。

    2004 年12 月,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出现下半年以来的首次回落,为117%,增幅比上月下降了0.9 个百分点;累计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为114.2%,比2003 年提高9.5 个百分点,是1995 年以来的最高值。各月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购进指数从1 月的110.2%波动升至11 月的全年高点117.9%,12 月涨幅放缓。

    2004 年12 月,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102.7%;全年累计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103%,比2003 年提高1.5 个百分点。累计农产品(资讯 行情 论坛)生产价格指数106.2%;累计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为104.3%。

    图2:2002 年以来北京市CPI 和PPI 变动趋势图

    数据来源:北京市统计局《北京经济发展月报》

    (四)主要行业分析

    1、房地产市场和房地产金融

    2004 年以来,国家针对固定资产投资过热势头所采取的严格控制建设用地、信贷规模等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在北京市取得了明显成效,北京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速度总体呈现逐月回落的态势。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473.3 亿元,同比增长22.5%,其中用于住宅的投资超过50%,达776 亿元,同比增长22.6%。房地产开发投资在北京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2001 年以来一直在50%以上,且持续上升,2004 年达到58.3%,高于全国同期20%左右的平均水平,并高于同类型城市(如上海市)近20 个百分点。因此适当调控房地产投资增速,对保持北京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的减缓直接导致北京市2004 年商品房屋开发面积同比下降。全年新开工商品房面积3054.3 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1.1%;其中新开工商品住宅面积2207.2 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1.8%。商品房屋竣工面积3067 万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2344 万平方米,分别上升18.2%和12.6%。竣工面积的增长是前期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的结果,而2004 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和新开工面积的回落将促使未来商品房市场供给增速相对减缓,市场供给约束将进一步增强。

    受消费结构升级、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外来需求增加等因素的影响,2004 年北京市房地产市场需求保持了旺盛的增长态势。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2472 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0.4%,比上年提高19.4 个百分点;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2285.8 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9.1%,比上年提高18.7 个百分点。全年商品房销售额1249.1 亿元,同比增长39.1%,比上年提高28.7 个百分点;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额1085.1亿元,同比增长37.5%,比上年提高27.4 个百分点。

    由于商品房供给增速有所减缓而商品房需求继续快速增长,北京市房地产平均价格在保持基本稳定的同时略有上升。2004 年北京市竣工商品现房平均售价5053 元/平方米,比2003 年上涨6.7%;其中住宅平均售价4747 元/平方米,比2003 年上涨6.5%。价格相对较低的经济适用房屋和远郊区县商品房屋供应量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北京市商品房屋平均价格,同时市政府放慢了房屋拆迁速度,抑制了拆迁引致性购房需求的快速增长,因此北京市商品房屋平均价格没有急速上升。2004 年北京市房屋销售价格指数为103.7%,其中住宅为103.9%;房屋租赁价格指数为103.4%,其中住宅为106.4%。房屋销售价格与租赁价格指数同步上升,说明北京市的房地产市场需求具有较强的持续支撑力量。

    银行信贷对推动北京市房地产供给与需求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2004 年末,北京市与房地产业有关的各类贷款余额占银行贷款总额的比重已高达31%,同比增加2.1 个百分点;按可比口径计算,房地产类新增贷款占金融机构全部新增贷款的49%。其中,金融机构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6.8%,占金融机构各类贷款余额的10.5%;个人住房贷款同比增长31.5%,占金融机构各类贷款余额的13.9%。这说明北京市的银行业信贷风险很大程度上集中于房地产业,房地产市场波动对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有重大影响,必须高度重视。

    综上可以看到,2004 年北京市房地产市场需求受到宏观调控各项政策的影响相对较小,而供给受到的影响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房地产市场的供求矛盾。反映在市场表现上,北京市房地产开发整体运行处于景气区间,良好的市场销售促进了北京市空置房屋的消化。截至2004 年12 月底,全市空置商品房面积为1044.1 万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空置723.9 万平方米,同比分别下降7.1%和19.3%。空置面积的下降使北京市房地产市场泡沫风险下降,一方面有利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运行,另一方面如果商品房屋空置面积下降过快,可能产生价格上升的压力。

    2、汽车行业

    2004 年北京市汽车产量53.9 万辆,占全国产量的10.6%,同比增长55.2%,高于全国汽车增速41 个百分点。其中轿车产量18.2 万辆,同比增长1.5 倍,远远高于全国12%的增长速度,是汽车生产行业的主力军。从全年各季度生产情况看,汽车产量一直保持稳步增长态势,各季度汽车产量分别为12.9、13.4、13.2、14.4 万辆。在汽车行业的带动下,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步入了快速发展轨道,呈现出速度、质量、效益全面发展的良好局面。2004 年,以汽车产业为代表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23.1 亿元,同比增长58.6%,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9.8%,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22.8%,成为引领工业增长的龙头。经济效益进一步增加,全年实现产品销售收入为440.9 亿元,利润总额为36.3 亿元,实现利税59.4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7%、15.4%、17.3%。

    2004 年北京市汽车销售可观增长。据统计,全市销售汽车44.7万辆。新车销售中,轿车20.6 万辆;旅行车5.8 万辆;越野车0.7万辆;货车1.6 万辆。轿车销售比2003 年增加1.1 万辆,增长了4.6%,其中私人购车达15.8 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76.9%。总体上说,2004 年北京市汽车销售呈现五大特点:一是北京市汽车消费受政策影响比较大;二是轿车仍然是北京汽车消费的主体;三是私人购车带动了整个汽车销售市场;四是中低价位的汽车是汽车消费者的首选商品;五是2004 年北京全年销售进口汽车0.8 万辆,仅占北京汽车销售量的2.8%。

    三、预测与展望

    2005 年,围绕“新北京、新奥运”的战略构想,北京市将协调城乡发展,推进体制创新,提高开放水平,调整经济结构,发展首都经济,构建和谐社会。从目前的情况看,宏观调控仍处于关键阶段,2005 年北京市货币政策执行与经济金融运行应注意以下方面:

    (一)密切关注物价走势

    2005 年,北京市各类物价指数仍存在上涨压力。一是公用事业和服务类价格的上涨压力不断增大,可能成为推动2005 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2004 年,北京市调高了居民生活用水、用电的价格。居民生活用水价格由每立方米2.9 元调整为3.7 元,居民生活用电价格由每千瓦时0.44 元调整为0.48 元。二是推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因素依然存在。一方面上游能源、原材料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对下游产品的成本推升压力逐步加大。另一方面,固定资产投资反弹压力依然存在,投资需求的旺盛,将推动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2004年固定资产清理中,北京市暂停建设限期整改的项目有554 个,占清理项目总数的91%。一旦这些项目恢复建设,将形成较强的投资需求。

    (二)关注投资需求的新变化

    2005 年,北京市奥运及相关项目将进入建设高峰期,继续成为拉动投资增长的重要力量。房地产投资存在不确定因素。从数据看,一是在建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速略低于实际完成额;二是竣工面积增速低于销售面积增速,施工面积增速低于竣工面积增速,而新开工面积同比有所下降。这表明尽管房地产投资仍保持着较高的规模,在投资总量中的比重在一半以上,但未来一段时间其在投资总量中的比重可能有所下降,对北京市投资的拉动作用可能会有所减弱。

    (三)认真贯彻落实“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方针,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2005 年,北京市将进一步调整产业发展战略,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确保奥运场馆及相关配套设施、企业技术改造、农林水利、生态环境、公共设施、社会事业等重点领域项目的启动和推进。并且,政府将在财政预算内安排资金,专项用于为中小企业贷款担保等支持工程。从能源消耗、资源占用、环境影响等方面对企业进行评选,符合相关标准的企业,无论是公有制还是非公有制企业,都可以获得政府的资金支持,并由担保公司对企业贷款进行担保。北京市商业银行应前瞻性地结合本辖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合理、适度、有序地开展信贷业务,不断增强优化调整信贷结构的自觉性,支持首都经济发展。

    (四)向外资金融机构开放人民币业务将改变北京地区金融领域的竞争格局

    按照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步伐将逐步加快。北京市已于2004 年12 月向外资银行开放人民币业务。目前在北京市设立分行的外资银行都享有较好的国际声誉,资本实力雄厚。外资银行开展人民币业务,必将改变北京市金融领域原有的竞争格局,同时,对国家货币政策在北京市的执行与传导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附录:

    (一)北京市经济金融大事记

    1、1 月13 日,由北京市税务部门、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各商业银行联合建设的北京市税库银横向联网“电子缴税”系统投入试运行。该系统运用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将税务、国库、银行部门的业务处理系统相连接,为纳税人提供纳税申报、缴税支付、国库收纳等相关业务处理的“一站式”、网络式服务。进一步推动了国库的信息化建设,方便了纳税人,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2、3 月1 日,召开了北京货币信贷政策和外汇管理工作通报会,会议通报了总行、总局工作会议精神,及北京市经济金融形势和2004 年工作措施,对把各金融机构思想统一到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上来,提高贯彻宏观调控的自觉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5 月25 日,召开北京市金融管理机构主要领导碰头会。审议通过了《北京金融管理机构主要领导碰头会制度》,碰头会原则上每季度召开一次,一般由营业管理部主办。与会者还就进一步完善金融信息交换平台和联手维护首都诚信环境等问题达成共识。

    4、北京市被列为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第二批试点单位,《北京市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上报国务院,资金支持等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5、广泛推行电子行政,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在全国率先实行了贷款卡网上年审;推出了外汇网上年检,大大简化了年检手续,使企业上一次门、登陆一个网站就可完成年检手续,显著提高了年检效率;开发了企业电子数据报告核销录入系统,即网上核销,为企业正常的出口收汇打开“走出去”的“绿色通道”。

    6、外汇账户系统数据清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经过清理,错误数据由清理前的56852 条减少为4145 条,下降了92.8%。账户系统的数据信息可用性大幅度提高。

    7、中创清算迈出实质性步伐。经过6 年多的努力,2004 年11 月30 日,中国人民银行关闭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清算组开始对原中创公司机构债权人进行清偿,首次清偿比例为债权本金的10%。

    8、12 月1 日,北京市向外资银行开放人民币业务,标志着金融业对外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提高。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制定了《在京外资金融机构开办人民币业务指引》,向外资银行全面介绍开办人民币业务流程,为外资银行顺利开展业务提供指导和服务。

    9、加大宣传力度,消除了南方某些城市“拒卡”风波和北京市一些媒体不实报告的负面影响,2004 年北京市银行卡超常规发展,圆满完成了《北京市2002—2004 年银行卡发展规划纲要》的阶段性工作目标。10、12 月25 日,全国个人基础信用信息数据系统在北京市等七个试点城市开始试运行,标志着中国人民银行个人征信系统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二)北京市主要经济金融指标

    表1:北京市主要经济指标

                                             2004.01   2004.02   2004.03   2004.04   2004.05   2004.06   2004.07   2004.08   2004.09    2004.1   2004.11   2004.12
                                                                           绝对值(自年初累计)
    地区生产总值(季度累计)(亿元)            ——      ——     886.9      ——      ——    1910.3      ——      ——    2969.5      ——      ——    4283.3
    第一产业                                    ——      ——      13.8      ——      ——      38.4      ——      ——      81.8      ——      ——     102.9
    第二产业                                    ——      ——     304.6      ——      ——     703.7      ——      ——    1126.1      ——      ——    1610.4
    第三产业                                    ——      ——     568.6      ——      ——    1168.1      ——      ——    1761.6      ——      ——    2570.0
    工业增加值(亿元)                          76.5     158.0     260.2     371.8     471.4     576.1     678.7     787.5     901.3    1015.2    1128.9    1259.5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      ——      ——      ——      ——      ——      ——      ——      ——      ——      ——      ——
    房地产开发投资                              ——      71.8     165.9     265.8     373.9     490.2     611.0     733.9     870.6    1003.0    1151.3    1473.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187.7     355.6     527.2     703.6     889.1    1067.4    1245.6    1425.4    1609.1    1803.1    1993.9    2191.8
    外贸进出口总额(万美元)                  165000    358000    573000    804000   1002000   1248000   1488000   1710000   1981000   2218000   2501000   2807000
    进口                                      108000    235000    372000    522000    647000    797000    953000   1089000   1260000   1403000   1569000   1746000
    出口                                       57000    123000    201000    282000    355000    451000    535000    621000    721000    815000    932000   1061000
    进出口差额(出口—进口)                   -51000   -112000   -171000   -240000   -292000   -346000   -418000   -468000   -539000   -588000   -637000   -685000
    外商实际直接投资(万美元)                 16000     41000     82000    107000    127000    172000    186000    195000    256000    268000    274000    308000
    地方财政收支差额(收入—支出)(亿元)      53.9      65.4      64.2      79.1      63.2      44.2      66.7      63.9      45.4      77.4      63.3    -154.4
    财政收入                                    95.8     148.8     193.6     287.6     334.1     378.5     452.4     501.1     551.6     639.5     694.6     744.5
    财政支出                                    41.9      83.4     129.4     208.5     270.9     334.3     385.7     437.2     506.2     562.1     631.3     898.9
    城镇登记失业率(%)(季度)                 ——      ——       1.5      ——      ——       1.4      ——      ——       1.4      ——      ——       1.3
                                                                           同比累计增长率(%)
    地区生产总值(季度累计)                    ——      ——      13.8      ——      ——      15.4      ——      ——      13.0      ——      ——      13.2
    第一产业                                    ——      ——      -1.7      ——      ——      -3.1      ——      ——       0.8      ——      ——       1.9
    第二产业                                    ——      ——      17.3      ——      ——      18.7      ——      ——      16.7      ——      ——      16.7
    第三产业                                    ——      ——      12.3      ——      ——      14.2      ——      ——      11.2      ——      ——      11.6
    工业增加值                                   9.1      16.6      18.6      22.0      22.7      22.5      21.9      21.4      20.8      20.9      20.7      19.9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      ——      ——      ——      ——      ——      ——      ——      ——      ——      ——      ——
    房地产开发投资                              ——      64.8      40.6      35.6      30.8      24.2      22.1      20.8      20.3      19.3      20.8      22.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5.0      10.1       9.5      12.3      18.5      19.3      18.4      17.4      16.1      15.1      14.6      14.4
    外贸进出口总额                              21.6      50.0      49.8      49.5      47.6      49.9      49.4      48.4      47.1      47.3      48.7      48.3
    进口                                        29.0      64.1      62.2      59.1      57.1      57.3      57.3      55.9      52.6      52.1      52.6      51.0
    出口                                         9.6      28.8      49.8      34.5      32.9      38.4      37.2      36.8      38.4      39.8      42.7      44.0
    外商实际直接投资                           420.0      52.1     120.0      82.2      52.0      68.1      56.4      29.5      50.2      44.1      41.0      43.0
    地方财政收入                                20.7      23.0      22.3      24.6      25.7      25.3      26.1      26.8      26.1      26.2      27.1      29.7
    地方财政支出                                13.1      14.9      10.9       9.3      10.6      10.1       9.3       9.9      12.8      13.2      13.1      22.3

    数据来源:北京市统计局

    表2:北京市各类价格指数

                                                                                                    北京市房屋销  北京市房屋租 北京市土地交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    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   售价格指数    赁价格指数   易价格指数
            当月同比   累计同比   当月同比   累计同比   当月同比   累计同比   当月同比   累计同比   当季同比   当季同比   当季同比
    2000        ——        3.5       ——       -5.0       ——        0.0       ——        2.5       -0.5       66.6        0.0
    2001        ——        3.1       ——        2.0       ——        0.5       ——       -0.6        1.3       25.5        0.0
    2002        ——       -1.8       ——       -7.6       ——       -2.9       ——       -3.4        0.3        7.6        0.0
    2003        ——        0.2       ——        2.4       ——        4.7       ——        1.5        0.3        8.5        0.6
    2004        ——        1.0       ——       ——       ——       14.2       ——        3.0        3.7        3.4        2.5
    20041        0.6        0.6       ——       ——       10.2       10.2        0.4        0.4       ——       ——       ——
    2           -1.3       -0.4       ——       ——        9.8       10.0        2.6        1.5       ——       ——       ——
    3           -0.3       -0.4       ——       ——       10.5       10.2        3.0        2.0        1.8        3.1        1.8
    4           -0.1       -0.3       ——       ——       13.4       11.0        3.6        2.4       ——       ——       ——
    5           -0.2       -0.3       ——       ——       13.0       11.4        1.6        2.3       ——       ——       ——
    6            1.1       -0.1       ——       ——       13.6       11.8        2.7        2.3        3.3        3.1        1.5
    7            2.4        0.3       ——       ——       14.5       12.2        2.8        2.4       ——       ——       ——
    8            2.1        0.5       ——       ——       15.1       12.5        3.4        2.5       ——       ——       ——
    9            2.7        0.7       ——       ——       17.5       13.1        4.0        2.7        3.5        3.6        3.5
    10           1.8        0.9       ——       ——       17.8       13.6        5.1        2.9       ——       ——       ——
    11           1.5        0.9       ——       ——       17.9       14.0        4.4        3.1       ——       ——       ——
    12           1.4        1.0       ——       ——       17.0       14.2        2.7        3.0        6.3        3.9        3.2

    数据来源:北京市统计局

    表3.北京市主要存贷款指标

                                             2004.01   2004.02   2004.03   2004.04   2004.05   2004.06   2004.07   2004.08   2004.09    2004.1   2004.11   2004.12
    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亿元)             20276.3   20548.0   21266.8   21567.2   21874.6   22358.5   22342.0   22440.1   22931.7   22947.8   23200.9   23781.3
本  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比上月增加(亿元)    -176.3     271.6     718.8     300.4     307.4     484.0     -16.5      98.1     491.6      16.1     253.2     580.4
外  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同比增长(%)               17.1      17.7      18.8      19.3      19.8      20.2      18.7      18.0      16.6      15.7      16.6      16.1
币  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亿元)             11868.5   11992.9   12210.0   12346.6   12497.4   12760.2   12677.3   12770.1   13015.6   13174.0   13346.9   13577.7
    其中:短期                                4549.0    4624.2    4730.1    4777.6    4841.4    4839.3    4732.6    4799.1    4922.7    4895.0    4978.8    5012.6
    中长期                                    6423.0    6494.1    6603.2    6645.6    6730.8    6889.4    6991.0    7027.2    7083.7    7278.3    7252.4    7506.4
    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比上月增加(亿元)     -18.0     124.5     217.1     136.6     150.8     485.1     -82.9      92.8     245.5     158.4     172.9     230.8
    其中:短期                                  18.9      75.2     105.9      47.5      63.9     126.1    -106.7      66.5     123.6     -27.8      83.9      33.8
    中长期                                      62.7      71.1     109.2      42.4      85.1     223.7     101.6      36.2      56.5     194.5     -25.9     254.1
    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同比增长(%)               23.1      22.0      19.5      19.2      20.4      18.5      17.2      15.9      15.3      16.7      16.5      14.4
    其中:短期                                  21.1      22.3      22.2      20.2      21.1      16.5      17.3      17.5      17.3      17.2      18.3      12.2
    中长期                                      26.6      26.3      22.5      21.9      21.9      22.3      22.3      20.3      18.5      18.9      17.4      19.2
    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亿元)             18097.2   18470.2   19173.8   19493.2   19776.6   20227.0   20211.9   20345.4   20802.0   20682.4   20962.6   21625.9
    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                    5477.9    5564.9    5601.3    5600.3    5572.0    5610.8    5661.6    5663.8    5752.2    5802.8    5944.2    6122.3
    企业存款                                  9851.7   10075.8   10704.5   10955.9   11134.8   11430.5   11352.4   11425.7   11760.5   11524.9   11712.2   12310.1
    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比上月增加(亿元)    -201.2     373.0     703.6     319.5     283.3     450.4     -15.1     133.5     456.6    -119.6     280.2     663.2
    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                     184.4      87.0      36.4      -1.0     -28.3      38.8      50.9       2.2      88.4      50.7     141.4     178.2
    企业存款                                  -378.3     224.1     628.7     251.4     178.9     295.7     -78.1      73.3     334.8    -235.6     187.3     597.9
    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同比增长(%)               18.4      19.8      20.9      21.6      21.7      22.3      20.5      20.0      18.2      17.5      18.4      18.0
    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                      20.5      21.2      19.3      17.5      15.8      15.5      14.5      13.2      12.0      12.1      15.0      15.7
    企业存款                                    17.7      20.5      23.7      25.4      25.3      26.9      26.1      25.7      22.9      23.4      23.2      23.3
    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亿元)             11096.1   11190.2   11355.7   11463.3   11618.1   11853.1   11778.8   11827.6   12084.8   12257.7   12358.3   12600.2
    其中:个人消费贷款                        1687.8    1711.7    1757.8    1796.8    1841.0    1865.5    1897.2    1935.6    1985.3    2013.0    2034.3    2057.6
人  房地产贷款                                3183.8    3233.4    3293.4    3356.2    3422.0    3432.8    3468.9    3535.6    3647.8    3688.5    3721.9    3779.6
民  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比上月增加(亿元)     -47.2      94.1     165.5     107.6     154.8     400.4     -74.3      48.8     257.1     172.9     100.7     241.9
币  其中:个人消费贷款                          31.4      23.9      46.1      45.1      44.2      24.5      32.1      38.4      49.7      27.7      21.3      23.3
    房地产贷款                                  61.0      49.7      60.0      62.8      65.8      10.8      36.1      66.7     112.2      40.7      33.4      57.7
    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同比增长(%)               21.2      19.9      17.4      17.4      18.9      16.6      15.4      13.7      13.1      14.9      14.7      12.5
    其中:个人消费贷款                          40.6      41.1      40.9      39.6      40.4      35.9      29.0      26.6      27.4      27.9      22.7      24.1
    房地产贷款                                  29.9      30.3      29.4      29.0      28.9      23.2      22.1      21.5      23.0      21.4      21.6      21.0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调查统计处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北京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戛纳电影节
《星战前战3》
2005中国珠峰科考
青海禽流感疫情
中超联赛第10轮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大城市停车的烦恼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性感天后林志玲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