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2004年安徽省金融运行报告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26日 15:01 中国人民银行

    [内容摘要]

    2004 年,安徽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抢抓发展机遇,国民经济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多项指标创近年来最好水平。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12.7 亿元,同比增长12.5%。

    12 月末,全省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突破5000 亿元,贷款余额跨上4000亿元。全年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新增845.1 亿元,同比多增94.1 亿元。本外币各项贷款新增574.2 亿元,同比多增91 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583.8 亿元,同比多增156.2 亿元。贷款增幅自2000 年以来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2004 年,安徽省金融机构坚决贯彻国家宏观调控的方针政策,适当控制信贷总量和努力优化信贷结构,基本满足了经济发展的合理资金需要。宏观调控效果较为明显,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改革进一步推进,证券和保险业稳步发展,金融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

    2005 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经济金融运行环境总体上比较有利。安徽省将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巩固金融宏观调控的成果,牢固树立科学的金融发展观,努力增加有效信贷投入,保持贷款均衡适度增长。重点支持“861”重点建设项目,支持“三农”和中小企业发展。继续增加对就业再就业小额贷款和助学贷款的发放,缓解特殊群体的资金困难。防止信贷资金流向部分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行业。积极探索银政、银企合作的新机制,提高银政、银企合作水平与效率。稳步推进金融改革。

    一、金融运行情况

    (一)银行业各项存贷款稳定增长,信贷结构调整体现“有保有压”的政策

    1、银行业机构收缩,但从业人员和资产规模增加。2004 年安徽省银行业机构6721 个,资产5758.3 亿元。其中,国有商业银行机构2714 个,资产3293.8 亿元;政策性银行机构90 个,资产707.5亿元;交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光大银行、招商银行(资讯 行情 论坛)、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等中小股份制银行机构247 个,资产844.6亿元;城市信用社30 个,农村信用社3640 个,邮政储蓄机构1594个。信托投资机构2 家总资产86.5 亿元。2004 年安徽省银行业机构比去年减少400 个,其中:国有商业银行收缩机构164 个,农村信用社减少机构243 个。2004 年安徽省金融机构总体税前盈利29.1亿元,本外币不良贷款额比年初减少83.7 亿元,不良贷款率比年初下降5.85 个百分点。

    2004 年安徽省银行业从业人员80988 人,其中:国有商业银行从业人员43992 人;政策性银行2341 人;中小股份制银行5110 人;城市信用社530 人,农村信用社29015 人;国元和合肥兴泰信托投资有限公司从业人员277 人。2004 年安徽省银行业从业人员比去年多1001 人,其中:国有商业银行增加811 人,农村信用社增加222人。

    2、各项存贷款稳定增长,存款结构基本稳定,贷款结构进一步优化。

    一是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突破5000 亿元,增速回落。12 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5125.6 亿元,同比增长19.9%,比去年末回落1.1 个百分点。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5045.3 亿元,同比增长20.4%,比去年末减缓1.1 个百分点;外币存款余额9.7 亿美元,同比下降5.4%,比去年末减缓6.4 个百分点。

    1-12 月,本外币各项存款累计增加845.1亿元,同比多增加19.9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增加849.7 亿元,同比多增99.3 亿元;外币存款下降0.6 亿美元,同比少增0.7 亿美元。

    从存款结构看: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本外币存款余额为1514 亿元,同比增长20.6%,比去年末回落4.9 个百分点;城乡居民储蓄本外币存款余额为3022.9 亿元,同比增长19.4%,比去年末回落0.9个百分点。

    二是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超过4000 亿元,贷款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 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4006.2 亿元,同比增长16.7%,比去年末提高0.5 个百分点。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900.6 亿元,同比增长17.6%,比去年末提高2.9 个百分点;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2.8 亿元,同比下降8.6%。

    1-12 月,本外币各项贷款新增574.2 亿元,同比多增91.7 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583.8 亿元,同比多增156.2 亿元,外币各项贷款减少1.2 亿美元,同比少增加7.8 亿美元。

    当年新增贷款额创历史新高,贷款增速是2000 年来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是近年来低水平的恢复性增长。

    三是信贷结构调整体现“有保有压”的政策。金融机构对国家鼓励发展的行业贷款增加较多,对国家宏观调控的行业和有关热点行业贷款适当收缩。

    表1 安徽省贷款余额前800 户中行业贷款投放情况

    行业   户数   贷款余额   同比增幅   热点行业   户数   贷款余额   同比增幅   比年初回
                  (亿元)     (%)                     (亿元)     (%)   落百分点
    煤炭      3      103.4      14.5%       钢铁      8       78.7       9.7%      121.4
    电力     29      201.9      10.2%       水泥     15       73.2      28.6%       11.6
    能源     16       47.4      32.2%       汽车     18       48.8      63.0%       62.3
    公路     42      282.9      21.6%     房地产     59       66.2      12.8%         32

    资料来源: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信贷登记系统

    积极支持三农经济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安徽各级机构全年累计发放支农再贷款42.7 亿元。2004 年末,全省农副产品贷款、农业贷款和乡镇企业贷款三项余额合计946.2 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24.3%,增长14.6%。其中:全省农业贷款增长20.4%。三项支农贷款比年初增加120.2 亿元,同比多增121.4 亿元。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三家支农银行机构年度贷款增加额占全部金融机构增加额的42%。

    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对弱势群体的信贷支持力度。2004 年全省各金融机构共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145 笔,金额1.1 亿元。全省各金融机构共向17550 名贫困学生发放国家助学贷款0.9 亿元。

    个人消费贷款较快增长。2004 年末,安徽省个人消费贷款余额289.3 亿元,同比增长43.2%;全年新增87.3 亿元,同比多增加12.6亿元。

    信贷资金向经济增长较快的地区倾斜。2004 年末,贷款规模处于前四位的合肥、芜湖、安庆、蚌埠四市的贷款余额合计2034.8 亿元,贷款增加额合计363.2 亿元,在全省所占的比重分别高达50.8%和63.3%。

    3、现金收支双增加,净回笼上升。2004 年,全省金融机构现金收入12534.4 亿元,现金支出12277.2 亿元,净回笼现金257.1 亿元。安徽省现金回笼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回笼的主要渠道一是商品销售和服务业收入现金回笼增幅较大,同比分别多回笼244.2 亿元、177.5 亿元。二是储蓄净回笼161.8 亿元;三是电子货币的逐步发展及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快、品种多、服务手段日趋完善,促使现金回笼增加。

    4、商业汇票承兑、贴现增加,再贴现回落。12 月末,银行承兑汇票余额269.6 亿元,年累计发生609.2 亿元,同比多增加99.2 亿元;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余额189.4 亿元,年累计发生601.5 亿元,同比多增加236.2 亿元,商业承兑汇票贴现余额2.7 亿元,年累计发生15.3 亿元,同比少6.4 亿元;再贴现余额0.03 亿元,比年初下降19.5 亿元。

    表2:2004 年安徽省金融机构票据业务量统计表

    单位:亿元

           银行承兑汇票承兑                       贴现
    季度                        银行承兑汇票        商业承兑汇票
         余额   累计发生额    余额   累计发生额   余额   累计发生额
    1   209.4        141.1   165.8        134.5   11.6         10.4
    2   271.2        285.7   162.7        263.3    8.6         11.6
    3   267.5        444.3   182.8        420.6    1.9         12.6
    4   269.6        609.2   189.4        601.5    2.7         15.3

    资料来源: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中央银行资金管理系统》

    5、本、外币利率水平和货币市场利率基本平稳。2004 年,商业银行全部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495%,人民币贴现、转贴现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3.705%和3.116%, 1 年期美元贷款固定利率加权平均水平为2.972%。货币市场利率全年走势平稳,基本在1.89—2.49%的低位区间小幅波动。2004 年辖内金融机构发放的全部贷款中,实行下浮利率、基准利率和上浮利率的贷款占比分别为17.9%、54.7%和27.5%。

    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对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政策反应较为敏感。上半年贷款加权平均利率7.73%,较2003 年提高0.76 个百分点。10月29 日后,贷款加权平均利率8.49%,较上半年提高0.76 个百分点。

    6、银行改革进展顺利。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安徽省分行、交通银行合肥分行积极稳妥推进各项改革,加快了不良资产处置进度,分别于2004 年6月底前完成了财务重组工作,处置不良贷款63.3亿元。到2004 年12 月末,这三家银行不良贷款率比年初分别下降9.65、5.51 和6.61 个百分点。

    安徽省农村信用社改革逐步展开。2004 年7 月以来,相继成立了以政府负责人为组长,人民银行分支机构、银行监管部门负责人为副组长的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领导小组。逐步推进产权制度和组织形式改革,方案确定有3 个市选择组建农村合作银行,66 个县(市、区)选择以县级联社为统一法人,12 县(市、区)保持联社与辖内信用社两级法人体制不变。全省农村信用社完成了清产核资工作,对83 家联社增资扩股计划审核完毕。2004 年12 月18 日,省联社挂牌成立,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二)证券业稳步发展,股票融资量较多

    2004 年,安徽省证券期货市场总体仍然保持健康、稳定和发展的态势。安徽省有国元和华安2 家证券公司,64 家营业部,从业人员1701 人。

    2004 年,上市公司家数和筹集资金不断增加,总体质量良好。先后有国通管业(资讯 行情 论坛)、六国化工(资讯 行情 论坛)、雷鸣科化(资讯 行情 论坛)、四创电子(资讯 行情 论坛)、黄山永新、华星化工(资讯 行情 论坛)、合肥三洋(资讯 行情 论坛)和恒源煤电(资讯 行情 论坛)等8 家公司发行上市,目前共有44 家上市公司,居全国12 位。江淮汽车(资讯 行情 论坛)、山鹰纸业(资讯 行情 论坛)和华茂股份(资讯 行情 论坛)分别通过发行可转债和配股的形式进行了再融资。2004 年在资本市场中共融资33.9 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首发融资19.2 亿元。第一证券、海通证券、华林证券合肥营业部相继开业后,辖区内64 家证券营业部到年末实现证券交易量累计1473.3 亿元,约占全国市场份额3.2%。全省期货市场趋于活跃,期货交易量3010 亿元,增长2%。

    (三)保险业稳步发展

    2004 年,全省累计实现保费收入122.5 亿元,同比增长18%。其中,财产险公司保费收入26.4 亿元,同比增长28.9%;人身险公司保费收入96.1 亿元,同比增长15.3%。各项赔款和给付支出累计25.1 亿元,同比增长19.8%。其中,财产险业务支出13.7 亿元,同比下降1.2%;人身险业务支出11.3 亿元,同比增长61.1%。2004年安徽省保险密度由2001 年的76.8,上升到189.8;2004 年安徽省保险深度由2001 年的1.47%,上升到2.55%。

    截至12 月末,保险公司分支机构117 家(产险61 家,寿险56家;省级11 家,地市级106 家),新增加8 家。营销服务部1350 家(产险412 家,寿险938 家),新增加126 家。专业中介法人机构16家(代理公司法人机构13 家,分支机构5 家;经纪公司法人2 家,分支机构6 家;公估公司法人机构1 家,分支机构3 家),新增加6家。兼业代理机构2605 家,新增加141 个。

    (四)贷款融资比例上升,县域经济与金融发展不均衡

    2004 年,安徽省国内非金融机构部门(包括住户、企业和政府部门)以贷款、股票、国债和企业债四种方式新增融入资金总计653.9亿元,同比增长14.7%。安徽省国内非金融机构部门贷款、股票、国债和企业债融资比重为87.8:7:5.2:0。与2003 年相比贷款融资比例上升2.2 个百分点,股票融资比例上升0.1 个百分点。

    安徽省县域金融与经济发展不均衡。自2000 年以来,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以年均4.5%的速度递增,而同期全省县域地区的金融机构却减少了1333 个机构网点,县域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年均增长2.6%。全省县域金融机构存款向投资的平均转化率只有50.0%,比非县域地区低30.9 个百分点。县域资金外流多,2003 年,安徽省上存资金占当年县域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的30.44%,增量存款上存率为49.4%。

    专栏1:安徽省县域金融与县域经济失衡的成因与对策

    县域经济与县域金融发展失衡的原因:

    (一)县域金融生态恶化是影响县域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县域金融生态是指影响县域金融业经营发展的重要外部因素,包括金融法律环境、经济环境、信用环境等因素的总称。县域金融生态环境不佳主要表现为:一是县域企业主体发育不健全。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的增加,导致银行“难贷款”。二是县域经济担保机制不健全。全省县域建立担保机构的不足30%,而在已建立的担保机构中,能够有效运作的不足40%。三是县域信用环境仍然较为恶劣,借企业改制之机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较为普遍。四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法制建设不完善,县域金融发展的法律支撑薄弱。

    (二)县域金融体系及其功能的不完善,制约了县域经济与县域金融的协调发展。县域金融机构实际上多数县只有农村信用社在信贷方面服务于县域经济。从2001 年至2003 年,县域内商业性贷款余额中农村信用社的占比,分别为38.08%、42.38%和51.45%。而国有商业银行逐渐从县域撤退。农业发展银行在粮、棉、油流通体制改革后,部分业务开展面临新的困难,在农田水利设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结构调整等方面为县域经济提供的金融服务十分有限。安徽省县域保险机构尚未开展农户最需要的农作物保险、养殖业保险业务。金融制度及其运行机制的缺陷影响了县域经济的资金供给。在金融风险防范要求下的严格贷款约束和责任人终身追究制,制约了县域金融机构业务拓展的积极性。金融机构的信贷决策机制不合理,决策层次与效率不统一,决策透明度低,不利于县域经济的发展。

    (三)县域“金融抑制”现象严重,使县域经济与县域金融陷入“低产出--低收入—低金融投入”的陷阱。一方面县域企业资金获取难,产生对域外资金和上级财政的严重依赖,而另一方面,域内资金受趋利性影响流向域外。安徽省80%以上的县域经济已陷入了这种经济效益低下与信贷支持不足的“金融抑制”状态,这使得县域内“贷款难、难贷款”现象较为普遍,进而加剧了金融抑制,制约了县域经济增长。

    促进县域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对策

    一是打造良好的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完善县域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法律政策体系、县域信用体系、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引导商业银行和民间资本配套投资于县域。二是加快推进县域金融业改革,完善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体系。

    二、经济运行情况

    2004 年,安徽省经济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多项指标创近年来最好水平。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12.7 亿元,增长12.5%;人均生产总值超过900 美元。2004 年安徽省全社会劳动生产率为13462 元/人,同比增长19.4%。其中,第一产业为5086 元/人,同比增长27.4%;第二产业为29557 元/人,同比增长10%;第三产业为16479 元/人,同比增长9.3%。

    (一)三大需求稳中趋旺,投资结构逐步优化

    1、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总体回落,金融宏观调控成效显著。2004 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14.2 亿元,同比增长29.6%,增幅比上年回落0.7 个百分点。从资金来源构成情况看,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银行贷款在全部投资来源中的比重由年初26.1%下降到年末的18%。同时,由于通胀和宏观经济紧缩的预期,企业产成品存货持续增加。1-11 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为207.6亿元,同比增长18.5%。

    2、消费增长稳步回升,居民收入明显增加。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03.1 亿元,同比增长12.9%,连续16 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为近7 年最好水平。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511.4 元,增长10.8%。农民人均纯收入2499.3 元,增长17.5%,为1997 年以来的最好水平。

    3、财政收入大幅增长。2004 年全省实现财政收入520.5 亿元,增长26.2%,其中地方收入274.4 亿元,增长24.3%,为1998 年以来最高增幅。

    4、进口适度增长,出口增幅稳步攀升。2004 年,实现进出口总额72.1 亿美元,增长21.2%,其中出口39.4 亿美元,同比增长28.5%,增幅同比提高3.6 个百分点;进口32.7 亿美元,同比增长13.5%。全年全省实际利用外资达13.6 亿美元,同比增长24.4%。外商直接投资5.5 亿美元,增长40%。利用外资居全国第15 位,比上年提高了3 位。

    (二)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供给能力增强

    1、工业高位增长,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增强。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82.23 亿元,同比增长25.1%,创近8 年最好水平。2004年全省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45.4%,比上年大幅提高17.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75.3 亿元,比上年增长25.5%。37 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8 个行业利润比上年同期增加。值得关注的是,专用设备制造、纺织等六个行业的利润比上年减少,社会利润向上游的能源、瓶颈行业以及大型企业集团集中的现象明显。

    2、农村经济出现重要转机。2004 年,安徽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及一系列支持农业的政策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全省粮食播种面积较上年扩大27.9 万公顷,扭转了连续5 年下滑的趋势。全年粮食总产量2743 万吨,比上年增产500 万吨以上,为历史上第4 个高产年;油料和棉花产量为299.6 万吨和39.2 万吨,分别增长29.4%和32.9%,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3、就业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活跃。2004 年全省从业人员为3613 万人,比上年增加68 万人,是1998 年来增加最多的一年。从业人员产业结构变化明显:第一产业人员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上升。与此同时,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和发达地区转移现象异常活跃。据抽样调查推算,全省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达1018 万人,占到全省户籍人口总数的15.8%。

    (三)物价涨幅呈回落趋势,通胀压力减小

    2004 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比上年上涨4.5%,涨幅比上年提高2.8 个百分点。食品价格上涨是推动本轮CPI 上涨的直接因素。1-12 月平均,食品价格上涨10.8%,其中粮食价格上涨39.6%,油类价格上涨20.6%,肉禽价格上涨20.1%,水产品价格上涨19.5%;居住价格上涨5.6%;烟酒日用品、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价格小幅上涨;而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等商品和服务价格则略有下降。

    由于粮食增产丰收,粮价正在出现稳中回落的态势,食品类价格上涨推动物价上涨的压力正在逐步减弱。随着投资增长降温,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原材料购进价格涨幅也呈现出见顶回落的迹象,物价上涨的压力逐步减弱。

    (四)主要行业分析

    1、房地产市场和房地产金融。2004 年,安徽省房地产市场处于稳步发展阶段。一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快速增长。共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50 亿元,同比增长45%。完成开发土地面积769 万平方米,与上年基本持平。商品房施工面积4362 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9%。二是商品房销售势态良好。销售各类商品房屋建筑面积142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1%,实现销售额255 亿元,同比增长55%,其中住宅销售额185 亿元,同比增长52%。各类商品房屋空置面积265 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其中住宅空置面积129 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0%。三是房价继续上涨。商品房屋平均销售价格1782 元/平方米,同比增长17.8%。

    2004 年合肥市房地产业发展较快。共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38亿元,同比增长54.2%。完成开发土地面积200 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4%。商品房施工面积1400 万平方米,增长50%。销售各类商品房屋建筑面积369 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9.2%。销售金额增幅达57%。实现销售额94 亿元,同比增长57.2%。其中住宅销售额70 亿元,同比增长51.5%,空置各类商品房屋面积67 万平方米,同比增长9.8%,其中住宅空置面积32 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5%。商品房屋平均销售价格2791 元/平方米,同比增长27%。

    2004 年,安徽省房地产信贷运行平稳,信贷资金配置结构基本合理。一是房地产贷款持续增长。年末,安徽省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余额为428.2 亿元,比年初增加140.1 亿元,同比增长48.6%,房地产贷款增速比各项贷款增速高34 个百分点,房地产贷款占各项贷款的比重也由2003 年的8.2%上升为10.7%。二是个人住房消费信贷仍占主导地位。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230.2 亿元,比年初增加98.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5.3%,占房地产贷款总额的比重为53.8%,较年初上升8.2 个百分点。三是房地产信贷资产质量较高。2004 年末,各项房地产贷款不良率为2.1%,其中自营性个人住房贷款、商用房贷款不良率仅为0.4%。

    房地产市场及房地产信贷运行中仍需关注以下问题:一是商品房空置面积较高。截止2004 年末,商品房空置面积占同期房屋竣工面积的15.7%。二是银行贷款仍是房地产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贷款约占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资金来源的50%。三是商品房价格增速超过居民收入增速。2004 年安徽省商品房销售均价已达1782 元/平方米,增幅达17.8%,比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高7 个百分点。

    2、安徽省煤炭行业发展前景看好。安徽省发展煤炭行业具有明显优势:一是资源优势。安徽省拥有华东地区最为丰富的煤炭资源,含煤面积约为1.8 万平方公里,主要集中在淮南、淮北两大煤田,已探明储量246.5 亿吨,居全国第7 位,占华东地区煤炭总储量的一半以上。安徽省煤炭种类齐全,主要为优质动力煤和冶金炼焦用煤;具有低硫、低磷、高发热量特征。二是区位优势。两淮紧邻苏、浙、沪等经济发达、而又严重缺煤缺电的华东地区,具有高速增长的能源需求市场。三是技术和管理优势。两淮矿区开采已近50 年,已经掌握了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建设和管理高产高效大型、特大型矿井的经验,拥有一批高素质的管理、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矿区发展的配套设施已经形成。

    2004 年,作为产煤大省的安徽,煤炭生产和销售形势良好。一是煤炭生产持续增长。2003 年为6726 万吨,增长9.1%;2004 年达7868 万吨,再度增长6.1%。二是煤炭需求持续升温,价格连续四年上涨。2001 年安徽省煤炭工业同比价格指数为105.3,2002 年达119.9;2003 年煤炭行业价格指数为102.8;2004 年煤炭行业价格指数为115.7。

    2004 年,金融部门给予煤炭行业大力政策支持。金融机构全年向安徽省的两淮煤矿发放贷款增长14.5%。安徽省淮南、淮北地区的金融机构历年对煤电行业的贷款比重占39%左右,对煤电企业新增贷款比重占50%以上。在“2004 年安徽省银企合作项目衔接会”上,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与淮南矿业集团签约的淮南煤电一体化,田集电厂项目贷款金额80 亿元。在多方面的支持下,两淮煤炭行业有望打造成亿吨级煤炭基地。

    三、预测与展望

    (一)经济金融运行环境总体上比较有利

    一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为2005 年安徽金融稳健运行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二是国有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工作正在进行,经营活力将增强。三是安徽省经济继续在新一轮增长周期上升阶段中运行。农业生产、市场消费、财政收入等经济指标增速均创近年来新高。

    (二)2005 年经济金融发展预测

    安徽省经济继续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预计CPI 上涨4%,投资增长20%,消费增长12%,出口需求增长18%,城乡居民收入增长5%左右。根据有关模型预测和经验判断,预计金融机构2005 年各项存款增加1000 亿元左右,增长19%,各项贷款增加额超过620 亿元,增长15.5%。

    (三)2005 年货币信贷政策展望

    一是继续执行国家稳健的货币政策,巩固金融宏观调控的成果,牢固树立科学的金融发展观,保持贷款均衡适度增长,促进安徽省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二是促进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稳健财政、税收政策等其他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督促金融机构继续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重点支持“861”重点建设项目,支持“三农”和中小企业发展。

    三是积极探索银政、银企合作的新机制,提高银政企合作水平与效率。

    四是加强安徽信用环境的建设,营造优良的金融生态环境。

    附录:

    (一)安徽省经济金融大事记

    1、年初,安徽省取消农业税附加,免征农业税2.2 个百分点。马鞍山、芜湖市的马塘区与鸠江区、池州的九华山风景区以及合肥市的常青镇和大杨镇也相继试行免征农业税。农业税作为一项延续了2000 多年的“传统税种”,逐步淡出历史舞台。

    2、年初,安徽省实施省直管县财政体制。这项重大的财政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将收入考核、转移支付、财政结算、资金调度、项目申报、债务偿还、工作部署等由省财政直接到县。

    3、年初,为进一步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优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安徽省出台了《关于加强安徽省信用建设的决定》,积极推进信用建设,全力打造“信用安徽”。

    4、4 月,安徽省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措施,对3368 个项目进行了清理,总投资4205.7 亿元,其中重点清理项目1425 个,总投资3964.1 亿元。停止建设的18 个,总投资20.9 亿元;暂停建设、限期整改28 个,总投资40.8 亿元;取消立项的46 个,总投资87.9 亿元。

    5、4 月10 日,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向全省金融机构下发《改善对民营企业金融服务的实施办法》(合银发〔2004〕66 号),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6、5 月25 日,安徽省全面实施“861”行动计划。“861”行动计划,是指安徽省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要力争建设八大重点产业基地,构筑六大基础工程,实现2007 年全省人均生产总值达1000 美元以上的目标。所谓八大产业基地,即加工制造业基地、原材料产业基地、化工产业基地、能源产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优质安全农产品(资讯 行情 论坛)加工及供应基地、全国著名的旅游目的地、重要的文化产业大省;六大基础工程,是指即防洪保安工程、通达工程、信息工程、生态工程、信用工程、人才工程。

    7、6 月,根据总行《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调整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货币信贷职能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负责安徽省的经济金融监测分析、再贷款、再贴现、存款准备金、利率、信贷政策、金融市场监测及有关货币信贷业务的管理工作。

    8、6 月,制订了《安徽省货币信贷政策执行情况分析报告制度》。12 月,制订了《银行金融运行情况监测分析报告制度》,对安徽省经济金融运行情况进行监测分析。按季组织召开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安徽银监局、证监局、保监局及驻合肥的各银行机构和省直有关经济综合部门的负责同志参加的安徽省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

    9、举办大型的“银政企”合作活动。7 月20 日,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与政府部门联合举办2004 年安徽省银企合作项目衔接会。会上共签署合作项目314 个,总投资5764 亿元。其中银行与企业签约金额877 亿元,意向金额1597亿元,共计2475 亿元。9 月24 日开始,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与省中小企业局组织开展促进中小企业与银行合作活动,历时3 个月。

    10、8 月10 日,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安徽银监局、安徽证监局和安徽保监局共同签署了《安徽金融监管协作备忘录》,按季对辖内金融监管情况进行磋商,建立金融监管联席会议制度。

    11、11 月份,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与安徽银监局联合下发《关于做好安徽省农村信用社增资扩股计划和专项票据发行申请审核工作的意见》和《安徽省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资金支持方案实施与考核细则》,安徽省农村信用社改革正式启动。2004 年12 月18 日,省联社挂牌成立,人员到位,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二)安徽省主要经济金融指标

    表1. 安徽省主要经济指标

                                             2004.01   2004.02   2004.03   2004.04   2004.05   2004.06   2004.07   2004.08   2004.09   2004.10   2004.11   2004.12
                                                                              绝对值(自年初累计)
    地区生产总值(季度累计)(亿元)            ——      ——     929.8      ——      ——    2260.7      ——      ——    3454.9      ——      ——    4812.7
    第一产业                                    ——      ——     140.9      ——      ——     411.7      ——      ——     651.8      ——      ——     932.4
    第二产业                                    ——      ——     428.5      ——      ——    1085.8      ——      ——    1634.8      ——      ——    2169.8
    第三产业                                    ——      ——     360.4      ——      ——     763.2      ——      ——    1168.3      ——      ——    1710.5
    工业增加值(亿元)                          70.1     147.4     234.5     328.6     417.1     503.0     587.6     678.8     772.9     867.3     972.9    1082.2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     115.6     212.6     324.9     439.3     587.9     706.6     827.1     973.7    1123.6    1277.3    1603.3
    房地产开发投资                              ——      33.3      57.1      79.9     104.8     132.8     162.3     185.8     211.7     236.2     265.4     350.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133.5     261.0     375.9     489.1     602.8     716.5     830.0     943.7    1075.3    1213.7    1351.7    1503.1
    外贸进出口总额(万美元)                   46858     96585    154338    218948    272578    342765    407788    473331    534979    593752    659953    721121
    进口                                       22449     52017     81082    112108    134759    167785    196354    226535    251026    276830    304171    327467
    出口                                       24409     44568     73256    106840    137819    174980    211434    246796    283953    316922    355782    393654
    进出口差额(出口—进口)                     1960     -7449     -7826     -5268      3060      7195     15080     20261     32927     40092     51611     66187
    外商实际直接投资(万美元)                  6000      7000     10000     12900     16000     25100     30200     33100     37700     40100     45500     54669
    地方财政收支差额(收入—支出)(亿元)      -6.6     -11.4     -36.2     -41.7     -58.9     -74.8     -86.0    -108.9    -143.0    -162.2    -199.5    -313.8
    财政收入                                    23.0      43.0      63.7      88.1     109.1     146.3     171.5     190.5     210.5     233.1     251.7     274.4
    财政支出                                    29.6      54.3      99.9     129.7     168.0     221.1     257.5     299.4     353.5     395.2     451.1     588.2
    城镇登记失业率(%)(季度)                 ——      ——       4.0      ——      ——       4.0      ——      ——       3.9      ——      ——       4.2
                                                                               同比累计增长率(%)
    地区生产总值(季度累计)                    ——      ——      12.5      ——      ——      13.5      ——      ——      13.1      ——      ——      12.5
    第一产业                                    ——      ——       0.6      ——      ——       8.2      ——      ——       8.1      ——      ——       8.5
    第二产业                                    ——      ——      17.8      ——      ——      15.9      ——      ——      14.4      ——      ——      13.8
    第三产业                                    ——      ——      11.5      ——      ——      12.8      ——      ——      13.9      ——      ——      13.0
    工业增加值                                  14.4      26.3      27.5      27.1      26.7      26.5      26.1      26.0      26.0      25.8      25.6      25.1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      72.0      67.8      65.7      43.3      32.5      31.6      30.9      32.5      35.0      34.3      36.0
    房地产开发投资                              ——      93.4      69.5      68.3      65.4      48.4      52.3      46.0      47.1      44.5      40.1      45.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1.8      11.8      11.7      11.8      12.6      12.6      12.6      12.5      12.7      12.8      12.8      12.9
    外贸进出口总额                              -1.2      19.3      20.7      19.0      18.1      21.7      19.9      21.6      21.1      21.5      22.6      21.2
    进口                                       -10.0      24.8      22.7      19.2      16.3      20.1      15.2      16.3      13.8      14.6      14.6      13.5
    出口                                         8.5      13.5      18.6      18.8      20.0      23.4      24.6      26.9      28.5      28.6      30.4      28.5
    外商实际直接投资                           181.0      61.6      58.8      35.6      13.7      35.4      36.8      29.3      35.5      28.6      33.6      40.0
    地方财政收入                                37.1      37.8      42.4      39.1      36.8      30.5      30.5      29.3      27.6      26.5      26.6      24.3
    地方财政支出                                -2.6       5.4      22.5      15.4      14.5      20.4      15.3      13.3      16.6      17.4      17.6      15.9

    数据来源:《安徽统计年鉴》、《安徽统计月报》

    表2. 安徽省各类价格指数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   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    合肥市房屋销     合肥市房屋租     合肥市土地交
                                                                                                      售价格指数       赁价格指数       易价格指数
             当月同比   累计同比   当月同比   累计同比   当月同比   累计同比   当月同比   累计同比   当季(年)同比   当季(年)同比   当季(年)同比
    2000         ——        0.7       ——       -1.8       ——        2.6       ——       -1.1              0.0             -0.9              0.3
    2001         ——        0.5       ——       -2.1       ——        0.2       ——       -1.4              0.5             -1.4              0.4
    2002         ——       -1.0       ——       -0.1       ——       -1.8       ——       -0.2              4.0              2.0              3.7
    2003         ——        1.7       ——        0.2       ——        6.7       ——        3.5              4.1              2.3              7.1
    2004         ——        4.5       ——       12.0       ——       15.0       ——        8.2              5.6              0.7              5.4
    2004-1        5.4        5.4        5.8        5.8        9.6        9.6        6.4        6.4             ——             ——             ——
         2        3.3        4.4        8.0        6.9       11.7       10.6        7.0        6.7             ——             ——             ——
         3        4.5        4.4        8.6        7.5       13.6       11.6        8.3        7.2              8.5              0.2              8.4
         4        5.6        4.7       11.6        8.5       14.6       12.4        9.3        7.8             ——             ——             ——
         5        5.9        5.0       11.6        9.1       14.5       12.8        8.6        7.9             ——             ——             ——
         6        6.7        5.2       11.9        9.6       16.2       13.4        8.1        8.0              7.2              0.4              6.1
         7        6.3        5.4       13.2       10.1       16.2       13.8        7.9        8.0             ——             ——             ——
         8        5.4        5.4       15.2       10.7       17.0       14.2        8.3        8.0             ——             ——             ——
         9        4.8        5.3       16.4       11.3       17.5       14.5        9.4        8.2              1.5              0.9              4.3
         10       3.4        5.1       16.3       11.8       18.3       14.9        8.9        8.2             ——             ——             ——
         11       1.5        4.8       14.6       12.1       17.4       15.1        8.4        8.3             ——             ——             ——
         12       1.5        4.5       10.9       12.0       13.5       15.0        7.1        8.2              5.2              1.2              2.8

    数据来源:《安徽统计月报》

    表3.安徽省主要存贷款指标

                                             2004.01   2004.02   2004.03   2004.04   2004.05   2004.06   2004.07   2004.08   2004.09   2004.1   2004.11   2004.12
人  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亿元)              4478.4    4622.6    4727.6    4748.6    4773.4    4863.3    4884.5    4942.4    4980.2   5019.3    5088.3    5125.6
民  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比上月增加(亿元)     199.0     148.0     105.0      21.0      24.8      89.9      21.2      57.9      37.8     39.0      69.0      37.3
币  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同比增长(%)               24.0      22.9      21.8      22.2      20.1      19.2      19.0      19.6      18.2     18.9      20.0      19.9
    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亿元)              3599.9    3668.5    3743.3    3767.5    3780.1    3800.4    3813.1    3847.4    3919.3   3941.1    3976.9    4006.2
    其中:短期                                2191.8    2220.5    2230.2    2238.0    2243.4    2234.5    2237.5    2249.4    2264.5   2274.7    2280.2    2259.1
    中长期                                    1166.9    1190.6    1231.7    1258.6    1271.0    1297.5    1309.7    1328.5    1369.1   1391.6    1414.9    1459.6
    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比上月增加(亿元)     104.5      69.2      74.6      24.4      12.6      20.3      12.7      34.3      71.9     21.7      35.8      29.3
    其中:短期                                  50.8      -0.6       9.8       7.7       5.5      -9.0       2.9      11.9      15.1     10.2       5.5     -21.1
    中长期                                      41.7      31.5      41.0      26.9      12.3      26.5      12.2      18.8      40.5     22.5      23.3      44.7
    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同比增长(%)               16.3      17.6      16.9      17.4      15.8      12.6      12.8      12.3      12.9     13.0      13.0      16.7
    其中:短期                                   8.6      10.1       8.9       9.5       8.4       5.1       5.6       5.3       4.4      4.6       4.4       5.1
    中长期                                      29.5      27.6      26.6      27.8      26.7      25.9      26.0      27.0      27.3     27.9      28.7      30.8
本  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亿元)              4394.0    4537.6    4642.0    4660.9    4686.0    4776.0    4795.4    4857.3    4894.8   4936.4    5005.9    5045.3
外  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                    2692.2    2769.7    2818.9    2810.0    2827.9    2866.0    2885.1    2882.6    2892.3   2899.7    2939.7    2972.4
币  企业存款                                  1230.5    1273.5    1331.8    1341.5    1356.8    1391.6    1364.1    1404.9    1433.9   1434.8    1470.6    1489.5
    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比上月增加(亿元)     199.4     147.5     104.4      18.9      25.0      90.0      19.4      61.9      37.5     41.7      69.5      39.4
    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                     216.4      81.4      49.2      -8.8      17.8      38.1      19.1      -2.5       9.7      7.3      40.0      32.7
    企业存款                                   -14.3      43.0      58.2       9.7      15.3      34.9     -27.6      40.8      29.0      0.9      35.8      19.0
    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同比增长(%)               24.6      23.4      22.3      22.6      20.6      19.7      19.4      20.2      18.6     19.3      20.7      20.4
    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                      25.0      22.6      21.9      21.3      20.3      20.3      19.8      19.1      18.4     18.6      19.5      20.1
    企业存款                                    25.9      27.1      25.2      27.0      23.0      21.6      19.4      23.0      18.6     19.4      21.4      20.7
    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亿元)              3473.6    3531.2    3606.6    3629.1    3644.5    3675.1    3692.2    3732.9    3808.6   3830.3    3866.6    3900.6
    其中:个人消费贷款                         208.3     212.8     222.3     231.3     236.9     244.4     250.7     257.6     267.0    272.7     281.9     289.3
    房地产贷款                                 302.0     309.7     328.6     340.1     349.0     358.0     367.0     378.8     393.7    402.1     418.3     428.2
    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比上月增加(亿元)     103.0      58.2      75.4      22.5      15.4      30.6      17.1      40.7      75.7     21.7      36.3      34.0
    其中:个人消费贷款                           7.1       3.8       9.5       9.0       5.5       7.5       6.3       6.8       9.5      5.7       9.2       7.4
    房地产贷款                                  13.9       7.7      18.9      11.5       8.9       9.0       9.0      11.8      14.9      8.4      16.2       9.9
    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同比增长(%)               15.1      16.2      15.8      16.5      15.2      12.5      12.9      12.7      13.5     13.7      13.9      17.6
    其中:个人消费贷款                          47.6      50.5      50.6      50.0      48.2      46.2      42.5      42.0      41.2     41.1      40.7      39.3
    房地产贷款                                  49.6      51.3      52.7      54.4      52.1      49.6      49.7      49.4      50.6     50.1      50.9      48.6

    数据来源:《安徽省金融统计月报》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安徽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戛纳电影节
《星战前战3》
2005中国珠峰科考
青海禽流感疫情
中超联赛第10轮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大城市停车的烦恼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性感天后林志玲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