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 震/文
当前,随着世界资本在中国市场竞争中的不断加剧,众多的跨国公司不断将研发中心(R&D)搬到中国,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全球化已成为发展趋势。然而在世界研发中心向中国迁移的热潮中,一些跨国公司正通过技术控制不断加强对中国市场的影响力,所谓“用中国人的智慧占领中国市场”,利用中国的资源研发出更多适合中国市场的产品、抢占更多的
市场份额,正成为许多跨国公司心照不宣的“中国战略”重要组成部分,这应该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首先,技术控制尤其是核心技术的控制仍是跨国公司的秘密武器,中国并未成为跨国公司研发重地。截至2004年6月,国内以各种形式设立的外资研发中心已超过600家,累计投入研发金额超过40亿美元。据商务部资料显示,未来3年,61%的跨国公司有意继续扩大在华研发方面的投资。若据此认为中国已成跨国公司研发重地,则具有很大的片面性。据了解,跨国公司技术控制手段严密、花样繁多:
——通过产业内分工体系实现技术控制。
不在中国设立研发机构,甚至根本不开展研发活动,而是把研发放在国内,从产业内分工实现对华技术控制。
——通过设计“研发链”上的位置实现技术控制。
跨国公司通过“研发链”详细具体的“研发分工”,将基础性和原创性的研究大都放在其母国进行,而对一些辅助性的应用研究、产品开发和地方化等则放在中国研发,以实现对核心技术的垄断和控制。研究表明,跨国公司在华研发费用中试验发展活动费用高达88%,而基础研究费用只占总支出的1%,应用研究占10%。
——通过专利和技术标准及技术的逆向扩散实现技术控制。
近年来,来自国外的专利授权数量占全国的近五分之一,在华的国外专利注册主要是在外资企业和跨国公司进行。中国人拥有的发明专利仅为总量的5%,而外国人拥有的发明专利达到了77%。同时跨国公司还通过技术交易实现技术控制。如在全国最大的技术商品集散地北京市,外资研发机构已夺得技术交易市场合同成交总额的三分之一。
——合作成果的知识产权归属控制。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的另一种重要形式是与我国的高校及科研机构进行合作开发,但跨国公司对合作的最终成果一般都提出了知识产权要求。
其次,外资在华研发技术层次低。大多只从事一些本地化的开发工作,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的研究还不多;有的研发中心甚至主要承担技术支持的职能,所谓的技术研发也仅限于内部技术转移,使得国内国外在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方面的差距继续拉大。外资研发活动侧重于产品适应型和应用技术,研发投资重点主要集中在技术、资金密集型行业,如电子、机械、汽车、IT、电信、化学和医药等行业。其中,电子信息业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的比例最高,达41.3%,其它依次为交通工具23.1%、一般消费品10.3%和化工3.8%。以独资或控股形式防止先进技术溢出。据商务部调查显示,有46%的跨国公司倾向于建立独资研发中心,其首要原因就在于技术控制。而在合资企业中,外方更注重追求研发机构或合资公司的控股权,取消中方原有的研发机构,或把中方的相关机构置于附属地位,封堵在华技术扩散渠道。一些跨国公司还采取跨国并购方法直接获取中国原有R&D的控制权,加以改造,以尽可能快地建立其全球R&D网络。
第三,外资研发吸附力加深了国内产业的技术依赖。跨国公司通过设立研发中心,将产业链竭力向下游延伸,尽管这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中国市场上的资源配置,提高了产业的本土化程度,但其强劲的吸附力也强化了跨国公司对中国产业的整体控制;而且一些行业(特别是汽车行业)的中国企业在与跨国公司合作过程中并没有通过引进、消化、创新把这些技术转化为自己的技术创新能力,加深了中国相关产业各环节对跨国公司的技术依赖。
第四,人才争夺日趋激烈。如果说外企在华设立生产中心还在分“市场销售蛋糕”,那么其研发中心的到来,更大的威胁在于国内的“创新人才蛋糕”被瓜分。在华外资研发机构中除少量高级研究人员来自国外,大多将视野投向中国各科研院所和高校,高级技术人才由以往“出国”流向发达国家的“明流”,转为在家门口为老外“打工”的“暗流”。如朗讯公司旗下的贝尔实验室,是目前在中国设立的最大的跨国公司研究机构,在京、沪两地雇有500多名科研人员,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人达到了96%。外资研发机构用优越的条件从国企、科研单位挖掘大量中方高级科技人才,导致国有企业和科研院所高级科技人才向在华外资企业逆向流动的技术扩散现象愈演愈烈。
第五,外资药企研发中心在中国违规操作。一些外资药企研发中心未经批准就在国内招募贫困人群进行非法临床试药,既窃取了我国独特的人种基因资源,又给贫困人群的健康乃至生命带来伤害,依靠中国低廉的临床试验成本赚取最大化利润。
可以预见,当技术竞争已经在企业的整体价值链层面展开时,中外企业的“功夫”较量将会越来越激烈并形成一招制敌或者“不战而屈人之兵”。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海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