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视点) 寻求中国式汇率与贸易问题解决方案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26日 05:54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上周三,美国财政部长斯诺在向国会提交的半年度报告中,虽然没有指责中国操纵汇率,但要求中国政府在6个月内调整人民币汇率。话音刚落,布什政府又宣布将对一系列中国出口美国的服装实施新的限制。与此同时,法国总统希拉克上周四也进一步向中国和欧盟施压,称他希望看到中国和欧盟就保护纺织品行业尽快达成协议。一时间,对人民币汇率和贸易等中国经济问题的政治化倾向,引起全球的高度关注。由此,如何从经济理论的角度来剖析将经济问题政治化的理由,显得尤为重要。而麦金农教授的见解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人民币升值与美国贸易逆差

  美国等国要求中国在人民币汇率趋向于自由浮动之前应允许人民币大幅升值,试图通过人民币汇率升值来减少中国的贸易顺差并借此减少美国的贸易逆差。这种观点在当今欧美财经媒体中相当流行。

  对此,麦金农教授认为这是不正确的。因为汇率变化对一国贸易平衡有可预见的影响这一通常假设是不正确的。以日本为例,在1971-1995年期间,日元大幅升值,但日本的贸易顺差反而增加了。因此,人民币汇率变化同样不能解决美国的贸易逆差和中国的贸易顺差问题。相反,一旦人民币汇率升值的话,将会使中国面临经济增长放缓,以及带来紧缩性货币政策和通缩压力。因而,麦金农教授坚持中国要维持人民币汇率问题的学术主张。

  在分析美国出现大规模贸易逆差的原因时,麦金农教授指出,根本不是什么失调的汇率变化,而是美国的低储蓄率,导致了美国贸易不平衡。在此,低储蓄率(美国联邦政府的巨额财政赤字和美国家庭的储蓄不足)与美国可以向其他国家无节制地以美元举债,导致了目前世界金融体系存在着严重的失衡现象。美国在国际市场上的过度借贷又通过其他国家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而转化为物质财富。因而,导致美国贸易逆差和其他国家贸易顺差的根源在于美国自身。

  现在,美国不是从自身去寻找贸易逆差的原因,却将矛头指向中国将人民币盯住美元的汇率机制上,认为中国现行的汇率严重扭曲,使得目前中国出口美国的商品定价过低,导致了美国对中国贸易逆差的进一步扩大。按照上述分析显示,这一理由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但是,美国政府迫于国会压力,国会又受到一些制造商的蛊惑,使得近期美国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大做文章,将经济问题进一步政治化,试图逼迫人民币升值,以达到一个纯粹的政治目标。对此,中国政府强调汇率改革是中国的主权,人民币汇率改革不会屈从外界的压力。

  事实上,麦金农教授一直力争要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并提出了一个百分之二的解决方案:在保持中心汇率8.28人民币兑1美元本身不变的重要前提下,将略微扩大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变动区间,即在中心汇率上下各增大百分之一的波幅区间。至于这一建议是否适当或被采纳另当别论,但重要的一点是他指出了人民币汇率升值与美国贸易逆差之间并不相关的鲜明主张。因而,中国可以不屈从于外在压力而仓促进行汇率改革,目前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是相当重要的。

  中国调整国际竞争力的选择方式

  麦金农教授在强调维持人民币名义汇率稳定的同时,又主张中国可以通过加快货币工资增长的方式,来平衡中国与其他贸易伙伴之间的国际竞争力差距,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相对工资调整将成为平衡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工具。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名义汇率变动从根本上无法解决一国出现贸易顺差或另一国出现贸易逆差的问题,由两国之间生产率增长高低的差别引起彼此之间国际竞争力的差距,这是导致这一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维持固定名义汇率机制下,只要美国的价格水平保持稳定,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加快货币工资增长而自然地完成中美之间的国际竞争力调整。

  为此,麦金农教授比较了中美两国之间的情况。据非官方估计,自1994年以来,美国的劳动生产率年增长率为2.7%,而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年增长率约为12.3%。相对而言,从1994年到2003年,中国制造业部门的货币工资年增长率为13%,而美国制造业部门的货币工资增长率仅为3%。中美两国制造业部门之间的货币工资增长率相差10个百分点,大体上反映了两国劳动生产率增长之间的差距。这表明,货币工资增长与劳动生产率增长基本上是保持一致的。因此,当中国承诺长期内维持固定的人民币兑美元中心汇率,且中国的通涨率与美国保持一致时,迫于固定名义汇率制下维持国际竞争力的压力,中国那些增长很快的贸易部门(主要是制造业部门)的雇主就会给雇员加薪,由此可以发挥两国之间相对工资调整对平衡两国之间国际竞争力差距的作用。

  这一建议有很好的参考价值,但在短期内是否适合于中国仍然是存有疑问的。对于中国的出口部门而言,要想增加这些部门工人的工资是非常艰难的。由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区域性劳动力市场失衡,大量劳动力涌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导致出口部门的劳动力相对过剩和工人工资较快增长很难实现。另外,资本的高投入是提高中国出口产品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而工资在出口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偏低,这些因素往往为人们所忽视。因此,短期内很难通过加快出口部门的货币工资增长来调整中国与其他主要贸易伙伴(包括美国)之间的国际竞争力差别。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有可能通过其他方式来平衡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国际竞争力差距,而不是货币工资增长方式。事实也证实了这一点。例如,针对美国和欧盟对中国纺织品进入欧美市场采取限制措施,为了缓解欧美在对中国贸易问题上的压力,日前中国对纺织品出口关税进行了主动调整,其实就是提高了中国纺织品的出口成本。尽管这一先例一旦开启,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将会对倚重于出口导向的中国经济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通过这一方式来平衡中国与欧美等国之间的国际竞争力差距,要比让人民币升值更加可取。

  麦金农的文章提醒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妥善处理好中国的人民币汇率和贸易问题,因为这些问题是相当复杂的。

  作者:乐嘉春

  (来源:上海证券报)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戛纳电影节
《星战前战3》
2005中国珠峰科考
青海禽流感疫情
中超联赛第10轮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大城市停车的烦恼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性感天后林志玲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