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据《经济参考报》报道:目前,中国的四大国有银行以及12家股份商业银行都全力以赴地介入到信用卡业务,信用卡业务呈现“井喷式”的高速增长态势。而如何平衡信用卡发行竞争和风险管理这天平的两端是众多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难题。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04年年底,我国信用卡发行量突破1000万张,人民币透支余额接近300亿元,年度增长率分别超过100%和500%。
一位银行业人士对记者说:“中国的信用卡市场火拼的出发点就是信用卡是一项高利润业务。在发达国家,信用卡业务是许多国际大银行的主要业务和主要利润来源。花旗银行的信用卡业务收益就占其利润总额的1/3,美国运通公司的运通卡业务利润更占了其公司全部利润的七成。”
另外,中国商业银行迫不及待地大量发卡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入世的时候曾经承诺,五年以后向外资银行开放人民币业务。也就是说在不远的将来,在我国的信用卡战场上,中国的商业银行将要与外资银行进行肉搏。
因此,中国的商业银行纷纷加紧在信用卡市场上“圈地”。不过,外资银行并没有袖手旁观,花旗银行和浦发银行的合作以及汇丰银行与上海银行都开始合作开发信用卡业务。
不过,最令人关心的是,作为一项以“高风险、高收益”为特点的创新金融业务,信用卡业务在目前我国个人征信体系缺失、监管法规政策尚不完善的现实环境下,是否存在系统性风险?
与传统的银行卡只有支付功能相比,而信用卡具有非计划性个人消费信贷,风险控制与市场推广都是不可或缺的。
不过,由于各家银行大肆争抢客户,也给一些不怀好意的人留下可乘之机。信用卡风险有可能成为商业银行未来的一大风险隐患。
2000年,刚摆脱亚洲金融危机阴影的韩国政府为了拉动内需,通过税收优惠等各种政策鼓励消费者使用信用卡。当年韩国的信用卡发行量达5788万张,相当于以往3年的总和。在信用卡热销的背后,是信用卡公司巨额的手续费收入。他们千方百计扩大信用卡发放数量和范围,顾不上对用户的偿还能力进行分析,连许多未成年人都成了“卡民”,因此,埋下了信用不良的祸根。这种局面维持到2003年年底,韩国消费者债务拖欠比率达到了创历史纪录的11.2%,拖欠债务超过90天的信用卡持卡人已经占到韩国劳动人口的16%。
在韩国爆发信用卡危机之后,新加坡、菲律宾、泰国等国家和我国台湾省纷纷出台加强信用卡业监管的政策措施。受此影响,我国信用卡业目前的高速发展也引起了一些质疑。
(观宇/编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