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部委专题--商务部 > 正文
 

纺织品配额争端的警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25日 11:07 商务部网站

  上周,美国政府决定对来自中国的部分纺织品采取特别限制措施,重新实行配额限制,引发了美中之间新的一轮贸易争端。而就在一个月前,欧盟也公布了“对出口欧盟的中国纺织品采取保障措施的行动指南”,为欧中良好的经贸合作关系带来了不和谐之音。

  很明显,美欧这一单方面对中国纺织品设限的做法,不仅有违世贸组织的规则,也是全球贸易自由化形势下的一种倒退,是贸易保护主义的充分体现,必将对中美和中欧经贸关
系的健康发展产生消极的后果。

  应该看到,中国纺织品遭到发达国家的配额限制,是当今全球贸易自由化和中国实力上升的必然结果。

  所谓的纺织品配额制,是欧洲和北美国家为保护本国纺织业的生产力,而于1974年实行的一种限制国际贸易规模的规则。长期以来,纺织品配额制不仅严重压制了一些具有生产能力国家的产能和出口能力,也严重扭曲了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的发展。

  1993年12月,世贸组织前身关贸总协定达成《纺织品与服装协议》(简称《ATC协议》)。协议决定,自1995年1月1日起至2004年12月31日止,各成员国应采取积极主动、有计划的步骤,逐步取消纺织品配额限制,以提前应对配额结束时带来的贸易压力。从2005年1月1日起,完全施行自由纺织品服装贸易。

  但是,一些发达国家并没有按照《ATC协议》在10年过渡期内分阶段取消配额,而是将70%-90%的最重要配额,一直保留到最后一刻——去年年底才取消。由于过去美欧给予的配额太少,中国的出口与实际产能极不相符,取消配额后,中国比较优势在短期内得到释放,结果导致中国出口到美欧的纺织品短时间内“激增”。这种“激增”现象,是由扭曲贸易的配额管理制向自由贸易回归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因此这种增长将是短期的。

  在WTO漫长的57年发展历史中,绝大部分产业都是发达国家占据优势。随着中国坚持改革开放的政策,二十多年来,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已经增加了1100%,年平均增速达到9.4%,也带动了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国与美国一起,被联合国贸发会议誉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但必须看到的是,尽管中国经济发展强劲,但依然缺乏具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中国经过这么多年千辛万苦的努力才形成的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也多是低附加值产业,比如彩电、眼镜、打火机、制鞋、纺织等业。与美欧的软件开发、航天科技、军工技术金融产品等相较,实难堪比。而就这么一点比较优势,在全球纺织品一体化刚刚4个月时,也遭到欧美国家的配额限制。

  中国商务部长薄熙来指出,中国与欧美之间的纺织品贸易问题,仍然是发达国家奉行双重标准的结果:当自己具有绝对优势时,就主张自由贸易,让大家都打开大门;当遇到挑战时,就立即设限,关上自己的大门。这种做法是严重背离世贸精神的。自由贸易规则就是应当充分体现平等互利、公平公正、开放共赢的原则,一旦达成协议,必须信守承诺。对于目前出现的纺织品争端,中国将寻求对话,以建设性的方式加以解决,但不会采取主动配额的方式限制服装出口。

  纺织品配额问题给人带来的思考是深刻的。

  纺织品配额争端,反映的是中国加入WTO后面对的严峻的世界贸易形势。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大国,出口欧美的纺织品占全部出口总量的近三成。但产业优势并没有因为配额限制的取消而迎来开放的春天。表面看来,这是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受到了不平等的对待,但实质还是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在作祟,他们可以无视WTO的游戏规则,有强权而没公理。就像新任世贸组织总干事拉米所批评的,美国是在奉行弱肉强食的贸易政策。因此,中国必须对今后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形势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其次,为了继续保持中国纺织业在未来的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中的竞争优势,应该采取多项措施,如发展外向型联合企业,将生产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合理配置,与国外企业结成联盟,提高核心竞争力;以国际化经营来规避反倾销的风险;加强与相关行业的沟通,充分了解出口目的地国的特别限制措施和技术标准,强化与出口目的地国的贸易磋商机制等。

  而争端的发生,也警醒我们,中国不应该再处于贸易纠纷的被动应对地位,不能出现一件解决一件,而应该有一个一揽子解决贸易争端的机制。预计未来在农产品贸易、半导体等领域,将会随着贸易自由化的深入而凸显一系列问题。因此,如何提早做好争端解决机制,是摆在中国人面前迫在眉睫的任务。(信息来源:纺织服装频道子站)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国画专题
国之瑰宝水墨风情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