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深航易主:打破民航坚冰的现实选择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25日 08:47 南方日报

  南方日报

  财富时评

  苏冬

  23日下午,国内盈利能力最强的航空公司——深圳航空公司65%的股权被两家民营企业成功购得。对于27.2亿元这个收购价格,业界普遍表示偏高,连卖主广控都认为“超出了他们的预期”。据悉,当初深航这65%资产的价值保守评估是16亿元,此前业界曾预测成交价会在20亿元左右。然而记者认为,这27.2亿元所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将远远高于27.2亿元本身。

  对于一个资金高度密集的民航业,27.2亿元也许最多只能买到几架飞机。然而,27.2亿元的背后,却是深航今后不再是地方国有航空公司,而改姓“民营”了。

  民营,一个在今天早已耳熟能详的词汇,在航空产业里却显得那么不容易。作为计划经济的最后几个堡垒之一,国家一直希望民航业能尽快实现产权多元化,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民营资本和外资进入民航领域。

  但时至今日,在民营航空中除了奥凯一家的飞机率先飞上天外,几年前便进入公众视野的鹰联、春秋等依旧徘徊不前,飞机迟迟无法上天。即便是奥凯,在“民营首飞”红极一时之后便迅速陷入沉寂,人们期待的与国有航空公司“刺刀见红”的景象并没有出现。道理非常简单:凭借几个亿的资金和两三架小飞机,如何与拥有数百亿资金和数百架飞机的大型航空公司相抗衡?

  事实上,在深航股权拍卖之前,业内对现有的民营航空着实信心不足,民营资本在航空业闯荡的前景始终无法让人乐观。直到亿阳集团和深圳汇润买下深航65%股权,民营资本进军航空业之路才似乎真的出现了曙光。深航股权卖给民营企业,可以看作是国家决心扶持民企进军航空业的一个强烈信号。

  因为亿阳集团和深圳汇润选择了一条与奥凯、鹰联、春秋等截然不同的道路。后者是在一两位热爱航空的核心人物周围凝聚起一个团队,再白手起家创建起一家航空公司;而前者则选择国内发展前景优良、体制又相对灵活的航空公司,直接购进股权,借壳入市。相比白手起家,这种控股成熟航空公司的做法,更让人看到民营资本进军航空业的前途和希望。当然,这种“天上掉馅饼”的事情即便不是绝后,但绝对是空前的。

  但对于更多有志投身航空业的民营资本来说,深航买股权为其指明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一个更为现实和稳妥的选择。国内还有很多类似深航这样的潜在收购目标:山东航、四川航、上海航甚至厦门航,谁说这些航空公司哪天不会被民资“大鳄”收购?谁敢保证三五年内,国内不会出现更多姓“民营”的成熟航空公司?

  到那时,中国民航的新纪元才算真正到来。(来源:南方日报)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国画专题
国之瑰宝水墨风情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