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部委专题--商务部 > 正文
 

中科院第二颗“创新一号”小卫星研制进展顺利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24日 10:13 商务部网站

  中新社上海五月十八日电(记者孙自法)有科技“国家队”之称的中国科学院根据国家未来星地通信技术发展需求,瞄准现代小卫星研制领域,建立中科院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及该院微小卫星联合重点实验室。

  这个微小卫星工程中心及联合重点实验室均设在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内,其业务部部长杨龙根研究员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继成功研制并发射运行“创新一号”
卫星后,该中心正在进行第二颗“创新一号”卫星的研制工作,目前研制顺利。

  杨龙根称,二00三年十月发射的“创新一号”是中国成功发射和在轨运行的首颗一百公斤以下现代小卫星,它具有非常好的通信能力,技术达到同类卫星的国际先进水平。该星现已超期服役七个月且运行良好,预计再继续运行一年也没有问题。

  而正在研制的第二颗“创新一号”卫星在功能、性能上将有大幅提高,它将推动建立一个微小卫星研发平台,使中国现代小卫星发展由目前的技术试验型步入应用型阶段。

  他说,卫星发展有大和小两个方向,大卫星功能全、性能好但代价高、风险大,而小卫星虽然功能相对单一,但并非大卫星的简单缩小,而具有性能强、重量轻、成本低等优点,容易形成产业,同时,现代小卫星可在太空组合进行编队运行,能大幅度提高卫星应用效益。

  与大卫星形成互补的小卫星目前在国际上方兴未艾,发展趋势越来越快,现代小卫星的地位今后只会提高,不会降低。据统计,一九九五年至二000年全球共发射一千多颗卫星,其中小卫星占百分之十七,而且后期越来越多。

  按卫星重量,现代小卫星一般分为五类:三百公斤至一百公斤为小卫星、一百公斤至四十公斤为微小卫星、四十公斤至十公斤为微卫星、十公斤至一公斤为皮卫星、一公斤以下为纳卫星。杨龙根称,除“创新一号”和第二颗“创新一号”卫星,中科院微小工程中心已做出皮卫星样星,正在对四十公斤左右的微小卫星开展论证,纳卫星则在考虑之中。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副所长齐鸣研究员表示,研制和发展现代小卫星,一方面能发挥中科院的技术储备优势,另一方面也会带动新材料、新能源、新器件等相关技术和学科的发展。

  (信息来源:机械电子频道子站)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戛纳电影节
《星战前战3》
2005中国珠峰科考
青海禽流感疫情
中超联赛第10轮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大城市停车的烦恼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性感天后林志玲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