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对中国三类纺织品服装设限以后,从事纺织品服装生产与销售的中美商人反应强烈。就这个问题,新华社记者最近专访了美中经贸专家、纽约“美中商务中心”总裁姚定康先生。
姚定康先生说,过去50年来,美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靠的是高科技,而不是靠制造业中包括纺织品服装在内的“夕阳”产业。因此,“美国与其花大力量在纺织品的低端产业上与
全球发展中国家发生摩擦,不如下功夫去支持纺织品高端产品开发,并且帮助美国纺织品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
美国应当将纺织品服装业中加工制造环节分离出去,集中搞服装设计、商展和销售。“美国的优势在高科技产品的开发与发达的服务业,所以,正如美国服装与鞋业协会主席给布什总统的一封信中提到:坚持纺织品配额制违背了美国对国际社会的承诺和应尽的义务”。
姚定康先生认为,美国纺织品服装业的萎缩,并不是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进口冲击的结果,而主要是战后美国调整产业结构的必然结果。此外,历史发展证明,实行进口配额从来就没有保护和刺激美国国内纺织品服装业的发展。他指出,在过去50年中,“美国纺织服装制造业占美国GDP的比重下降了83.9%”,2001年,美国纺织品服装对GDP的贡献分别降至0.22%和0.23%,只有50年前的八分之一。美国纺织服装业就业人口的萎缩同样也是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不应归罪于其他发展中国家。
姚定康先生特别指出,“劳动密集型的美国服装业在过去10年中,由于无法实现服装生产过程自动化,已经大部分被‘外包’到劳动力成本较低的拉美和亚洲等发展中国家,这是服装业雇佣人数减少的主要原因”。“美国纺织服装从业人数逐年减少是正常的,是美国经济发展的标志,这也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姚定康先生表示,中国出口到美国市场的纺织服装虽然有所增加,但绝不向美国有些人说的那样,威胁到了美国本地厂商的利益。首先,美国的纺织服装业已经日薄西山,对经济的贡献微乎其微;其次,美国从中国进口总量大大低于从拉美国家进口,例如,2004年美国从中国进口服装110亿美元,但同期从墨西哥和中美洲进口高达170亿美元。
姚定康先生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任何意义上的贸易保护主义,都是以牺牲进口商、批发商与零售商以及广大消费者利益为代价,同时也无法真正提升国内纺织服装业的竞争力”,因此,美国纺织业需要改变原来的思维模式,从经济全球化下国际分工新格局角度看待美国纺织服装市场。美国政府也应当全面权衡设限的利弊,公正对待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纺织服装进口问题。
(信息来源:纺织服装频道子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