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财富》论坛记者观察:财富身影后的商业元素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23日 09:03 燕赵都市报

  一场声势浩大的财富对话已经曲终人散,而在众多升斗小民的视角里,这场由全球财富巨子们作主演的大戏里,掺杂其中的许多商业娱乐元素,使得财富一词更富有神话和传奇色彩,“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因此,它更像是一场全球富人的“嘉年华宴会”,所不同的是,它是由美国人来一手操办,只不过地点选在了中国。从某种程度上看,它与好莱坞大片有着极为相似的特性:大制作、大场面,每年一次的重复却不会让观众感到厌烦,这一次,美国人的精明和商业头脑也着实给我们上了一课。

  “我们(在论坛中)所赚的钱可以支付筹备费用和员工费用,之后还有一点点盈利。”这是美国《财富》杂志会议组织部总裁罗伯特·比尔曼透露的一句话,但有关这次论坛的具体支出和收入则没有透露,理由是“我们要保持和我们杂志相同的知名度。”

  但是早有“热心”人为他们算起了账,包括HSBC、OR-ACLE等白金和黄金赞助商在内的大企业为这次论坛支付了10-50万美元不等的费用,而每位与会代表则须支付5000美元的参会费用,它也打破了去年美国人韦尔奇来华时3万元人民币的商业门票价格,所有这些赞助费用和参会费加在一起的收入据估计接近3000万元人民币。

  令人惊诧的是,按照国内商业活动的不成文惯例,对于报道活动的记者,一般是由主办方统一安排食宿活动,但这一次对于参加财富论坛的600多名中外记者来说则不那么幸运了,他们被主办方客气地告知“食宿请自理”。

  记者在国际俱乐部见到一名负责国内来宾接待的组委会人士,她向记者解释说,这并不难理解,因为这次论坛整个是美国人在按他们的商业模式来运作的,大会、演讲的场地都是租来的,甚至连他们这些工作人员也并不是无偿的“志愿者”,只是在为论坛“打工”而已。

  而罗伯特先生对财富论坛的商业化操作一直都保持“谨慎的低调”,他宣称一直都在“非常谨慎地对待商业化运作的尺度”,原因是对于参加论坛的这些全球商业巨子们来说,过分的商业化会招来反感,同样的道理,对于在论坛上发表演讲的资格,也并不是花钱就可以获得的,而是由论坛主办方来选择“最有价值的人来做演讲”。据罗伯特透露,他们内部专门有一个关于财富论坛商业化运作的“指南”,而“参会代表不能花钱买演讲资格”就是其中的一条。

  反观国内目前的会展、论坛活动,会发现同样是热热闹闹的景象,但取得的成果却不尽相同,许多“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会展活动最后只落得个草草收场,组织者在有意无意回避商业化考虑的同时,过多的将眼光集中在会展的行政收益上。如果以商业化的眼光来看待财富论坛,会发现主办方的精明之处并不仅限于它的市场化运作,通过论坛获得的“一点点赢利”只是一个表象,财富杂志的更高明之处在于,通过这种好莱坞大片式的“作秀”,它可以在那些快速发展中的国家扩张影响力,迎合这些国家参与全球财富对话的渴望,进而可以对由它命名的全球财富500强企业和许多拼命想挤进财富500强的企业产生更强大的影响力。简言之,这种大手笔的影响所及,是其他任何一家媒体所无法企及的,这正是财富论坛主办者的理想结果。

  本报特派记者:赵志国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国画专题
国之瑰宝水墨风情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