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法国哲学家保罗·利科走了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23日 06:45 深圳商报

  法国哲学家保罗·利科走了

  整个欧洲的人文史都要为失去一个天才发言人而哀伤

  【本报讯】(深圳商报记者李宁/编译)5月19日,法国著名哲学家保罗·利科逝世,终年92岁。他广为人知的是他在现象学上的研究。

  保罗·利科是在半夜的睡眠中死于巴黎西部的查特内-马拉布里镇的家中。

  1913年2月27日,保罗·利科生于法国南部罗纳河河谷中的瓦朗斯市。不久,他的父亲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阵亡,遂随外祖父在布列塔尼地区度过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他在法国西部的雷恩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利科应征服兵役。不久,他就被德军俘虏。在真正结束前的大部分时间,他都在德国战俘营里度过。在战俘营中他所忍受之痛苦经历,深刻地影响了他后期思想发展。在战俘营中,利科与同营中的法国哲学家米凯尔·杜弗连(1910-1995)一起,共同研读胡塞尔现象学及卡尔·雅斯贝尔斯存在哲学的著作,两人合写的读书笔记遂成为战后发表的《卡尔·雅斯贝尔斯与存在哲学》一书的初稿。

  战后,他曾在多所大学里任教,包括巴黎的索邦神学院和美国的芝加哥大学等。他也曾为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工作过,还在社会党中表现活跃。

  保罗·利科为人所知的是他在现象学中的研究。他研究人的本体是怎样通过他对事件的感知而塑造的,并试图理解人们是怎样通过关照人类的精神遗产而克服弱点和怀疑。

  2004年1月,保罗·利科在接受法国《上流社会报》采访时说:“如果让我必须展示我对世界的观点的话,我想说:给我我出生的地方;给我我接受的文化;给我我阅读的文字;给我我学习和思考的东西,现在在这儿,这些事物的存在对我来说达成了我要做的最好的事情。我称它为适合的行动。”

  保罗·利科出版过至少20本书,从中体验许多主题,包括罪与邪恶、语言学、心理学、宗教以及伦理在政治中的作用。

  去年11月,保罗·利科和美国历史学家雅罗斯拉夫获得克鲁格奖,共同分享100万美元奖金。该奖于2003年设立,用来奖励诺贝尔奖没有涵盖的领域。他还曾获得法国学院哲学大奖等。

  法国总理拉法兰说:“今天,我们失去的不仅是一位哲学家,整个欧洲的人文史都要为它的一个最天才的发言人之一而哀伤。”

  按照保罗·利科的遗嘱,他的葬礼仅限于朋友和家庭成员参加。时间和地点都要在葬礼结束后公开。

  隐喻是微缩的诗歌

  隐喻是诗的华彩,更是诗的本源。保罗·利科试图在《活的隐喻》中给我们阐述一个基本的观念:隐喻不仅提供信息,而且传达真理。隐喻在诗中不但动人情感,而且引人想像,甚至给人以出自本源的真实。当我们体味“缲成白雪桑重绿,割尽黄云稻正青”(王安石《木末》)的诗句时,我们眼前浮现出的不仅是蚕丝的洁白和麦子的金黄,而且是四时的运演和自然的更替。

  这里的“白雪”与“黄云”所激起的不但有视觉的美感,而且有活泼的情绪,这种情绪使人想到丰收,看到希望,体会到劳作时的艰辛和收获时的喜悦。因此,从“白雪”对蚕丝的隐喻以及“黄云”对麦子的隐喻中,我们窥见到的不只是一般修辞学所说的名词的简单替代,同时有对作者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的曲折而真实的展现。

  隐喻是微缩的诗歌。隐喻的诗歌性与诗歌的隐喻性乃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从接受修辞学的观点看,隐喻让人产生怎样的联想以及产生联想的广度与深度都离不开倾听者或阅读者的感受力、想像力和理解力,离不开接受者的敏感性和生活经验。

  《活的隐喻》保罗·利科著汪堂家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7月1日

  作者:深圳商报记者李宁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非常阿杜
非常阿杜精彩铃声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