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电贸易网
国家统计局的一则统计数据让我们看到了小家电行业的“大”而“杂”:国内生产小家电的工厂上千家,市场上能够见到的品牌有近300家,前5位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之和不足30%。
相比于大家电,小家电种类多、技术简单的特点使行业门槛较低,进入市场的速度较快,而且由于行业垄断尚未形成,近年来,小家电更成为大家电巨头和渠道商“觊觎”的下一个目标。
虽然小家电市场近年来增长速度很快,但进入这一领域的厂家数量增长更快,因而形成了相对意义上的“僧多粥少”的局面。在缺乏差异化竞争的格局下,国内小家电行业浮华背后存隐忧。
小家电
技术含量有待提高
在国内成百上千家小家电生产企业中,有能力自行开发新技术、新产品的企业只占很少一部分。在企业规模、资金实力、技术积累等方面的限制下,大多数企业还不具备掌握产品核心技术的条件。
中国家电研究院的一位人士介绍,国内很多小家电企业多年来只是在重复做一种产品,甚至是一种产品的一种型号,企业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通过一次技术引进后,就反覆吃“老本”,基本不会把利润分出一部分,重新投入技术升级。久而久之,企业只能有两条路,一是被淘汰,一是在产品没有市场时,又进行一次技术引进。总之,企业没有把技术积累下来。
另据这位人士透露,从表面上看,一些小家电产品个体不大,但其技术含量不比大家电低,要想掌握其核心技术也非易事,甚至直到现在,一些小家电产品的核心技术,国内企业还没有掌握,只有靠购买外国专利进行生产。
产品设计严重雷同
广东中山和顺德是我国小家电产品的主要生产基地,但在首届广州家电博览会上,来自这些地方的小家电产品存在严重的同质化现象。而记者平时在国美、苏宁、大中等家电零售店看到,小家电产品,如电饭煲、电吹风、微波炉、电水壶、电熨斗、电磁炉等,在外观设计上都极其相似,无法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在人们追求时尚化生活的今天,家用电器不仅仅需要实用性,也需要美观的外形。对于小家电产品来讲,虽然不起眼,但如果能在外观上多做文章,让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企业将会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有关市场调查显示,消费者选择小家电产品的因素,除了实用性之外,考虑最多的就是外观、颜色等很形象的东西。其实这些因素对厂家来讲,不难做到,关键是要把握流行趋势,在适当时机推出风格各异的产品,以“俘获”消费者的眼球。品牌意识仍须加强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电风扇、微波炉、电饭煲、燃气灶、抽油烟机等主要产品的品牌竞争格局仍然充满很多变数,格兰仕、美的、帅康、老板等品牌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但远谈不上拥有话语权,华帝、樱雪、康宝等已呈老态,东菱、凯琴更是江河日下,传统的小家电品牌跟大型家电相比,品牌结构仍较分散。
小家电行业之所以存在上千家工厂却只有300多个品牌,就是因为许多工厂其实是在做OEM,替人打工,赚取少数的加工费。
其实,即便是一些原本在小家电市场很出名的企业,如上海华生电风扇,在上世纪90年代初,是国内响当当的名牌,因为企业不注重培养品牌,而逐渐沦为只能靠OEM的方式寻找生存空间。
据调查,小家电品牌的市场综合提及率,国内品牌只有美的、海尔、格力等榜上有名,其他数以百计的品牌,要么只是在区域市场才能见到,要么实力薄弱,根本无法在消费者中形成品牌影响力。
一位专家对记者说,打造品牌,最关键的是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要跟得上市场需求,而这正是国内小家电企业普遍缺乏的。
小家电产品虽小,但售后服务同样重要。很多消费者现在都有这种心理??小小一个热水壶,坏了就算了吧。虽然对厂家来讲,这种心理可以为其省去很多维修服务环节,但仔细考虑一下,其实这种心理的形成,正是小家电企业长期忽视服务意识造成的结果,而长此以往,也很难在消费者心中产生品牌归属感。
盲目跟风要不得
小家电领域相对丰厚的利润空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加入者。新兵老将纷纷迫不及待地杀进来,尤其是一些在大家电领域拼杀多年的企业,借资本、渠道之力迅速跟进。
日前,TCL集团的家庭电器有限公司对外公布,2至3年内,主要小家电产品要进入行业前3名,2006年销售收入计划突破10亿元。
而在此之前,美的电器发布公告称,广东美的厨具公司通过了收购佛山市金科部分资产的关联交易;科龙公司也宣布,3年内,位于顺德和珠海、扬州等地的已建和在建的小家电生产基地年产值将逐步达到100亿元;创维集团宣布2005年全面进军小家电市场。
一种近似于盲目跟风的现象正在家电业蔓延。分析人士认为,国内家电企业本来就有什么赚钱做什么的“传统”,而事实上,一味追求把摊子铺大,并不一定就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摊子铺得越大,越容易出问题。
当前,在小家电市场中,已经是洋品牌、传统大家电品牌、传统小家电品牌、杂牌工厂四股势力缠搅在一起,短期内谁也无法吃掉谁,一时的优势也未必意味着长久的胜利,行业洗牌势在必行。
(信息来源:机械电子频道子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