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于2002年的徐州罗特艾德回转支承有限公司,是德国蒂森克虏伯集团(以下简称RE公司)与徐工集团共同组建的一家合资企业。成立之初,徐州罗特艾德公司生产的工业钢球产品因工艺落后而销售不畅,产能严重过剩。但经过三年的努力,徐州罗特艾德公司不仅扭亏为盈,回转支承产品市场占有率保持国内首位,且80%的钢球产品销往世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遍及德国RE公司在世界各地的工厂。独特的TKbest活动徐州罗特艾德工业钢球产品之所以取得良好的销售业绩,主要得益于德方总公司开展的ThyssenKruppbest项目(以下简称TKbe
st项目)。“这一特色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帮助相关子公司在商务进程中加强与提高透明度、效率和利润率。”徐州罗特艾德公司总经理杨奇钧对此深有感悟。杨奇钧说,员工的知识与能力是企业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TKbest项目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扩展员工的能力,以提升集团的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基于这一理念,TKbest活动聚焦于潜在内部价值的提升,在集团内部,通过对产品、服务、程序、管理、组织的不断自我审视而追寻可获提升的潜在价值。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德国RE公司建立了集团范围的技能网络,这个网络可以在集团各部门与各公司之间推动更精细的相关知识与经验的交流,通过这种模式,应用技巧可以快速地在集团范围内实现共享。具体反映到管理上,项目运行的方式是:除了知识传递过程由中央系统进行协调外,集团各分支机构以及子公司将对项目的成功承担责任,而运作区域、目标、项目内容也将在各个分支机构和子公司被确认与执行。这一倒置的管理模式可以快速、高效地建立和贯彻项目解决方案。启动TKbest项目尽管公司起步不高,但徐州罗特艾德公司管理层对产品的发展潜力充满信心。在制定公司发展规划时,他们把三年内实现钢球产品的真正赢利当作企业的短期目标。为此,公司在慎重权衡利弊之后,做出了重要决定:压缩国内市场,重点开辟国际市场。公司的五个董事会成员大力促进TKbest项目的实施,以期将中国的钢球产品推广到德方总公司在世界各地的工厂。在开辟国际市场方面,徐州罗特艾德公司获得了德方的有力支持,计划被总公司批准为TKbest项目。杨奇钧说,TKbest项目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将原来由公司外部提供的服务,改为由公司内部实现,“在罗特艾德公司,这个概念不是停留在书本上,而是应用到实际中去”。针对有些人初期的怀疑态度,伍尔里希·罗梅尔--德国RE企业发展部负责人、徐州罗特艾德财务和IT部总监说:“开始,人们忧心忡忡,怀疑中国制造的钢球产品质量能不能符合德国的标准?”此外,中德两国相隔万里,仅把钢球从中国运到德国的海运时间就大约需要一个半月,运输上的劣势同样让人们怀疑这个项目能否成功。项目助推成功在TKbest项目中,问题被一一解决。首先,徐州罗特艾德公司成立了由伍尔里希·罗梅尔,德国RE公司技术总监、徐州罗特艾德公司高级技术顾问克劳斯·弗伦德和钢球厂厂长高春杰,出口处主管马宝光等高级管理人员组成的项目小组。紧接着,公司董事会决定对钢球生产进行必要投资,进口了德国IDE钢球检查仪、捷克克罗普钢球分选仪等新设备,使产品质量得到保证。另外还建立了很有条理的出口发货仓库,可有效缩短出口发货时间。在钢球出口方面,主要是通过德国RE公司把徐州罗特艾德的钢球引进到RE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工厂。在TKbest项目框架内,人们把徐州罗特艾德生产的钢球和其他供货商的产品加以对照、比较。结果发现,德国滚动体价格高,相反中国产品的价格却非常诱人。而2004年5月由徐州罗特艾德实施的一次闪电式的成功供货,则一举扫除了残存在客户心中最后的疑虑。德国RE公司的利普施塔特工厂为了履行一个交货期很短的合同急需一种钢球,而这种规格钢球在以前还从来没在徐州罗特艾德订购过。尤其这次紧急订货恰逢中国五一黄金周,在徐州工厂里只有少数职工值班以应付紧急情况。尽管困难重重,可是公司当天还是迅速安排了出口钢球的生产,最后比预计时间提前一周把钢球空运到利普施塔特工厂。“如此迅速的供货帮助了我们,也驱散了许多疑虑。”罗梅尔解释说,事实证明中国生产的钢球在交货期和产品质量上都能满足RE各回转支承厂的全部要求。现在,RE集团内各企业对中国的供货都表示满意。几乎所有的RE公司回转支承厂都使用徐州罗特艾德提供的钢球。根据2004年的统计,徐州罗特艾德公司的工业钢球产品共出口了1660吨,全年实现赢利340万元。初期相对保守地制定的项目目标:降低德国RE各公司的生产成本和改善徐州罗特艾德公司的生产状况,现在早已实现并远远超过了预期。目前,徐州罗特艾德正加大对工业钢球产品的投资和管理力度,以期获得更大突破,实现工业钢球产品的中期目标--到2007年,成为国际市场上回转支承用钢球产品的主要供应商。信息来源:中国工业报
(信息来源:机械电子频道子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