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电子类产品“环保令”(WEEE/ROHS)正在急速推进,“环保”二字将给未来中国电子电器制造产业压上重担。未来中国制造是否还能长期享有“物美价廉”的标签已难下定论。
据称,5月17日,欧盟专家将飞赴广东为中国企业讲解这两大环保指令。
指令尚无标准中国企业陷入被动
欧盟成员国可能难以在这两项指令正式实施前制定出相应的法律条文,这将使企业应对陷入被动。
“中国制造对环保二字还非常陌生,企业的设计人员思路基本停留在如何让产品增加卖点。”密切关注欧盟环保指令进展的广东省WTO/TBT(注:WTO/TBT,技术性贸易壁垒)通报咨询研究中心技术部冯尚武称。
WEEE指令(《报废电子电器设备指令》)将于2005年8月13日起执行。出口欧盟的电子电器类产品将打上一个回收的标签,其主要目的是为促进废旧物品的重新利用;ROHS(《关于在电子电器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将于2006年7月1日执行,主要针对限制包括铅、汞、镉在内的6种有害物质的使用。“企业要做无铅化设计需半年到一年时间,因此时间不多。”冯尚武称。
但是,欧盟大部分国家原定在2004年8月必须完成的法律条文工作将延迟到今年10月后至年底前。这将意味着出口欧盟的电子电器产品面临执行相关环保指令却无相关标准的问题。据称,WEEE指令实施在前,各国相关法律出台在后将大大减少企业寻求解决办法的时间。而相对于美、日、韩等早有环保准备的国家,本来就仓促应战的中国企业将更加被动。据中国机电出口商会预测,我国将受两指令直接影响的电器产品达300多亿美元,占对欧洲出口机电产品的70%以上。
面对环保指令,国内大部分企业并未认识到其中的复杂性。其实,WEEE指令涉及的产品回收率和回收成本问题,跟生产商密切相关。如WEEE指令指定的10大类产品回收率均要求达到70%以上。而国内一些生产企业的回收率仅达40%左右,有关专家称,通过改进产品设计可提高回收率。据悉,目前一些大型生产企业已经完成了相关的生产线改造。
莱茵技术监督服务(广东)有限公司产品安全与质量、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副经理李江称,“WEEE/ROHS指令是对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的一个立体概念,不仅是收费、评估和检测等平面问题。”
冯尚武则认为,由于各国即将出台的法律条文千差万别,企业必须持续紧密地关注。“一些大企业例如格兰仕、美的准备很充分,例如美的还专门任命了一个项目推动小组。”
ROHS引发供应链危机
据悉,企业对ROHS的重视要远高于WEEE,原因是ROHS牵动产业链所有环节,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供应链危机。
ROHS指令限制了6种有害化学物质的使用,出路就是生产商要么找到合适的替代材料,要么改变工艺。据称,这会带来包括成本、采购、设计、生产等一系列问题。而大量环保材料主要依赖国外进口,中国没有形成相应产业。
冯尚武强调,尤其在ROHS替代品研究方面,也并非靠某个企业就能办到,而目前国家还没有一个牵头机构集中资源进行攻关,这一商机可能被国外技术拥有者占据,不少国外环保设计和材料供应商已开始涌入中国。
据了解,由于中国制造业一直走低端路线,环保材料供应链的建立并非易事。很多生产商担心原有的供应链会否因此断裂,而供应链的管理也是解决ROHS问题的必经之路。“如果成品企业不从零部件供应进行监管,零部件厂商不从上游材料供应商进行监管,最后的风险很难控制。”因此有的企业已要求供应商提供关于零部件和原材料的规格,如含有有害物质必须注明。
“中国版”环保指令断企业后路
在欧盟两大指令“进攻”中国电子生产商的同时,中国也将着手制订自己的环保指令,以防被欧盟阻截的电子垃圾产品涌入国内。
据了解,包括国家信息产业部在内的几大部委联合制订的《电子信息产品污染防治管理办法》被称为“中国的ROHS”,其对欧盟条款多有借鉴,并且还将跟欧盟的ROHS“同期上市”,目前正处在各部委会签阶段。国家发改委正在制订《家用电器回收管理条例》,被称为“中国的WEEE”,该条例已于2003年在青岛的海尔、海信和澳柯玛三大家电企业试点,暂时未有出台消息。中国的WEEE/ROHS一旦出台,对国内厂商构成的冲击可能更大,一大批中小企业将无力承受高额成本而倒闭,这或许也是《家用电器回收管理条例》迟迟未见出台的原因。
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学院国际商务系主任黄静波明确表示:“中国制造的产品可能会因环保指令的实施而失去成本优势。”但美的集团海外事业部刘敏称,这并不会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产品的综合成本优势。
不过,现实是中国制造将经历阵痛。格兰仕副总裁俞尧昌称,欧盟指令让格兰仕理论成本上升了5.2%,格兰仕今年初已宣布全面停止低端空调机型,转向中高端机型。事实上,买家也不能轻易接受中国制造因成本上涨而涨价的行为,相反还会由于要承担电子垃圾回收,要求供应商降价。一欧洲采购商代表就表示,希望供应商降价,而电子垃圾回收费的大部分可能会转嫁给消费者。
信息来源:中国经营报
(信息来源:机械电子频道子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