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化安排稳定试点预期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19日 10:46 证券时报 | |||||||||
编者按: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对我国资本市场长期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如何更加有效地推进这项工作无疑是当前市场最为关注的。在本报日前举行的研讨会上,来自基金公司、证券公司的数十位业内人士就此提出了不少建设性意见,包括如何给予市场更加明确的预期、国资管理理念必须进行改革、资金面改革要及时跟上等。我们综合这些建设性意见,希望能够对改革的深入进行有所裨益。
在本报日前组织的基金券商负责人研讨会上,基金经理认为,市场对改革试点利好未作出正面反应,主要原因在于股权分置改革试点造成市场估价标准改变,而且由于试点计划等细则不甚明确,投资者预期发生混乱。记者采访的另外一些专业人士也持类似看法,认为管理部门应对试点作出更细致的安排,以给投资者稳定预期。 加快国有骨干企业试点进程 市场曾对可能进行股权分置改革的公司做过梳理,认为1500家上市公司中符合试点条件的大概在560家左右。首批4家试点公司及方案公布后,为数不少的投资者认为首批试点公司不具典型性,对它们的试点方案也有较多的议论。认为质量差的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积极性高,蓝筹股的积极性则较低。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导致一些机构抛售蓝筹股,包括一些证券公司抛售自营股票。 如果股市陷入下跌———抛售的怪圈,将引发更大的负面效应,并影响试点进程。这是大多数股市参与者所不愿看到的。因此,一些专业人士建议,应在6月下旬,即首批试点公司投票结束后,尽快推出第二批具有典型意义的试点公司,树立示范效应,稳定市场信心。 据了解,目前民营企业参与股权分置改革试点的热情较高,国有企业相对较低。业界建议,有关部门应当积极与中央企业较为集中的地方政府沟通,促使国资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推荐一批优秀的国有上市公司参与试点。当然,还要推动国资管理部门改革国企经营者的考核办法,提高国有上市公司高管们的积极性。 化解投资者对扩容担忧 市场近期跌幅较大,还有投资者对扩容担忧的因素。首批4家试点公司的方案均为送股,确实是一个扩容的方案,并给市场造成了本次改革就是扩容的误解。其实,试点的方案应该有多种,管理层在推出第二批试点公司时,应当注重方案的多样性。一方面化解市场的误解,另一方面为正式的改革积累多方面的经验。 目前,最可行的方案还有一个———缩股。这种方案暂时不会导致扩容。当然,因为缩股会造成公司的减资行为,按照《公司法》的规定,减资有90天的对债权人的催告期限,程序相对送股要复杂,时间也长。但专业人士认为,如采用零对价回购注销的方式就能规避这个规定。 同时,还可以采取缩股与送股相接合的方案。甚至只要价格合理,并与大股东还款相结合,市值配售的方案也是一种选择。 相应措施应尽快安排 正因为A股含权,形成股权分置改革后的股票与未进行改革的股票有两个估价系统。试点和改革完成时间的不明确,也造成了投资者的预期混乱。业内人士为此建议,改革试点的相应措施需要尽快明确。 针对一些大股东改革的积极性不高,需要考虑差别政策进行激励和约束,如限制不愿改革的公司的再融资和管理层持股,反之亦然。对按规则不具备试点条件的公司也要作出相应制度安排,提供新的创新品种和工具,如认股权证,以积极稳妥地完成改革。同时,上海一批公司含有法人股,这些法人股普遍被炒作过,有的交易价格接近流通股价。显然,这些法人股股东难以接受现行支付对价的方案。管理层要制定针对这类公司的差别化的政策,以消除这类公司改革的障碍。 专业人士还建议,随着股权分置改革试点逐步深入,政府应尽快设立平准基金,既给股市保驾护航,同时也增强投资者的持股信心。只有加快试点,并明确和做好后续安排,改革才能打出漂亮的组合拳,投资者信心才能充分调动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