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业自主品牌亟待突围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19日 07:45 中国经济时报 | |||||||||
编者按:在新的形势下,中国汽车业似乎已错失了韩国完全坚持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在寻求迅速崛起的“跃进”中,又不愿像巴西一样最终受制于人,沦为跨国公司的制造工厂,于是“全面合作中寻求独立自主”的发展战略成为必然的选择,但随着引进、合资、合作的加深,却发现自主成份应占多少、能占多少已远不如当初想像的在纸上规划的那么简单。
跨国公司长线掘进中,利润与市场的争夺使自主与合作的对垒进一步加剧,而“知识产权保护”及种种“标准”限制,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抑制发展中国家后发优势的天然屏障,进而成为围剿其自主品牌的屡试皆爽的利器,同时也成为设置非关税壁垒及阻止高新产品生命周期向发展中国家转化的一种手段。 奇瑞、吉利、长城、双环、比亚迪等众多自主品牌无不受到模仿抄袭的指责、“侵权”纠纷的骚扰,某些层面来看,“知识产权保护”在某些跨国巨头手中甚至已成一种“流毒”;而一汽、东风自主品牌的没落,又凸现出国内企业底蕴不足的通病。政策支持乏力,投、融资体系脆弱,人才极度匮乏,自主研发落后,品牌意识淡薄,急功近利的拼凑、模仿甚至公开抄袭成风等等无时无该不在威胁着中国汽车业的“自主创新”道路。 突破跨国公司的樊篱固然重要,发展自我强身健体更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