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部委专题--商务部 > 正文
 

外资成为重庆房地产业快速发展“强心剂”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18日 10:08 商务部网站

  作为西部重镇的重庆市,随着近几年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房地产业也获得快速发展,显现出巨大的投资潜力。国内外众多房地产开发商纷纷到渝投资,这些外来资本亦成为推动房地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强心剂”。--外资、外来资金纷纷抢滩重庆前不久,世界500强企业、港资大鳄和记黄埔地产(重庆江北)有限公司正式参与竞买“重庆北部新区经开园陡溪片区B17路西侧地块”,这块面积约470975平方米的地块综合价高达50303万元,这是和记黄埔继大都会广场、比华利豪圆等项目后,再一次向重庆房地产业抛出的“橄榄枝”。重庆
市国土和房屋管理局房地产发展处处长曾强告诉记者,这只是外资进入重庆房地产市场的一个缩影。随着西部大开发的逐步深入,重庆的各项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不仅吸引了融侨半岛、北京奥林匹克、上海中华企业、山东鲁能等内地房地产企业,香港瑞安、和记黄埔、香港香江地产等部分颇具实力的境外地产大鳄也纷纷进军重庆房地产业。统计资料显示,2004年上半年,外地流入重庆房地产市场的资金高达1.2785亿美元,同比增长11倍。到2004年10月底,有大约10亿元人民币的外资进入重庆房地产市场。曾强说,目前对外资进入重庆房地产业的资金尚未进行详细统计,这只是个保守估计,实际进入房地产业的外来资金大约占全市房地产资金投入的15%至20%。近几年,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外资进入重庆房地产业的速度与规模明显增强。统计资料显示,自2001年至今,重庆市已累计房地产开发投资达1000亿多元,年均增长率达到30%左右。其中,港资已成为重庆市房地产业外来资金的主力,占房地产外来资金总量的80%以上。目前,在渝港资企业有256家,投资总额为29.4亿元。投资额在3000万美元以上的港资企业就有17家,其中包括和记黄埔、瑞安天地、香江高科、庆隆物业等著名企业。除直接进行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外,外资还参与到了重庆市的旧城改造工程中。最近,香港瑞安集团斥资100亿元参与渝中区化龙桥片区改造工程。--发展潜力大是吸引外资主要原因之所以有如此多的外资涌入,主要是重庆房地产市场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目前重庆人均建筑面积仅为20.4平方米,大大低于全国人均住房水平。对广大的房地产开发商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蛋糕。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副局长蒙毅表示,未来10年,重庆的城市化率将达到45%,主城区面积将由现在的600多平方公里扩大到2700平方公里,未来5年每年将有60万人口农转非,其中有20万人要进主城区,必然进一步激发住宅需求。投资房地产的良好预期回报也是大量外资涌入重庆的重要原因。曾强介绍说,2004年,重庆主城区的住房均价为每平方米2200元,而同期全国城镇商品房的平均价格为每平方米2750元,每平方米550元的差价不仅意味着房价上涨的巨大空间,还预示着房地产的升值潜力。重庆奥林匹克花园地产公司策划部经理马绍君表示,集团总公司把重庆作为进军西南的首选城市,不光是因为在西部大开发背景下,重庆的城市发展空间大,更是看中重庆房地产市场巨大的升值潜力。他介绍说:“尽管进入重庆房地产市场还不到一年,但公司不俗的业绩证明了我们当初选择的正确性。仅去年7月份到年底的销售收入就达到了4.5亿元,现在重庆分公司已经成为奥林匹克集团公司里发展得最好的公司之一。”--外资成为重庆房地产业发展“强心剂”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外资的进入对重庆房地产业的发展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首先,外资的进入给重庆本土企业带来了先进的开发观念和管理理念,以及如何按照市场需求来打造产品,进而推动本地房地产市场环境的优化。同时,在日益增强的市场竞争氛围内,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同样的钱却能买到品质更好的房。曾强表示,2005年,重庆市的房地产投资将继续增长,金融系统对房地产的支持不会减弱,信贷质量将不断提高。在投资结构方面,向普通住宅投资的比重会有所提高。从政府角度而言,有关部门将进一步做好服务,继续加大对房地产企业销售行为的监管,确保在交易中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得到维护。同时建立房地产信息预警预报系统,及时构建优质房地产交易平台,力争在行业方面为房地产企业提供一个更佳平台。

  (信息来源:重庆地方商务之窗子站)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戛纳电影节
2005财富全球论坛
七部门稳定房价新政
俄卫国战争胜利纪念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苏迪曼杯羽球赛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性感天后林志玲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