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双城“吨田玉米”遍地开花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18日 09:04 黑龙江日报

  连续12年位居全省之首———双城玉米,无论总产还是单产,在我省都是“拔头子”的;亩产600公斤、总产15亿公斤,80%实现就地转化增值,撑起县域工业和畜牧业发展的一片晴空。但双城人并不“知足”———效益最大的愿望让他们从没停歇探索的脚步。这不,经过几年的努力,“吨田玉米”已梦想成真,遍地开花。

  春耕时节,记者在双城市的两大玉米产区联兴乡和乐群乡,见识了这种全新的玉米种
植法:风行全省的70厘米宽的标准玉米垄,被两垄并作一垄,成了140厘米宽的大垄;播种机“突突”开过,齐刷刷播下两行种子;随后,覆膜机上阵,留下行行“白龙”。正在驾机作业的联兴乡安强村农民蒋立文说,“这是俺们市里新发明的‘通透密植保护地栽培模式’,虽说表面看就是行距变成了一宽一窄,宽的1米,窄的40厘米,再盖上地膜,但作用可大了!配上合适的品种,那产量蹭蹭往上窜,成熟得还早。去年我种了一垧,提前半个月成熟,亩产900多公斤;别人家的玉米还‘确绿的’,我的已经出手了,每公斤1.1元多,卖上了干玉米价!一垧地多收入4000元。”

  “买地不如买膜。采用新技术,一亩顶两亩。”这是双城农村的最新潮流。自2003年双城市开始示范推广以来,玉米通透密植栽培模式的种植面积从几千亩到30万亩,成番论倍地增长,今年预计可增产粮食0.75亿公斤。乐群乡友好村支书关兴义告诉记者,他们村去年开始接触这项新技术,当年试种2000亩,纯效益平均每亩提高200多元;虽说投入多点,但老百姓可认账了,种植积极性特高,今年一下子就达到4800亩,占耕地面积的43%。杏山镇合山村2003年开始试用此法,种植玉米230亩,产量效益均实现翻番,2004年全镇有三个村示范了这项技术,今年9个村农民同时发展,面积达1.1万亩,两年增加了48倍。

  说起这项新技术的奥妙,双城市农委主任文立恒滔滔不绝———“田间‘毛道’边的玉米都长得格外壮实,为啥?通风好、光照足,植株养分供给自然也好,行话就叫‘边行优势’。而我们研究的玉米通透密植栽培技术,利用的也是这个原理:通过调整行距、缩小株距,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增加种植密度,从而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和土地利用率,达到提质增产增效的目的。

  从近几年各地布点示范推广的结果看,保护地通透密植栽培技术增产效果的确非常明显,一般亩增产在250公斤左右,增幅达50%以上,多的可实现翻番。双城市应用此项技术的玉米,平均亩产达900公斤,个别地块实现了吨粮田。从成本分析看,玉米保护地通透密植栽培成本仅增加80元左右,按增产250公斤、每公斤0.8元计算,可亩纯增收120元,这里还不含提质增效部分。

  采访中,省农委副主任王兆斌高兴地对记者说,玉米通透栽培密植技术的成功,最大的意义在于对如何提高我省农业核心竞争力是一种有益探索,走出了靠技术内涵挖潜的现代之路。试想,我省每年玉米播种面积在3000万亩左右,如果其中有1/3应用了通透密植和保护地通透密植栽培这两种技术,将至少增加产量16亿公斤,农民直接增收8.5亿元;同时,玉米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对畜牧业和粮食加工业发展的良性牵动也不容忽视。(黑龙江日报)

  作者:张桂英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戛纳电影节
2005财富全球论坛
七部门稳定房价新政
俄卫国战争胜利纪念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苏迪曼杯羽球赛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性感天后林志玲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