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意大利2004年经济形势分析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15日 17:51 商务部网站

  2004年世界经济出现了强劲增长的势头,以中国为首的亚洲新兴国家的经济继续充满着旺盛的活力,而美国继续扮演着世界经济的头号“发动机”角色,在主要发达国家中经济形势最好。欧洲大陆的表现也有可圈可点之处,在摆脱了持续3年的低迷后,欧元区经济终于迎来了难得的增长,由于高油价和欧元升值的双重打击,欧元区国家的经济只能在夹缝中缓慢前行。而对于意大利来说,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实现了1.1%的增长,虽然高于2003年0.3%的增长率,但低于政府年初1.9%的预期,也低于欧元区1.8%的平均水平,特别是低于德、法两
国的增长幅度,相形之下有些黯然失色。

  一、 内需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2004年意大利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10523.08亿欧元(以1995年的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2%,如果根据年实际工作日修正后计算,其增长率只有1.1%,这是意大利在去年跌入0.3%增长的低谷之后,在高油价和强势欧元困难局面下,国民经济实现了止跌回升。其他主要西方工业国家的GDP增长率情况分别为:美国4.4%,英国3.0%,法国2.5%,德国1.6%。

  其他主要年度经济指标如下(均以1995年的不变价格计算):货物与服务的进口(FOB)总额2974.70亿欧元,比上年增长2.5%。货物与服务的出口(FOB)总额3017.50亿欧元,增长3.2%。国内消费总额8268.89亿欧元,增长0.9%,其中家庭消费额6338.15亿欧元,增长1.0%;公共行政开支额1878.30亿欧元,增长0.6%;私有机构开支额52.45亿欧元,增长3.2%。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162.67亿欧元,增长2.1%。

  从行业分,2004年意大利增长较多的主要有农林渔业(+10.8%)、建筑业(+2.7%),服务行业也增长了1.2%,而工业生产则基本处于停滞状态(+0.1%)。固定资产投资上升主要是由建筑业投资(+3.1%)和机械设备采购(+2.7%)所拉动,而汽车行业的投资下降了2.9%。内需拉动GDP增长达到1.1%,成为其增长的主要因素,出口对GDP的增长只贡献了0.2个百分点。

  二、 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持续攀升

  2004年意大利的财政赤字为408.77亿欧元,较上年增加了31.25亿欧元,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也由上年的2.9%升至3.0%,已经触及欧盟规定的3%的警戒线。公共债务有所上升,由上年的13830.88亿欧元上升到14299.17亿欧元。但占GDP的比重从2003年的106.3%下降到105.8%。国家雇员的工资成本增长3.0%,公共行政开支增加2.8%,而2003年该两项指标分别增长5.3%、5.9%。

  三、 就业上升,失业率降低

  鉴于意大利国家统计局迄今还未公布2004全年度劳动力市场报告,只能从2004年前3个季度的形势来看,意大利共增加了16.2万个工作岗位,就业率提高了0.7%;失业率也由上年同期的8.7%下降到7.4%,低于欧元区国家平均水平,延续了意大利自1998年以来失业率一直保持下降的良好势头。一、二、三季度意大利就业增长率分别为1.1%、0.7%、0.4%,正好与意大利年度经济形势走势相吻合,虽然四季度就业数据尚未公布,但是根据已经公布的其它经济指标,可以肯定不会好于前三个季度。

  四、 工业生产继续下滑,前景不容乐观

  2004年意大利工业产值同比上升0.7%,但如果考虑年度实际工作天数的因素,这一指标则为-0.4%,只有能源生产增长1.2%,半成品生产增长率为0,而生产资料和消费品生产则分别下降了1.3%和1.0%。从行业看,生产增长较快的主要有造纸、印刷、出版业(+5.4%),木材及加工(+2.8%),水、电、煤气(+2.1%)。下降较大的是皮革和制鞋业(-12.2%),电力设备和精密机械(-4.4%),服装纺织品(-3.7%)。

  一到四季度的工业产值相对上一年根据其实际工作日修正后的增长率分别为-0.2%、+1.4%、-0.7%、-2.2%,而相对前一季度其增长率则分别为-0.4%、+0.2%、-0.5%、-1.4%。从其发展趋势看,在连续2年走低之后,意大利工业生产很难短期内恢复增长。

  五、 外贸进出口回升,12年来首次出现贸易逆差

  2004年意大利货物进出口贸易出现了良好的回升势头。年出口总额为2756.11亿欧元,同比上升5.7%,其中对非欧盟国家出口额为1143.34亿欧元,上升9.5%;对欧盟国家出口额为1612.56亿欧元,上升3.2%。年进口总额为2760.04亿欧元,上升7.0%,其中对非欧盟国家进口额为1130.78亿欧元,上升11.5%;对欧盟国家进口额为1629.35亿欧元,上升4.1%。

  2004年意大利进出口出现近12年来的首次贸易逆差,逆差额为3.93亿欧元。且全部来自与欧盟其他成员国的贸易,与非欧盟国家的贸易则为12.56亿欧元顺差。按行业划分,贸易顺差较多的行业有机械设备(362.92亿欧元)、服装纺织品(114.75亿欧元)及家具(73.66亿欧元);逆差严重的是能源性矿产(-290.91亿欧元)、精密机电设备(-114.57亿欧元)、人工合成化纤品(-108.11亿欧元)。按国家划分,逆差较大国家有德国(-119.01亿欧元)、荷兰(-97.69亿欧元)、中国(-73.83亿欧元)、比利时(-52.91亿欧元)、俄罗斯(-47.24亿欧元);主要的顺差国依次为美国(123.76亿欧元)、英国(72.86亿欧元)、西班牙(71.77亿欧元)、希腊(46.61亿欧元)、法国(39.87亿欧元)。

  意大利2004年主要出口产品为依次为:机械设备(571.41亿欧元)、交通工具(313.49亿欧元)、人工合成化纤品(271.09亿欧元)、金属及其制品(268.58亿欧元)、服装纺织品(258.90亿欧元)、精密机电设备(254.34亿欧元)。主要进口产品有:交通工具(398.34亿欧元)、人工合成化纤品(379.21亿欧元)、精密机电设备(368.90亿欧元)、能源性矿产(293.75亿欧元)、金属及其制品(292.02亿欧元)、机械设备(208.51亿欧元)。意大利主要的出口国按其份额排名为德国(14.1%)、法国(12.5%)、美国(8.3%)、英国和西班牙(均为7.1%)。其进口国排名为德国(18.1%)、法国(11.4%)、荷兰(5.8%)、英国(4.8%)、西班牙(4.8%)、比利时(4.3%)、美国(3.9%)、中国(3.6%)、俄罗斯(3.1%)。

  2004年意大利与中国的贸易额为162.71亿欧元,其中出口44.44亿欧元(FOB价值统计),同比增长15.4%;从中国进口118.27亿欧元,同比增长23.8%(CIF价值统计)。贸易逆差73.83亿欧元,紧随在德国、荷兰之后,居欧盟第三位。意大利从中国的进口稳步增长,由2003年占其进口总量的3.2%上升到2004年的3.6%,中国已成为其第八大进口国。意大利对中国的出口在欧盟外国家仅低于美国、土耳其、俄罗斯,排在第4位。

  六、 通货膨胀率下降

  2004年意大利通货膨胀率为2.2%,比2003年的2.7%低了0.5个百分点。它由两部分构成:其中2003年通货膨胀对2004年的拉动影响达到0.9%,而2004年本身的通货膨胀率为1.3%。通货膨胀率下降主要得益于食品(从2003年的3.1%下降到2004年的2.2%)、服装和鞋(2003年3.0%、2004年2.3%)、住房(2003年3.3%、2004年2.0%)、通讯产品(2003年-1.7%、2004年-6.4%)等价格的下降。2004年价格上升较多的行业为交通运输(2003年2.5%、2004年3.1%)、酒精饮料和烟草(2003年6.9%、2004年8.0%),其通货膨胀率均高于年度平均值,原因主要是燃油和烟草的价格上涨幅度很大。

  从类别上看,2004年服务行业仍然保持较高的通胀率(2003年3.2%、2004年3.1%);而货物价格的通货膨胀率下降较多(2003年2.2%、2004年1.7%),其中下降幅度较大的有非加工食品(2003年4.2%、2004年2.0%)、耐用消费品(2003年0.8%、2004年-1.3%)。耐用消费品价格的下降一是由于技术进步使得生产成本下降,二是其大部分都是进口产品,欧元升值使得进口价格下降。

  七、 2005年意大利经济形势展望

  2005年意大利的经济形势可谓是开局不利,据意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1月份意大利工业产值同比下降了1.2%(根据实际工作日修正后计算),相对上月下降了1.2%。事实上,2004年意大利从年初开始刚刚好转的势头到第四季度出现负增长,显示出其经济发展后劲不足。难怪一些经济学家忧心忡忡,担心意大利在刚刚见到复苏的曙光又陷入新一轮的经济衰退之中。

  意大利国家经济分析研究所(ISAE)2月份公布了2005年度的GDP增长为1.5%的预测,尽管这一预测已非常谨慎,但许多经济学家仍然对此抱怀疑的态度。目前的高油价和强势欧元,使得这一前景蒙上阴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曾经估算:石油价格每桶上涨10美元,欧元区的GDP将下降0.3个百分点,这对能源及电力资源依赖进口的意大利影响尤甚。同时由于油价居高不下,欧洲央行为缓解通货膨胀的压力,对欧元汇价持续走高采取不干预政策,极大影响了欧元区国家产品的竞争力。

  从出口方面看,2004年下半年意大利对非欧盟国家出口增长减慢,四季度出口下降了2.6%,欧元升值对出口的负面影响逐渐凸现,这一趋势估计在今年将表现得更为明显。

  从消费方面看,意大利政府实行的减税政策普通民众受惠并不多,虽然失业率有所降低,这是政府采取鼓励临时用工、非全日制劳动合同、定期劳动合同政策激活了劳动力市场的结果,提高了就业率,但是在统计上也存在虚高的泡沫成分,加上通货膨胀的因素,广大民众收入及购买力并未得到实质的提高,同时由于目前经济发展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导致市场不旺,消费者信心不足。此外政府对高科技和基础研究投入不够,缺乏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因此无法形成新的市场需求,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从投资方面看,首先是其投资环境进一步恶化:从2001-2003年,意大利引进外资额分别为166.18亿欧元、154.55亿欧元、145.44亿欧元,2004上半年引进外资同比又下降了24.8%,呈逐年下降趋势,这是欧元升值、劳动力成本升高促使外国投资者调整投资方向的结果;由于新入盟的东欧国家和亚洲新兴国家的市场吸引力,也加剧了内资的流失;加上3003年帕玛拉特丑闻,严重打击了投资者信心。另一方面,由于欧洲央行规定各国财政赤字不能超过GDP的3%,意大利政府已无法采用长期赖以发展经济的高赤字预算、高国家投资的政策。

  为了挽回近年来经济连续滑坡的颓势,意大利政府推出了养老金制度改革和减税政策,旨在减轻国家财政负担和刺激投资。由于该两项政策涉及广大民众利益,提出之初就引起巨大争议,目前养老金制度改革阻力重重,即使能够实施,也要到2008年以后才见效果,远水难解近渴。同时减税政策的实施,并没有达到刺激投资、从而进入以投资推动生产、生产促进就业、就业拉动消费的良性循环。在目前内外交困情势下,意大利政府可谓捉襟见肘,难以拿出解决经济问题的有效良方。从乐观方面估计,2005年意大利经济仍将延续目前缓慢增长的局面,而油价和欧元汇率的走向仍将是最大的变数。

  驻意大利使馆经商处2005年4月本文中援引数字均为意大利国家统计局公布数字。如本报告的历史数据与去年报告中的相应数据有出入,均为意大利国家统计局重新修正的结果。

  (信息来源:驻意大利经商参处子站)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夏日风情
夏日风情精彩图铃
母 亲 节
温馨祝福送给母亲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