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昨日公布4月货币信贷数字。4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14.1%,与市场此前预期基本保持一致。央行称“4月金融运行健康平稳”,但仍有市场人士对不能体现在货币信贷数字中的地下金融状况表示了担忧。
货币供应方面,4月末M2余额26.70万亿元,同比增长14.1%,增幅比上年同期低5%,符合市场预期;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9.46万亿元,同比增长10%,比上年同期低10%。
央行设定的2005年M2和M1全年增幅目标均为15%,4月的数字在此范围内。但消除季节因素后,4月末M2月环比折年率为18.4%,超出15%的目标。
贷款方面,4月末,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本外币并表余额为19.91万亿元,同比增长12.5%,增幅比上月末低0.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7.9个百分点。
其中人民币贷款当月1420亿元,同比少增575亿元。当月居民户贷款增加439亿元,同比少增340亿元,表明政府给楼市降温的一系列政策效应初显,个人房贷增长已有所放缓。
中长期贷款增幅继续回落。4月末,人民币中长期贷款余额7.43万亿元,同比增长21.3%,同比低12.2个百分点。
存款方面,4月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并表的各项存款余额为27.24万亿元,同比增长16.1%,增幅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
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当月增加3309亿元。居民储蓄存款增加557亿元,居民继续维持去年10月加息后青睐定期存款的心态,4月定期存款多增636亿元,活期存款少增382亿元。
尽管以上数字看似“四平八稳”,但市场人士仍表明了担忧。渣打银行中国区高级分析师王志浩表示,从宏观上看,央行成功控制了M2的增长,但控制的办法主要依靠发行票据与行政性的手段,因此央行所受压力依然存在。
王志浩认为,尽管宏观情况趋好,但存在两大微观隐患。一是中长期贷款增速放缓,表明私人企业的融资更加困难,由此借助地下银行融资行为可能增加,这部分融资行为无法表现在央行的官方统计数字中;二是银行“惜贷”,致使依靠存贷利差获取的利润减少,此外银行间市场利率走低,使银行这方面利润也将较少。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也表示,看中国货币条件是紧还是松,不能单纯考量货币数量指标,还应综合考虑利率指标与汇率指标。目前,我国仍维持低利率状态,导致居民更乐于选择地下银行获得更高利息,企业无法在银行贷款,也利用地下银行融资,致使目前我国地下银行非常活跃;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导致“热钱”涌入,这些“热钱”直接参与经济活动,在考量金融运行状况时,这两方面因素也应该进行考虑。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此次一反常态,没有提供4月新增外汇储备数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