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日本经济复苏还有新课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13日 08:40 商务部网站

  一、三驾马车引领经济复苏

  多年低迷的日本经济,近年呈持续增长态势。2002 年度的 GDP 增长率为 1.6%;2003 年度翻了一番为3.2%;2004年折合成年率高达 6.1%,这将大大拉动整个年度的经济增幅。

  一是企业扭亏为盈。企业是经济的细胞。多年来,由于受产品、设备、人员过剩、还贷、借贷等影响,日本企业的经营始终摆脱不了困境。受此影响,日本的经济增长也长期处于低迷状态。但2002年度日本上市企业的连结决算开始扭亏为盈,销售额增加 1.2%,经常利润大幅增加 72%。2003年度继续呈增长态势,经常利润的增幅为21.1%,纯利润增加 78.4%。

  二是民间设备投资显著增加。在宏观经济增长中,民间设备投资是拉动内需增长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其投资额的高低将左右经济增长率。企业在消除了冗员和过剩的设备后,形成了一种收益增长的机制,具备了开展新一轮设备投资的实力。2003年全年度全产业的设备投资增长达10.6%。机械订单一改以往负增长的态势,转为增长。采用液晶显示屏和等离子显像管的超薄电视、DVD机以及数码相机的“数字三大件”已成为日本家电业复苏的救星。相关产业设备投资大幅度增加,带动了整个产业的设备投资。在日本市场上,目前“数字三大件”已经取代被外国产品抢占的冰箱和洗衣机等的市场份额。整个电机产业的经常利润增加64%。

  三是企业出口持续增加。2002 年度日本出口额比上年度增长 12%,进口增长 5.5%。外需对实际 GDP 增长率的贡献为0.8个百分点。2003 年度出口额比上年度增长达 9.5%,外需的贡献为 0.7%。进入2004年后,出口增势依旧,出口量最大的是建筑机械、钢铁和化学品。

  二、三大特征凸显经济复苏质量

  1.没有借助大规模的公共投资刺激政策。众所周知,在持续十年以上的经济低迷中,日本经济先后曾出现过两次景气复苏。前两次的经济复苏,日本政府强有力的财政刺激政策起了相当大的作用。1998年小渊内阁上台,为使多年处于负增长的日本经济再次走上增长的轨道,更是重新制定了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政策。到1999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长期债务余额攀升至 608 万亿日元,为 GDP的122.5%。小渊总理因此曾被称作借债总理。面对严峻的财政赤字,日本政府自2000年起,下决心减少公共投资的使用额度。小泉上台后,更是坚持“没有结构改革就没有经济增长”的经济复苏理念。因此,近年来,日本公共事业的承包金额每年趋于减少。2000、2001、2002年度分别比上年度减少12.9%、7.8% 和 7.2%。

  2. 工资紧缩下实现了企业利润的增收。尽管日本经济持续低迷,但在传统的就业机制下,直至1997年度,日本就业者的工资依然保持上涨趋势。受1997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工资增幅开始出现负增长。加之近年来,通货紧缩一直困扰着日本经济,日本就业者的工资总体上呈降低态势。2001和2002 年度,现金工资总额均比上年度分别下降 1.6%和2.1%。按理说,收入的减少自然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力,进而影响企业的收益。但近年来,良好的宏观改革环境,日产汽车改革的成功示范,使大部分企业意识到,通过改革内部机制提升效益无疑是可行的。因此,近年来,日本企业对经营机制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尤其是就业体制的改革。改革后的就业形态趋于多样化,各类企业尽量缩减正式职工数,转而雇用临时工与派遣职工。以此节约了大量的成本,实现了企业利润的增收。

  3.对亚出口的大幅增长带动日本经济的复苏。日本经济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国经济的增长,这一直是经济学家在预测日本经济增长时的主要一个依据。但在新一轮的日本经济复苏中起重要作用的出口量,对亚洲地区的增幅大大超过了对美的增幅。日本对亚洲出口的增加,使按日元计价的比率得以提高,按美元计价的比率下降。2003年日本贸易往来中按美元计价的比率为48%,三年中下降了 4 个百分点,5 年来首次低于 50%。按日元计价的比率约为39%,三年中提高了 3 个百分点。

  三、财政重建成持续增长的最大课题

  日本政府为在2010年初实现财政均衡化目标,先后提出了削减年度支出和增税的方案。养老保险金已经分阶段进行上调,一些优惠措施的减少和停止也已经被列入议程,有的已经进入实施阶段。定率减税废除以后,预计在2007年会将消费税率进行上调。但是,这些方案的实施距离财政均衡化目标的实现,尚有相当大的距离。

  日本政府在日前召开的临时内阁会议上,通过了财务省提出的2005年度预算原案。该预算政府性经费中的一般年度支出同上年相比略有下降,一般会计总额微增。这一“紧缩型”的财政预算已经连续了4年。

  由于增加税收以及缩减定率减税加大了国民的负担,日本政府决定时隔4年再度减少新发国债的额度,用于确保财政的“可持续发展”。但国债余额已膨胀到了迄今为止最高值,达538万亿日元,财政重建的具体实施策略也迟迟未见出台。

  日本财务省提出的预算原案,将社保费增加了 2.9%,首次突破了20万亿日元,反映出对于老龄化的关注。同时进一步削减了对地方的补贴,同公共事业和防卫费的压缩相抵消,抑制了整体规模。但由于用于填充累积国债本利支出的国债费用增加了5%,导致一般会计总额稍有增加,表现出日本财政的进一步僵硬化。

  四、影响经济增长还有未定因素

  2005 年,日本经济会否再度走弱,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是出口的拉动作用。从 2005 年世界经济走势的总体预测来看,日本的出口将继续呈下降的趋势,但不会大幅度地减少。

  其次是原油价格的涨幅和持续时间。目前,原油价格虽然有所回落,但2005年国际原油市场仍然面临着不确定的因素。油价上涨无疑将加大日本企业的经营成本,并减少日本的贸易顺差。但其对于经济走势的影响则要看油价的上涨幅度和持续时间的长短。

  目前,日本政府拥有的石油储备量可供全国使用 92 天,民间的石油储备量也可供全国使用79天,加上流通领域的库存,日本全国拥有的石油储备量足够全国使用半年以上。也正因为如此,日本国内对石油供应问题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担忧,石油产品的价格也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第三是制造业的部门调整压力。目前,日本电子产品的库存有所增加,主要原因是手机和部分数字家电产品的循环型需求减少。而电机产品的整体供给平衡没有出现大的偏差。同时,原材料产业、一般机械、汽车等电机以外的行业,对于经济的拉动作用绝不可小视。电机以外的行业正对制造业的生产形成强有力的支撑,这意味着因生产调整而引发风险的可能性已经大大降低。

  作者:陈自由

  商务部 《中国经贸》 2005年 第2期

  (信息来源:贸研院子站)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夏日风情
夏日风情精彩图铃
母 亲 节
温馨祝福送给母亲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