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正视自主品牌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12日 08:53 中国企业报

  董秋彤/文

  刚刚落下帷幕的上海国际汽车展以其浩大的声势为组织者赚了个钵满盆满。1036家参展商,35万参展观众,每平米近300美金的参展费,上海车展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已跻身于世界一流车展之列。当包括宝马集团董事长庞克在内的多家跨国汽车巨头聚合浦东,当法拉利、劳斯莱斯、世爵不远万里把自己最新、最豪华的车运到上海时,没有谁再能怀疑中国汽
车市场所迸发出来的巨大能量。而较之这些,更加令国人激动的却是国产汽车的崛起,本届车展参展的自主汽车品牌数量创下了历年之最。

  今年的上海车展,我们的汽车企业到底是看够了以往车展上那些在世界上都屈指可数的豪华轿车,在自家门口被国人一辆辆买走的场景;到底也尝够了面对如潮的观众自己却只能隐身在合资品牌背后倍受冷落的滋味,终于憋足了力量揭竿而起,纷纷带着自己研制的乘用车新车型赶赴这次国际一流的汽车大展——奇瑞来了、华晨来了、吉利来了,这些原本就鼎力打造自主品牌的企业还不算,长安、哈飞、江淮也随后加入了这支队伍,连一直秉持着“打造自主品牌要耐得住寂寞”的一汽,此次也一下子带来了4款新车型。总共20多款拥有自主品牌的新车型同时亮相,在我国汽车史上可谓史无前例,而那一层层在展台前驻足不前的观众,也表明了国人对自主品牌那份沉甸甸地期待。我们不由地感叹,这20几个自主车型不仅仅是一次量的体现,更是一次质的突破,它突显了国内汽车厂商集体意识的萌动,它让我们看到,当这种意识渐成气候时,我们所抱有的建设汽车强国的理想也就有了实现的可能。

  当然,庆幸之余我们也应该看到更深层次的问题。在我国,今天能够真正掌握核心技术的汽车企业还是少之又少,很多我们拥有自主品牌的车型,其核心技术事实上是掌握在那些我们花钱请的外国设计公司手上,我们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自主知识产权,这一点依然让我们感到汗颜。对于中国汽车企业而言,自主品牌之路,无论是外包给国外公司,还是和国外公司合作打造自主品牌,借助外部的帮助都只是短时之需,从产业发展的长远战略来看,我们的汽车企业只有逐步培养出自我开发的能力,从技术内涵上支撑自主品牌的发展,才是正确的途径,也才有前途可言。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第48届世乒赛
二战回顾系列专题
库尔斯克会战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太平洋海战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新浪狮篮球队回访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