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欧双重标准有违自由贸易精神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11日 09:38 法制日报 | ||||||||
钱慰曾 最近,美国、欧盟与中国在纺织品贸易问题上发生摩擦。在今年初全球取消纺织品贸易配额后,美欧仅凭头几个月相关进口增加的数据就先后威胁要对中国的纺织品进口采取限制措施,不仅遭到中国的坚决反对,也受到包括欧盟一些成员国在内的国家以及有关国际组织和有识之士的批评。
4月底,欧盟委员会贸易委员曼德尔森根据欧盟成员国提供的今年第一季度进口中国纺织品和服装的统计数据,宣布一些种类的中国纺织品进口数量急剧增加,其中9类产品的进口增幅已超过了欧委会划定的警戒水平。他将要求欧委会对这9类中国纺织品进口情况进行调查,以决定欧盟是否需要启动紧急贸易限制措施。此前的4月初,美国商务部宣布对中国生产的棉织衬衫及上衣、棉质长裤、棉质和人造纤维内衣等三大类出口纺织品发起为期90天的保障措施调查,以确认这些产品的美国市场是否被扰乱。 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素帕猜不久前在接受美国一家报刊采访时,希望美欧在对中国纺织品采取限制措施前至少应先观察一年,对从中国进口的纺织品的数量作一个“更加合理的审核”。该组织前总干事鲁杰罗表示,这一事件的责任不在中方。目前正竞选世贸组织总干事职位的两位候选人、前欧盟贸易委员拉米和乌拉圭驻世贸组织代表德卡斯蒂略也公开表示,反对美欧的做法。 美欧此次启动特保措施调查,其所谓根据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工作组报告书中的第242段。然而,使用这一条款是有条件的,即必须证明中国纺织品在进口国造成市场扰乱,并威胁阻碍这些产品贸易的有序发展。而中国目前一些类别纺织品对美欧出口的增长与“对市场造成扰乱”没有必然联系,也没有威胁阻碍纺织品贸易的有序发展;这种在配额取消后的出口增长,与正常贸易条件下的出口激增性质是不同的。所以,专家认为,美欧发起调查的理由和条件都是不充分的。此外,美欧的做法有点自相矛盾:一方面,它们强烈要求中国政府主动采取贸易管制措施,介入市场;另一方面,它们却继续否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而这一否认的重要理由之一就是中国政府对市场影响过大。 今年1月1日,世贸组织《纺织品服装协定》如期取消,像中国这样拥有比较优势的发展中国家,纺织品出口出现大幅度增加是一件正常的事,也是由扭曲贸易的配额管理体制向自由贸易回归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很多专家认为,这种增长只是短期的。对中国纺织品采取限制措施,损害的将不仅是中方的利益,也会损害美欧进出口商、零售商和广大消费者的利益,更不能忽视的是,会损害美欧在华投资企业的利益。另一方面,当人们仔细研究中国纺织品激增的原因时,就会发现,责任其实并不在中国,主要原因是发达国家没有按照《纺织品服装协定》的要求在10年过渡期内分阶段取消配额,而将70%的配额保留到最后一刻,严重影响到了自身产业结构的调整。 从更大处着眼,权利与义务的平衡是世贸组织的最大特点。中国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一贯认真切实履行着自己的义务。因此,仅凭纺织品贸易一点说中国占了“大便宜”是有失公允的。中国商务部长薄熙来不久前算了一笔账,他说,中国只有卖出8亿件衬衫才能进口一架空客A380。如果一些发达国家对自己有竞争优势的产业推行自由贸易,对发展中国家很少具有的优势产业却采取限制措施,这种双重标准将有损于自由贸易的精神。 中国是个负责任的贸易大国,为保证全球纺织品一体化的平稳过渡,中国主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征出口关税、调低出口退税率、实行自动出口许可等,这些措施已经并正在显示出积极效果。以欧盟为例,3月份中国对欧纺织品出口增幅已有所下降,后几个月还将继续下降。中国商务部有关官员日前指出,中国反对美欧等发达国家试图在纺织品领域再次采取限制措施,主张通过协商解决贸易问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