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随笔砸谈 > 正文
 

发考试财不是好事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09日 10:38 经济参考报

  五一节一过,几十万参加高考的学子和他们的教师、家长,算是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高考年年考,这不算什么新闻,但关于高考却有着永远说不完的话题。

  从隋唐时代开始开科取士,中国就有了正规的国家考试制度。那时的欧洲还是黑暗的中世纪,别说考试,连做试卷的纸还不会造呢。

  如今,传承下来的国粹,舶来的洋货,种种考试几乎已经普及到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笔者儿时,学校里流传着一句顺口溜:“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老师的法宝”。现在,考试岂止仅是老师的法宝,哪个部门要能推出一项考试,定能招财进宝。要取得驾驶汽车的资格,除了要知道离合器、方向盘,知道绿灯走、红灯停外,还得知道“构成不道德行为的心理因素”不是“侥幸心理、逞强心理、从众心理、自私心理”,而是“习惯心理、侥幸心理、逞强心理、从众心理”。而要知道这些,就要买教材,要上课。当然,都得付钱!

  考试种类繁多,而且通过考试取得的某种资格往往能带来实际利益。于是,专门应付各类考试的专业服务就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应运而生了。哪个高考生用过的“题集”、“题库”、“高考指南”不是“著作等身”?这样的“著作”,每本少说也得卖10块、8块的。此外,还有“家教”、“辅导班”……按支出法计算,考生的这些花费都是GDP的一部分。其它的种种考试,也都或多或少为GDP做着自己的贡献。用媒体上流行的语言,将这些称为“考试经济”一点也不为过。

  现代社会,分工精细,很多职业,很多职位,只能由具备一定专业资格的人士出任;收入优厚,社会名望比较高的职业和职位则数量有限,不是人人都有机会得到。同“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的世袭制度相比,同“上品无寒门”的荐举制相比,考试制度无疑要公正、公平的多。我们的社会不能没有考试制度。但是,国人将那么多的聪明才智用在对付考试上,社会把那么多资源用于考试和应考,未必是幸事。特别是,掌握一定公共权力的部门,如果靠考试招财进宝,那更会让考试只“发挥”妨碍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负面作用了。(来源:经济参考报)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快乐五一
快乐五一放松心情
母 亲 节
温馨祝福送给母亲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