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药企演双簧 政府集中招标采购难撼高药价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09日 00:02 北京现代商报 | ||||||||
商报讯 政府集中招标采购真能降低药价?据业内知情人透露,由于医疗行业的不正之风,一些药品纵然采购中标价格降低了,也在医生的处方上给提了上来。而在招标的过程中,出于双方的利益,供需双方常常演出“双簧”,共同确保高价药中标。
药品是一种特殊的消费品,在用药上患者基本处于被动地位,能否选择到物美价廉和适量的药品很大程度上由医疗机构的医德医风决定。据这位知情人称,一般医院出于经济利益考虑,采取种种措施变相鼓励医生多开药,开高价药,将医生奖金和业务量挂钩。现在的大部分医院都给医生编号,通过电脑查询医生处方量十分方便,药品代理商一般下派医药代表,通过药房统计每个医生的开药量,将回扣回流到医院少数领导和医生口袋里。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药品纵然采购中标价格降低了,也从此在医生的处方上消失。 另外,药品招标有一个特殊的运行机制,就是要通过中介机构进行招标操作。虽然是政府和医疗单位招标,但中标单位却不是与招标方签合同,在中标后经销商要真正取得医疗机构的订单还要有一系列的“公关”工作。一位医药经销商透露,有的高价药中标价可以是出厂价的数十倍,但经销商还是只能有不到10个百分点的利润,主要还得去“打点”医院。 如果中标价低了,就意味着药厂预留给医院的回扣比例受到挤压,没有了这部分预留回扣,就是进了集中招标的中标目录,也没钱再打点医院各个关卡。因此,在招标过程中,供需双方都心照不宣,力保高价药中标。 业内人士指出,医疗机构和医疗机构的运行机制是招标目标偏移的源头,要使招标走上正确的轨道,在挤干药品水分、遏制医疗不正之风中体现出应有的意义,就必须改变以药养医的机制,建立利益博弈中患者的主体地位。 (蔡元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