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接不接订单?纺织品企业困于两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29日 10:09 经济参考报

  专家建议,进一步完善调控机制应对欧美设限

  欧盟委员会4月6日公布了对中国纺织服装类产品实施“特保”措施的方针,对从中国进口的纺织服装类产品设立预警区,一旦进口数量进入预警区,欧盟可能采取“特保”措施,对从中国进口的纺织产品进行数量限制。此前的4月4日,美国纺织品协议执行委员会也决定自主启动对从中国进口的棉制袜子、棉制针织衬衫等3种服装产品的保障措施调查,从而决
定是否需要重新实施配额限制。

  欧美为何在全球纺织品配额取消3个多月之后就启动预警设限机制,这一设限是否合理,对中国纺织品出口企业和中国纺织业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对欧美自身的纺织服装相关产业以及中欧、中美纺织品贸易格局又将产生怎样的震荡,记者就此进行了调研。

  量增价跌:中国纺织品大量涌入欧美

  2005年1月1日,全球纺织品贸易配额取消,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服装生产大国,中国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被压抑已久的中国纺织品生产能力在2005年初得到了放量释放。

  来自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月份中国向美国出口服装达到6.5亿美元,较2004年同期增长了147%;向欧洲出口服装达到7.83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88%。而根据美国商务部4月1日公布的数据,在今年前3个月里,美国对中国的棉织衬衫和裤子进口分别达到7830万件和7410万条,分别同比增长了1258%和1521%。

  然而,这一放量增长是以价格下挫为代价的。山东省外经贸厅贸发处处长吕伟分析说,以美国设置预警的三种产品为例,今年前两个月,山东省对美出口分别同比增长了246%、549%、520%,但与此同时,价格却分别同比降低了28%、39%、31%。

  江苏省纺织集团总工程师林厚馀认为,原有的配额体制严重扭曲了世界纺织品贸易,压抑了中国纺织品的出口。而一体化使贸易扭曲得以消除,高价出口配额的取消必然导致成本下跌、产品竞争力增强,纺织品出口在一定时期内“量增价跌”是正常的。但从中长期来看,受原材料供应、电力、环境等因素的制约,这种增长不可能长期维系。从2001年已经取消配额的18个类别的纺织品出口分析,在2002到2004年的3年间,大致经过了“增长-增幅减半-平稳”的过程。因此,中国纺织品出口增长的幅度在3年之内将会逐渐回落,欧美仅仅凭借取消配额之后3个月的进出口数据对中国设置预警是不合适的。

  就在欧盟委员会公布针对中国纺织品特别限制措施行动指南的当天,世贸组织总干事素帕猜在接受意大利《24小时太阳报》采访时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若要对中国出口的纺织品和服装采取限制措施,最好等到今年上半年以后或到今年年底,那时的进口量就会比较准确。因为去年年底有一部分订单推迟执行,以致于今年第一季度出现了进口申请量激增的局面。

  素帕猜还指出,特保措施是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时做出的一个承诺,但这并不能在局面尚未清晰、双方尚未磋商的情况下突然采取。现在欧盟确实遇到了来自中国产品的竞争,可以讨论是否使用这个措施,但不能单方面行动。

  接不接定单:中国企业很矛盾

  即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自营进出口企业,也是纺织大省山东第二大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公司总经理杨卫东说,即发集团三年前开始进军欧美市场,现在对欧美的出口占公司出口总额的约10%。今年第一季度,即发集团对欧美的出口增长了约20%,与集团整体出口增幅相当。而这个增长幅度,是即发集团在充分考虑欧美市场风险的情况下实施稳健出口措施所致,否则增长幅度可能是200%乃至更多。杨卫东还告诉记者,欧美设限的消息传出后,一方面,公司对于是否继续从欧美接单处于举棋不定、进退两难的状态;另一方面,公司接触过的一些欧美客户已经开始把定单转向印度和巴基斯坦等非设限国家。

  即发集团的心态只是中国中国纺织品出口大户心态的一个缩影。深圳华丝公司董事总经理也表示,目前企业已经开始接下半年定单,由于对美国和欧盟会具体采取什么措施来限制我国产品出口尚不明朗,企业对于接不接定单、怎么接定单以及出口价格的制定感到非常头疼。

  耐人寻味的“双边贸易”博弈

  中国纺织品出口企业进退两难,欧美是否就一定能从中获益呢?

  吕伟分析说,从山东纺织服装产品对欧美的增长结构来看,欧美单方面从自身纺织服装生产企业出发对中国产品设限,不仅对欧美的零售商和原料生产商将产生不利影响,也将影响到欧美在中国投资的纺织服装企业。

  今年前两个月,在山东对欧美出口的增长中,外资企业提供了最多的增长份额。以山东对美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为例,2004年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和私营集体企业分别占68.3%、11.3%、20.4%;今年前两个月,这一比例依次变为39.5%、21.4%和39.4%;两相对比,中国国有企业出口增幅大幅下降,外资企业的增长则是最多的;而这些外资企业中欧美企业占了不少的份额。

  宏观调控滞后效应业已显现

  事实上,为应对纺织品后配额时代的到来,国家在去年12月就出台了相关的调控措施,以防止大量廉价纺织品放量涌进欧美市场。措施规定:从今年1月1日起,国家对外衣、裙子等六大类出口纺织品148个服装税号采取从量计征2%-4%不等的出口关税,对不同的贸易方式、不同的出口市场适用统一的税收政策。

  据杨卫东介绍,这一措施出台后,仅即发集团一年出口成本即增加约4000万元,不仅出口利润大大降低,同时也提高了出口的门槛。但事实上,由于第一季度出口的许多定单来自去年年底,当时调控措施尚未出台,因此欧美仅仅依靠第一季度数据过早设限有失公允。他当时预计这一调控政策的滞后效应会在3月份以后开始显现出来。

  江苏省一季度纺织品出口增幅的逐月下降趋势验证了杨卫东的这一说法。1月至3月,江苏纺织品单月出口增幅依次为39.2%、27.5%、11.5%。其中,对欧美市场出口增幅大幅下滑,对欧盟单月出口增幅从前两个月的约70%下降至17%,对美国的单月出口增幅则从前两个月的约120%降至63.9%。

  继续完善宏观调控

  采访中,针对此次欧美设限以及由此暴露出来的中国纺织业危机,专业人士纷纷建议,我国应进一步完善纺织行业的宏观调控机制。

  第一,当务之急,可以由商务部、发改委、纺织协会、进出口商会等部门牵头,启动对部分欧美出口纺织服装产品的最低限价,争取做到整体出口量减利增,尽量避免欧美采取特别措施。

  第二,尽快制定一套分国别(地区)和品种的出口协调预警机制,对欧美等敏感类国家(地区)和部分品种实行的特别的出口价格调控机制,对于出口增长异常或者价格异常的产品,启动不同级别的预警机制,做到“出口顺畅,刹车及时”。

  第三,切实执行国家劳动法规,主动推行生态认证,对国内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实行分类管理。对于那些污染严重、职工福利发放不足、不符合标准化管理章程的出口企业,宜关停的应予以关停;部分暂不具备关停条件的企业以及其他达不到欧美等国生产管理要求的企业,应采取出口许可证制度,引导这些企业拓展非敏感地区的出口市场。

  第四,国家应积极扶持纺织服装企业创自主品牌和开发核心技术,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在国外建立生产基地,变贴牌出口为品牌出口。(来源:经济参考报)






谈股论金 】【打印】【下载点点通】【多种方式看新闻】【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红色专题
红色专题图铃免费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