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金文:宝钢股份缘何跌停?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28日 09:36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增发结束后的宝钢股份复牌跌停令人扼腕,但叹息之余更重要的是探究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

  增发的结果表明,参与网下比例配售的287家机构是本次增发能够冻结430余亿股的主力。但由于其所获增发股份尚未上市流通,显然这不是跌停的原因。

  众所周知,宝钢增发方案中有一条是原流通股股东享有一定比例的优先配售权,这似乎与诸多增发别无二致。但由于以机构股东为首的流通股股东的强烈要求,宝钢管理层将此修改为向原流通股股东10∶10的优先配售,另增发询价区间限制为30天均价的80%-85%,并且发行数量也下调为20亿股。

  发行结果显示,虽然99.99%的有效申购将其报价打在了询价区间的上限,也尽管只有6465.4万股的报价在5.12-5.22元之间,但增发价格还是被确定在5.12元。如此一来,在宝钢少募集了5个亿资金的同时,所有参与配售的投资者和股东都获得了一份低价大餐。显然,这是宝钢管理层严格兑现了将询价区间限制为30天均价80%-85%的承诺。

  如此,成功获配的原股东被增发摊低了的成本已是(6.14+5.12)/2=5.63元,与宝钢增发停牌前的价格6.02元相比,出现了高达9.35%的套利空间。显然,手握5.12元成本而份额相同的宝钢原流通股股东,不会对这样的空间视而不见。

  这是否可以说,这较高的折扣导致了宝钢复牌后的跌停?

  流通股东尽管争得了10∶10的配售和80%-85%的折扣,但机构和散户股东们却为筹措资金参与增发而捉襟见肘,换来的却是400多亿股非股东投资者99.976%的顶格申购,并从容获得4.14亿股的配售,以及折扣16.61%的低价股份。这显示了非股东投资者资金充沛,也显示了他们的投资成本将远低于同样以低价获得发售的股东。因为股东们因增发摊低后的平均成本5.63元,高于非股东机构投资者们的成本近10%。

  这就是说,如果将这10%作为增发价与30日均价的折扣,并且本次增发设置较低的优先配售比例,或甚至不予设置的话,宝钢的增发价将比现在高出0.40元即达5.52元。在公司多向这些热心的新股东们筹集8亿元,总计20亿元的同时,宝钢的原股东们将因此而较目前增发后,增厚了每股净资产0.11元。毕竟在上市公司发行新股时,向原股东的配售并非必要和有所法规限定,况且10%的折扣在国际上已属较高。

  众所周知,增发与配股最大的差异是发行对象的不同,配股是针对原股东的,而增发则是公司无论大小,也无论流通与否的原股东们,向市场非股东投资者的筹资行为。如果认同这样理解的话,那么增发价格越接近市价,对原股东利益的保护就越大,由新股东出资垫高自己所持股份的含金量为自己抬轿,何乐而不为?也正因为如此,增发无原股东之权可除。

  现在看来似乎有点明白了,宝钢管理层和原股东们博弈出现了这样的结果:公司少募集了资金,股东们倾力相向费尽周折却成全了新人。

  有着更大套利空间的新股东们,在他们的获配股份逐步可以流通的时候,他们会做怎样的打算?好在他们的持股不算很多,并且还需要分期才能变现。

  本版作者声明:在本机构、本人所知情的范围内,本机构、本人以及财产上的利害关系人与所评价的证券没有利害关系。

  本版文章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文责自负。读者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谈股论金 】【打印】【下载点点通】【多种方式看新闻】【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圆明园工程风波
定远号舰重返威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珠峰科考登顶复测
2005环球小姐赛
家装全流程30天攻略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