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再说说捆绑“小舢板”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28日 09:15 经济参考报

  据媒体报道,2001年底时,中国有八九千家大型地方国企和16万家中小型地方国企。所以早些年,每天清晨我们还可以喝到国营豆浆,吃上国营油条。这些年,卖的卖,送的送,地方国企改制改得七七八八,不知还剩多少了。

  在这些地方国企中,有一批要依赖全国市场、全球市场的一般制造业企业。它们面临的竞争对手将是世界级的“企业航母”。或许有人觉得,把这些企业卖给私人,或是MBO了,
就能解决问题。笔者不敢苟同,地方国企私有化后,是能摆脱原来制约企业发展的一些束缚,如果真找到一个能人把舵,再赶上了好机会,确实有红火起来的。但多数这类企业在失去了国企所能享受到的资源后,靠原有规模,原有技术水平,更难和国内外的“航母们”较量;最大的可能就是遣散了员工,把厂房、地皮卖给某个“航母”。

  笔者坚持认为,这样的“舢板级”地方国企——规模大些的,在“航母”面前,顶多也就能算是个快艇——只有捆绑起来,而且是按现代企业制度的方式和标准捆绑起来,才可能做大做强,找到生存、发展之路。

  捆绑后,利益怎么分?地方国企资产的最初来源,不论是缴获敌伪的,公私合营的,中央投资建设后下放地方的,还是地方自己投资建设的,按照资本积累的理论,在价值形态上最终都是员工创造的价值。地方国企捆绑后,原属各地方的资产所取得的收益,理应按照股份制企业的原则,还给各地方的人民。至于具体形式,是直接上缴地方财政,还是各地成立某种基金,专门管理原属地方国企的资产收益?在改革实践中,人们一定能找到最合适的方式。此外,地方国企如果因和别人绑在一起,从而得到规模效益和更广阔的市场空间,那一定能为本地贡献更多的地方税收、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多的社会公益活动。

  可能捆绑省企、市企、县企的阻力还来自一些不便说出口的事情。例如,地方首长再到企业拉赞助、报销餐费,就不那么方便了;一些厅局长们可能因此失去了管理对象,产生很大的“失落感”。但这是大势所趋,各地政府只能真正按中央的要求,转变自己的职能,多想点怎么为企业服务的门道。(来源:经济参考报)






谈股论金 】【打印】【下载点点通】【多种方式看新闻】【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圆明园工程风波
定远号舰重返威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珠峰科考登顶复测
2005环球小姐赛
家装全流程30天攻略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