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对国企,人们并不陌生。曾几何时,国企是社会的宠儿,是金饭碗、铁交椅,人人羡慕;曾几何时,国企在人们眼中渐渐蒙上一层灰色,总是与亏损、下岗、低效、经营不善这样的贬义词联系在一起……如今,经过多年的改革、改制,历经市场经济的摔打和锤炼,国企怎么样了呢?它们的效益还行吗?在与同行及竞争者的赛跑中,它们处在怎样一个位置?
国企到底能不能办得好?能不能与外资、民营企业一样充满活力?为让社会重新了解和认识国企,本报记者深入广东部分大型国有企业,推出这组《另眼看国企》报道,敬请读者垂注。
经历了多年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锤炼,广东国有经济非但没有“缩水”,反而越做越强
欲知广东国企,先看两组数字———其一,国务院国资委最新公布的地方国有资产总量排序表。广东的数字是7930.8亿元,高居全国31个省区市榜首。在排行榜上分列第二、三位的是上海(5225.3亿元)和浙江(4393.1亿元)。一比吓一跳,广东遥遥领先!其二,广东国企1997年-2004年的一些对比数字。截至2004年底,广东省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总户数为9265户,比1997年减少63%,但国有工业销售收入、利润总额、资产总额却分别比1997年增长了124.72%、258.83%、30.77%。两组数字,说明一个意思———历经多年改革开放,广东国有经济的分量非但没有在改革中“缩水”,反而越做越强了。
国企的家底还很厚
“这似乎有点出人意料。”省国资委综合法规处处长高庆说。第一个没想到,广东国有经济还有这么厚的家底。广东国企本就“底子薄”,历史上国家投入不多,加上改革开放后广东的私营和三资企业蓬勃发展,许多人都以为,广东私有经济比重会较高一些、国有经济比重会较小一些吧。但是全国排序表一出来,令人大吃一惊!第二个没想到,国企还有这么雄厚的实力。近些年来,国企在人们眼中蒙上了一层灰色,总让人们联想起亏损、下岗、低效之类的贬义词。然而事实却是,伴随着广东经济连年强劲增长,各种经济形式也齐头并进;国企虽然数量减少了,但是它们的总体实力却年年增强,叫人刮目相看!
国企的效益挺不错
统计表上,无论从哪项经济指标看,广东国企的效益都挺不错———2004年,全省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利润总额、税金总额、资产总额分别为5469.76亿元、347.09亿元、365.64亿元、6416.43亿元,同比增长分别达到21.8%、32.9%、23.1%、7.1%,综合经济效益指数同比增加29.8个百分点。这样的经营业绩,即使与外企或是私企相比,也毫不逊色。再看看省国资委监管下的20户省属“航母级”国企。2004年,这20户国企实现销售收入1458.24亿元、利润总额105.58亿元。20户中实现盈利的有19户,盈利面为95%。粤电集团、粤港控股集团、交通集团、韶钢集团等“巨头”,去年的利润总额每户均超过了10亿元,合计达到90.22亿元……
国企仍然是主力军
在2004年评出的“广东最大50家企业”中,国有企业入围21家,占整体的45.3%;其资产总额、利润总额和从业人员分别占整体的34.5%、35.3%和60.3%。总体而言,国企在仍居控制地位,在广东经济中举足轻重。据广东省国资委的统计,目前全省规模以上的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2009户,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7.7%;这不到一成的国企,资产总额的比重却接近全省的三成(29.4%);其贡献的税收额,接近全省的一半(45.6%)!数字是硬邦邦的,但体现的是硬道理———今天,国有经济依然在广东唱着主角,在全省国民经济中继续发挥着主导作用;国企,依然是广东经济的“主力军”!本报记者 傅汉荣 通讯员 粤资综(观宇/编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