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经济茶坊:透过院线的幕布看电影市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27日 12:18 金羊网-民营经济报

  王素慧

  今年是中国电影诞生一百周年,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化尝试不断,带来一系列生机。但现实却表现出与创新不协调的反思欠缺,以致一些改革的成果总被副作用蒙蔽。

  2002年中国电影开始实行院线制,即由院线公司收归电影院统一管理,改变以往电影
发行要由中央、省、市、县依此排片的滞后弊端,加快了电影全面上映速度。此举在当时被认为是中国电影正式走向市场化的第一步,引来一片叫好声。

  院线制改革的一大目的是改变以往影片统购统销的计划经济做法,让各院线各自争夺片源,从而让国产中小影片在充分竞争中获得生机。但现在看来,每年能在院线放映的国产电影还不足1/3,中小影片更是无处可觅。2004年仅《功夫》、《十面埋伏》、《天下无贼》三部大片票房就达到了4.5亿元,约占全国总票房的30%。

  从现状来看,院线制的确实现了电影发行的市场化,各院线公司可以自主选择片源。再自行采取手段搞市场宣传争夺票房。但必须注意到的问题是,在院线制下,市场化导致了各主体在起点上的不平等。首先,加入院线需要一定条件,这导致90%以上的地方传统影院、社区文化广场、机关、厂矿、学校、企业内部电影放映场所失去与院线影院同一水平竞争的机会,进一步造成片源短缺困境。其次,即使是在院线内部,经济发达地区的现代化影院也优越于边远地区影院。由于目前主流的分帐发行方式对影院有一定要求,如最低票价和保底票房等,如完不成任务须罚款或支付拷贝费,这也迫使院线将资源集中在重点影院。再次,对于大部分国产中小影片来说,由于缺乏商业运作手段、票房号召力以及行政扶持力量,面对院线的选择,早早地败给了国外引进片和国内少数大导演、名演员加盟的商业大片,羽翼未丰便已夭折。

  但事实上,被院线遗忘的这些影院和电影拥有着更广阔的市场前景。2004年商业大片《十面埋伏》在广东首次实现省会城市和二线城市同期上映,地市影院票房立即改变以往只占20%的格局,而一举打下半壁江山。而目前中国农村的放映单位也比上个世纪末增加了大约1万个,放映场次每年约增加300万场。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电影并不缺少市场,13亿中国人如果每年拿出10元钱来看电影,市场便是130个亿,中国电影真正缺的是市场手段。就拿影院来说,现在还有9成的资源没有被激活,这便是一大败笔。

  目前,广电总局已经放开电影发行市场,允许电影系统外企业包括民营企业买断发行权,自行进行影片推销,这实现了发行范围的最大化可能。但由于大多数未加入院线的影院仍由当地电影公司管理,而电影公司往往和院线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系统外企业在发行时常因利益冲突而受到重重阻碍。主管部门的初衷再次打了折扣。

  中国电影的市场化无疑是最终的方向,但在此过程,我们要采取何种方法是否可作多种尝试?而在尝试中,是否又能多听各方意见兼顾全面?虽然眼下电影市场看起来热热闹闹,但在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中,这些热闹似乎并不在正确的点上。

  (日京/编制)(来源:金羊网)






谈股论金 】【打印】【下载点点通】【多种方式看新闻】【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红色专题
红色专题图铃免费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