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澳大利亚纺织服装业概况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27日 09:17 商务部网站

  澳大利亚地处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大洋洲地区,国土面积769万平方公里,人口2000万,2003年全年GDP总量为5307亿美元,是南太地区领土最大、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同时也是较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并于1995年1月1日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3年,澳大利亚全年GDP总量5307亿美元,实际增长率为3.5%,全年贸易货物和服务贸易逆差257亿美元,占GDP的比重为4.8%,货物和服务贸易出口总量为897亿美元,占GDP的16.9%。其中货物贸易出口796.7亿美元,进口960亿美元,货物贸易逆差163亿美元。澳与世界上130多个国
家和地区都有贸易关系。主要贸易伙伴有日本、美国、中国大陆、韩国、英国、新西兰、新加坡、中国台湾省、德国和马来西亚等。2003年,澳大利亚全年平均通货膨胀率为2.3%,平均失业率6%。一、澳大利亚纺织工业发展概况纺织业一直被认为是资本投入少、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在现代国际产业分工中,发达国家逐步把纺织品的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澳大利亚也是如此。澳大利亚从80年代初期开始进行产业调整,大部分纺织品的生产转移到中国、印尼、斐济等国家,国内则通过降低纺织品关税,从发展中国家进口成本相对要低很多的纺织产品。同时保留少量的纺织企业,主要弥补进口产品的不足,满足国内的特色需求。澳大利亚从事纺织业的大小企业接近7000家。近年来,随着澳大利亚政府对纺织工业结构调整力度和步伐的不断加快,其纺织企业的规模不断向小型化发展,小型服装加工企业不断涌现。虽然其纺织业规模在不断缩小,但是涉足纺织领域的企业呈现不断增加趋势。据其2000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与1980年的2862家企业相比,澳纺织企业增加了4153家,而这些企业中95%企业的雇工人数不超过100人。维多利亚和新南威尔士两州被公认是澳大利亚纺织工业的中心。澳大利亚纺织业80%的年产值和产品的附加值都来自那里。澳大利亚最具影响力的纺织品制造公司也大都位于这两个州内。纺织工业80%的从业人员也在这两州,其中维多利亚占总从业人员的44%以上,新南威尔士州占37%左右。由于从事纺织行业的工资收入仅相当于其它制造业的60%左右,长期从事该行业的人员生活一般都比较贫困,他们也多为移居澳大利亚的新移民。纺织工业的年人均生产产值为13.1万美元;仅为全澳制造行业的59%。目前,经过重大的结构性调整,澳大利亚的纺织工业正在朝着服装规模化和纺织制成品的方向发展。一些成功的企业正不断开辟和扩大自己产品在世界其它国家市场上的出口份额和市场占有率,特别在一些市场附加值高的产品生产领域。澳大利亚的海外企业已经取得了明显的优势地位。二、澳大利亚纺织服装消费市场概况澳大利亚每年用于纺织品服装方面的消费约占澳大利亚全部消费品的5%。目前,澳大利亚市场上约有50%的服装和70%的鞋类依靠进口,且比例还在逐步上升。由于澳大利亚进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悉尼、墨尔本、堪培拉、佩斯、布里斯班等几个大城市,故这些城市彼此间竞争十分激烈。澳大利亚纺织品的年消费总量在45亿美元以上。消费品种主要集中于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特种纺织品服装。服装和鞋类的国内市场约110亿美元。其中男装市场约18亿美元,女装市场约36亿美元,童装市场约10亿美元,袜类4亿多美元。其它服装和辅料占24多亿,剩余则为高档时装和鞋类市场。澳大利亚国内服装的另一个巨大的市场是团体消费市场,如消防服、警服、军服、护理服、工作服和其它职业服装等。这一市场空间相当巨大,但这一市场外国竞争者很难进入,基本上是由服装生产厂家和各种团体的客户直接按照关系供给。这类交易也是游离于服装零售市场之外的一个巨大市场。澳大利亚是个旅游度假胜地。据澳大利亚旅游部门统计,近几年全世界每年赴澳旅游的有近7000万人,是澳大利亚本土2000万人口的3倍多,大量游客为澳大利亚纺织品市场带来巨大的消费潜力,特别是高尔夫球帽、T恤衫、沙滩裤、卡其布短裤以及毛巾、浴巾等休闲度假纺织品的需求不断增长。而中国企业目前对澳出口的纺织品主要以各种大路货服装为主,澳大利亚不断增长的度假纺织品市场将大有潜力可挖。三、纺织服装行业的外贸政策及投资环境2000年7月1日,澳大利亚将纺织品平均关税下调5%左右,除服装、毛巾、床上用品和面料、辅料外,其它大部分纺织品关税都低于5%。澳政府还计划在2005年后再次调低纺织品进口关税。2003年7月1日,澳大利亚贸易部宣布即日起正式向全球49个最不发达国家和东帝汶提供免关税、免配额的特殊市场准入待遇。2005年,澳大利亚进口服装关税将由25%降至17.5%,进口鞋类产品和地毯关税将由15%降至10%,睡袋和亚麻桌布的关税将由10%降至5%。凡是有关羊毛产业的外国投资,政府一般比较谨慎对待。但凡涉及纺织服装后整理的项目都能够得到政府的鼓励,但是,政府对企业的生产环境、环保措施,特别是废水处理要求的标准较高。澳大利亚在北领地及南澳大利亚州均建有自由贸易区,在贸易区中相关政策同样适用于海外投资者,联邦政府希望海外投资者参与边远地区的开发和建设,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澳大利亚的商业环境优势主要表现为拥有技术熟练、多元文化的劳动力队伍。澳大利亚每1万名劳动人员中,从事研发人员的数量为64人,低于美国和日本,高于德国。电脑普及率为每千人492台,居世界第6位。电话普及率为每千人610门,居亚洲地区首位。在商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澳逐步放开了银行、电信、航空、运输和水电经营,引入竞争机制,降低商业成本。澳大利亚全职成人周平均工资为867.6澳元(约1350美元),年增长率为5.2%。水电气费、运输收费等方面,在亚太地区也颇具竞争力。与周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相比,澳大利亚劳动力成本昂贵,劳动力工资居高不下。四、中澳双边贸易及投资现状近年来,中澳双边经贸关系发展势头良好。据统计,2003年,中澳两国双边货物贸易总额已经达到历史最高的135.6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30%。其中,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73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4.8%;出口62.6亿美元,较上年增长36.5%,双边贸易连续11年实现稳步增长。今年1-2月,两国双边贸易额较去年同期增长46.8%,达26.1亿美元。中国成为仅次于日本和美国的澳大利亚第三大贸易伙伴,而澳大利亚成为中国的第九大贸易伙伴。此外,2003年澳对华投资大幅增加,新增在华投资项目785个,协议金额19.15亿美元,实际投入5.93亿美元,截至2003年8月份,中国累计批准澳在华投资基础上累计6073个,协议投资99.92亿美元,实际投入34.21亿美元。同时,中国对澳投资项目也达到220个,计4.5亿美元。中澳经贸关系之所以能够稳步快速地发展,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两国贸易的互补性很强。澳大利亚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矿产品、能源产品、农产品可长期供应中国市场;中国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广阔市场,既能向澳大利亚提供轻工、纺织、机电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也能提供诸如卫星发射这样的高新技术服务。因此,两国经济取长补短、互利合作的潜力很大。中国是澳大利亚第一大纺织品进口国。澳大利亚对中国纺织品服装进口没有任何数量限制,但中国对进口澳大利亚羊毛实行配额管理制度。中国目前是澳毛的最大买主。中澳服装纺织行业互补性很强,中国每年棉花进口总量5%和羊毛进口总量60%来自澳洲。澳方提供设计、品牌和原料,中国代为加工已成为双方合作的通行模式。目前,中国服装纺织已占澳进口市场70%以上,澳大利亚已成为我第八大服装纺织口市场。2004年前9个月,我国已对澳出口14.2亿美元。(信息来源: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子站)






谈股论金 】【打印】【下载点点通】【多种方式看新闻】【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红色专题
红色专题图铃免费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