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亚运招商的奥运痕迹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24日 19:48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李孜 北京报道

  2005至2008年度亚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领奖装备合作伙伴(以下简称领奖装备合作伙伴)4月14日浮出水面,对象锁定为耐克(苏州)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这同时也是2005至2008周期的亚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以下简称本期亚运会)的首家合作伙伴。

  据了解,此次招商将按照合作伙伴、赞助商和供应商三个级别分阶段进行赞助征集,这样的赞助层次同奥运会赞助极其相似。

  另据招商工作主要负责人、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器材装备中心(以下简称装备中心)主任马继龙介绍,作为第一阶段招商对象的合作伙伴为最高赞助级别,企业在行业内将享有完全排他性,企业数量预计最终将限制在10家左右。

  “合作伙伴的数量一定要控制,并不是多多益善。”马继龙表示。这样的理念同样让人联想到2008年北京奥运征集合作伙伴一直奉行的“少而精”原则。

  在亚运会招商队伍中,人们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她就是乒坛名宿邓亚萍,2004年11月,她从北京奥组委市场开发部来到装备中心担任主任助理,主管市场开发工作。

  负责本次亚运会招商工作的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器材装备中心,同时也是中国奥委会的市场开发委员会,用马继龙的话说,是“两个牌子,一套人马”。目前,2008年奥运会市场工作由北京奥组委负责,北京奥运之后,装备中心将重新负责起奥运会的市场开发工作。

  “虽然亚运会的地位不能与奥运会相提并论,但在市场开发和运作规律上,前者可以向后者借鉴许多经验。另外亚运会的门槛要低得多,而中国奥运会选手与亚运会选手又有很大程度的重叠,亚运会的商业价值也不可小看。”邓亚萍认为,亚运会的商业价值与奥运会有关联之处。

  也许正因如此,本期亚运会招商在很大程度上都有着明显的奥运痕迹。

  本次招商将2005年东亚运动会、2006年亚运会,以及2007年的亚洲冬季运动会三大赛事捆绑进行市场开发,这与奥运会的TOP计划操作手法类似。TOP总是对夏季奥运和影响力较弱的冬奥会进行捆绑销售。

  “这样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可以为企业提供一个较长的时间来规划市场推广工作。”马继龙认为。

  如果招商顺利,按本期亚运会最后拥有10家合作伙伴来计算,仅合作伙伴一项的收入就可达到8000万人民币,这将远远超过往届60多家多级赞助商的赞助总额。

  就整体招商而言,总预期的收入能达到多少呢?对此,马继龙并没有直接回答。他只是表示,肯定能超过以往的任何一届。

  让马继龙对此充满信心的是中国体育代表团这块金字招牌。

  运动员出身的邓亚萍对此做了一番阐述:“不管是奥运会,还是亚运会,归根结底其核心都是运动员。”邓亚萍认为,在运动员中,中国运动员更容易吸引中国观众的注意,而优势项目的中国运动员更受人们关注,优势项目中的夺金运动员则是最能吸引中国观众的眼球的。“随着中国体育的腾飞,由运动员组成的中国代表团将具有极高的品牌价值。”

  有趣的是,本次成为领奖装备合作伙伴的耐克公司,已经与2008奥运28个项目中的21个项目协会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是一个传统的奥运赞助公司。

  耐克公司中国区市场部总监陈嘉宁女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耐克看中的是亚运会这个高水平赛事的平台,这可以增加耐克产品的曝光量,还能增加中国消费者对耐克的认可度和忠诚度。”

  同阿迪达斯出色的赛事营销相比,耐克的传统长处在于球星营销,而赞助以运动员组成的中国代表团非常符合耐克的选择标准。通过这个平台,他们甚至可以在必要时取得与运动员合作的优先权,在运动员产权仍归属国家的体制下,这个优势是不容忽视的。  

  签下明星企业耐克并不意味着亚运会只关注大企业,马继龙认为,过高的奥运赞助门槛挡住了一大批有志于体育赞助的大中型企业,现在,亚运会为他们提供了另外一个平台,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定位,选择亚运会赞助平台来提升其品牌价值。

  针对以往大多赞助企业没有对赞助效果提前进行综合评价,以及只注重赛事阶段的市场推广工作的情况,马继龙表示,装备中心将与央视调查咨询中心联合,为赞助企业做好赞助效果评估,并会积极运用各种力量,引导赞助企业充分利用赞助获得的资源进行自身宣传推广,同时还将促成企业之间的互动联系。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招商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 】【打印】【下载点点通】【多种方式看新闻】【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圆明园工程风波
定远号舰重返威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珠峰科考登顶复测
2005环球小姐赛
家装全流程30天攻略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