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丝绸业收复市场失地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22日 10:37 商务部网站

  承载着几千年文化的中国丝绸,在中国市场上曾经辉煌过。上世纪80年代,当纺织面料在百货商场红红火火销售时,丝绸面料作为纺织面料中的高档品,在各商场的面料专柜上,都是摆在最好的位置。在那个年代,婚庆、寿庆送一块真丝面料,绝对是拿得出手的礼品。说丝绸是高档产品的代名词一点也不过分。但如今,丝绸却成了地摊产品及展销会上的展卖产品,百货商场难觅丝绸产品踪迹。适应市场销售格局,打造一批丝绸知名品牌,让丝绸产品在零售市场占据应有的地位,是重振中国丝绸业最为迫切的任务。

  仅有贴牌是远远不够的与国内市场丝绸产品的卑微地位相比,在国际市场上,丝绸依然保持着自身价值,始终没有离开奢侈品的范畴,尤其是丝绸时装,一向属于与它身份匹配的贵族阶层。

  我国是茧丝和丝绸产品出口大国。在丝绸国际产业链上,担当着重要的职能。而且,国际丝绸制造业在萎缩,我国桑蚕资源综合开发能力会让发达国家把生产能力继续转移到中国。但在丝绸国际产业分工链上,中国丝绸产品和其它纺织服装产品的命运一样,也是处于为他人作嫁衣的贴牌加工者的地位。从把生丝运到加工厂,这些丝早就被贴上国际标签,中国丝绸早已习惯OEM的流通形式。丝绸企业做贴牌加工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生产上的各个环节也都达到相当成熟的地步。但中国丝绸品牌在国际市场没有影响力。长期订单加工导致中国丝绸产业患上了严重的后遗症:中间大,两头小,生产能力强,设计、营销能力弱,而且逐渐丧失自己的风格。当国际市场遇到风吹草动时,没有品牌运作能力,没有风格的中国丝绸产品,只能由着国际市场行情潮起潮落。

  合力同走创牌路北京赛特集团总裁王辛民很形象地比喻上世纪80年代可以称为丝绸被面时代。他总结丝绸被市场淘汰的原因时谈到,丝绸从被面时代向时尚化转变过程中,过渡得不好,与时尚文化、时装概念完全脱离,品牌意识跟不上。商场从来不关心品牌服装是用什么面料做的,关注的只是品牌的实力、销售能力和影响力。而在这方面,丝绸行业品牌缺失这一致命的缺陷让中国的丝绸产品在中国主流市场丧城失地。

  从哪里失去必须从哪里再找回。王辛民谈到,多年来,赛特一直在寻觅丝绸品牌,赛特也需要产品更丰富,也愿意开发一些新品种,但丝绸首先必须要拿出几个有说服力的品牌。

  中国丝绸协会,作为茧丝绸贸工相结合的行业中介组织,顺应国内、国际茧丝绸业发展的需要,借鉴国际纯羊毛标志成功的经验,推出了高档丝绸标志。它的推出标志着中国茧丝绸开始走向以品牌来推动行业发展的轨道。中国丝绸协会会长弋辉表示,这一做法是希望通过丝绸企业的共同努力,使高档丝绸标志逐渐成为丝绸行业一块闪亮的整体名牌,并重塑消费者对丝绸产品的消费信心。在前不久举办的第十三届中国服装服饰博览会上,凯喜雅、喜得宝、奔仙、桑迪丝4家获得高档丝绸标志的企业集中展示了最新产品,这些品牌丝绸产品系列化、设计工艺新颖,设计内涵丰富,完全不是丝绸给人传统的概念了。

  千里马终有伯乐识。凯喜雅已被国内高档百货商场相中,已进入赛特商场,而且销售状况不错。此外,凯喜雅在北京燕莎、友谊商店等商场设有专柜或专厅。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丝绸创品牌火候的到来,联合创整体品牌是丝绸品牌做大做强的现实选择。中国丝绸协会透露,行业和企业正在计划搭建高档丝绸标志产品销售平台,把目前实力较强的部分丝绸品牌组织起来,先扩大这些品牌的销售份额,然后培育新的品牌。行业和企业的努力,让我们乐观地看到,丝绸收复市场失地的时日不会久远。“至少,它应该占到羊绒产品那么多的市场份额。”这是北京赛特集团总裁王辛民对丝绸产品的期待。

  (信息来源: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子站)






谈股论金 】【打印】【下载点点通】【多种方式看新闻】【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圆明园工程风波
定远号舰重返威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珠峰科考登顶复测
2005环球小姐赛
家装全流程30天攻略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