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佩颖/文
长久以来,在一个产业链上往往是上游企业以强势出现,而下游企业对于强势的上游企业所制定的游戏规则很少有话语权,就是再不合理也得忍气吞声地接受。
而近日我们可喜地看到,面对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公司以巴西与澳大利亚到岸价存在较
大运费为由,坚持要求将2005年铁矿石价格在上涨71.5%的基础上,额外附加每吨7.5美元至10.5美元的海运费价差这一无理要求,首次遭到包括宝钢、鞍钢、武钢等16大钢铁企业的共同抵制,并最终取得胜利。
其实在前些年钢铁行业处于一种萎缩的状态,作为上游企业的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公司是攥着铁矿石满世界找市场;不想近年来国际钢铁生产进入新一轮的增长期,尤其以中国最为明显。但是在中国公司不顾要价高低、捧着巨大市场求人的情况下,必和必拓自然不会不赚送上门的钱。本来是你为人家提供市场你应该有话语权,可事情并不如此简单。一切都反其道而行之,必和必拓反而把中国巨大的市场拿来当成自己讨价还价的筹码。敢于大胆提出更高要价正说明它在充分利用市场。
以国际铁矿石市场发展为例,国际铁矿石产业高度垄断,海运量的78%控制在巴西淡水河谷公司、澳大利亚BHP公司和英国力拓公司手里,但钢铁业相对较为分散。因此在供求出现失衡的情况下,矿业与钢铁业在谈判中必然处于不对称的地位,议价的主动权掌握在卖方,也就是矿业企业手中,而不在钢铁业手里。无疑,钢铁业必须改变这种上游矿石企业强、下游钢铁企业弱的国际格局,尤其是中国钢铁业,调整产业结构和提高产业集中度成为中国钢铁业的当务之急。
尽管这样的状况是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但国际铁矿石年度合同价格涨幅高出预期几乎一倍的原因,还在于利用市场的能力。此次必和必拓的要价最终失败,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中国的公司开始学会利用手中的市场。由此看来,善用市场不但能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主动,更能遏制价格恶性上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