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2005亚太风险投资家峰会 > 正文
 

欧美硅谷风险资本对亚洲产业升级的意义实录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21日 18:15 新浪财经

  2005年4月21日-22日,2005年亚太风险投资家峰会暨首届最举影响力风险投资家颁奖典礼在北京世纪金源大饭店隆重举行。新浪财经对本次峰会进行独家图文直播。以下为欧美硅谷风险资本对亚洲产业升级的意义实录:

  主持人:IBM中国有限公司风险投资商务总监黎世彤

  演讲人:华登国际投资集团总裁江善颂

  Acer Techonlogy Ventures亚太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友忠

  霸菱亚洲投资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曾光宇

  美国中经合集团执行副总裁张颖

  华平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孙强

  主持人:这一场的主持人是黎世彤先生,他是IBM中国有限公司风险投资商务部总监。他是VC中的VC。我想让他来做这个主持人是很有号召力的,我们以热烈的掌声邀请他。

  黎世彤:非常感谢主办单位邀请我和台上的几位VC,我介绍一下我自己,我叫黎世彤。我们IBM风险投资部主要是对基金的投资,就是对风险基金的投资,它的投资方向必须和IBM的主流业务和核心竞争力是要符合的。

  陈友忠:我在上海负责在大陆的创投业务,我想跟大家探讨中国的创投环境是不是过热,这两年很多境外以硅谷为主的创投公司,大举进军中国,因为这两年中国的创投环境有很大的改善。

  我想整个的创投环境,到今天的这个地步,这里面是不是有一些过热的现象,我们要讨论一下。两年来的统计资料我不详细的谈了,各位看一下这个图就可以了,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就是04年,有12.7亿美金不到200个项目。我想走出低谷投资退出的一个环境,我想重点的一个就是2004年的活动由量变到质变。另外最后一个项目里面谈到了,整个04年是以项目退出,是为一个推动引起的。我想这是一个很大的调整。然后就是中国的投资环境,形成了一个从退出,募资的一个过程。另外一个就是尤其03年9月,6亿3000万的一个融资,还有一些大公司进来,我想这是一个转折点,创投公司也在中国加剧了创投。

  中国的VC市场高速成长,这是中国概念的驱动,还是由于过热,我想这是一个大数目,到底中国的统计数据能够相信吗?应该相信到什么程度?

  中国的创投数据是否有水分?我想就和其他的统计数据一样,水分肯定是有的。 这是一个正常发展的过程,还是一个泡沫正在形成呢?当然到底中国创投是过热,这里面我有几个东西,我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

  江善颂:各位好,我一些经验跟大家分享。今天的主题是产业升级和风险投资,尤其是欧美的风险投资在亚洲扮演的角色。我想我们在这方面有一些例子、一些心得来跟大家一起分享。我们跟亚洲产业升级一起走过大概有4、5年的历史,从台湾到新加坡、到马来西亚、到印度、到中国,我们主要进入亚洲的机遇之战,原就是因为政府希望利用风险投资来促进产业升级,这些经济体我过去20年都遭遇了同样的问题。

  就是说他们认为他们的产业制造业太强,希望用技术,或者是其他管理的手段来提升他的附加价值。风险投资是不是,尤其是硅谷的投资,是不是可以扮演这个角色,几乎所有的政府都走同样的路。在新加坡、中国台湾、韩国,他们都是走过同样的历史,中国也是一样。

  希望从硅谷的风险投资家那能学到怎么样创新,怎么样技术升级,并不是只是在制造业,而是在其他的领域创造高的价值。我们就是在这种历史的背景之下走进了亚洲,所以看看我们过去的15年,在整个亚洲的这些国家,在产业升级的时候我们有扮演一些角色。我们都是带着欧美的资金,和本地的资金找一些制造业,把它们变成附加价值的产业。

  我们跟其他的风险投资一样,都想把这些公司变成高附加价值的公司-------

  曾光宇:大家下午好,我叫曾光宇是霸菱亚洲投资的执行董事,我今天参加这个会主要是想跟大家交流一下,霸菱投资是第15年做投资,从事12个项目,跟IT方面比较多,最近几年比如说汽车、教育、制造业等等方面的合作,也比较多,在亚洲部分,我们有5.6亿美金,我们总共投27家公司。从1997年开始到现在,我们所专长的是一个全球性的平台,但是也有一个本地区的了解,就是说对每一个国家,每一个领域,我们有人在当地做一些本土的关系处理,而且找一些本土的项目。为企业家赚钱。在重点投资领域我们目前比较喜欢跟消费者有关的,比如说零售业、教育、医疗,以及通讯媒体等等。这是我们一直很感兴趣的,因为这些都是老百姓感兴趣的,如果你在中国做一分钱的生意给消费者,你赚的钱就是13亿。

  不管做什么样的投资,风险资本对于亚洲产业升级,其实是为企业升值,为企业家升值。带给他们的价值有两方面,在公司内部来讲要提升公司的水平,这个非常重要,第二要加强财务预算人力等等方面的能力。

  张颖:大家下午好,我今天想介绍一下我们公司的情况,然后再讲讲我们海外资本对中国VC的帮助,再花一点时间说一些我们现在的投资情况。

  我们成立在1995年,老板从前是在华登国际作过的。现在总资本是3亿左右。我们在中国有一个办事处,在北京有7个人主要做的业务是起一个桥梁的作用,我们就是做美国和中国之间的桥梁。

  在最近两、三年,因为中国的投资,宏观比较好,退出也比较明亮一些,我们在中国本土的投资也加强了一点。以今天这个题目,我想讲一讲。我们到现在为止已经做了无数的成功的案例。把美国的公司引进到中国,比如说我们引进一家公司到台湾等等,在某种程度上都帮助了这些公司快速的成长,我们也得到了很好的回报------

  孙强:我想谈一下关于国企投资方面的感想,这个课题最近比较热,因为前一段时间有很多管理层的案子。有一些教授在媒体上的一些言论和看法也引起了大家不同的看法。我们觉得从华平的角度上讲,投国企很大的程度上不见得是管理层的收购,而是管理层协助的合作形式。

  我们觉得在投资方面,在目前来看有几个比较大的投资趋势,一个趋势就是新兴的企业,包括三大网络,门户网站,包括像盛大这样新型的,这些企业往往由一些新涌现出来的企业家创造的企业;第二就是高速发展的民营企业,这些企业规模比较大;第三就是国营企业,或者是半国营色彩企业的改制。

  所以怎么能够把国企改造和投资者的利益能够协调好,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很大的问题,也是我们今后需要探讨的一个方向。我们感觉国企应该解决管理层和股东之间利益不协调的问题,投资公司应该有比较强的政策关系。如果搞好了以后,今后全国一共有300万家国企,除了国家不让投的以外,剩下的机会还是很大的。


评论】【谈股论金 】【打印】【下载点点通】【多种方式看新闻】【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