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纺织服装企业如何应对后配额时代?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19日 13:50 商务部网站

  四大问题困扰国内纺织服装企业

  从福州福华纺织印染有限公司获悉,欧盟对我国化纤布的反倾销调查初裁结果已经公布,该公司的涉案产品需加征20%的税率,至此,该公司进入欧盟的涉案产品将无利可图。

  2005年全球纺织服装配额取消后,国内纺织服装业全面进入“后配额时代”,在迎来
无限商机的同时,实质上也进入了一个“多面夹击”的境地:发达国家随时可能采取反倾销、特保等各种贸易保护措施;发展中国家虎视眈眈,与发达国家联合起来与中国抗衡;国内产业急速扩张可能带来企业间的恶意竞争等。面对新的贸易环境,国内企业都有哪些应对措施?还存在哪些问题?纺织服装大省福建的部分专家及纺织服装企业自有一番说法。

  作为我国纺织服装产品的主要生产出口基地之一,目前,福建已拥有纺织服装企业万余家,其中,规模以上的企业有1771家。2004年,全省纺织服装企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约860亿元,同比增长37.2%,占全国总产值约9%,居全国第五位;纺织服装产品出口43.66亿美元,约占全国纺织服装出口4.6%。据了解,目前困扰福建纺织服装企业、也是今后国内纺织服装企业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有四:

  一是产品附加值低、缺乏自主品牌。福建省经贸委轻纺行业管理办公室主任陈建新认为,一直以来,国内纺织服装企业过分依赖低成本优势,忽视了产品附加值及品牌所带来的效益,企业出口方式仍以定、贴牌加工贸易为主,出口产品多属中低档服装布料。尽管经过近20年的努力,福建纺织服装品牌建设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已拥有“中国名牌产品”7个、“中国驰名商标”10个、“福建省名牌产品”61个、“福建省著名商标”77个,但令人尴尬的是,在这些“名牌”中,享有国际知名度的几乎没有。

  二是获取信息的渠道有限。长乐市服装协会秘书长、友良服装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振刚告诉记者,配额的取消对企业是个利好消息,但由于信息来源较少,绝大多数企业对于国内外的一些新政策、新形势并不熟悉。据介绍,企业获取信息主要通过两大途径:一是各级纺织服装协会定期印发的刊物。这类刊物基本上每月一期,一些动态信息无法及时掌握。二是上网搜索、订阅短信等,由于大多网站属政府网站,信息量虽大,但企业所需的有针对性的信息较少,而订阅短信则需要一笔不小的支出。

  三是企业不断扩大产能,导致竞争加剧,亏损面扩大。有关专家认为,要保持纺织服装工业持续、平稳的发展,产值增幅最好控制在15%-20%为宜,扩产太快将带来一些负面影响,造成国内市场原料紧缺价格上扬、出口生产企业因产品供过于求而加大价格竞争等,对整个行业的发展十分不利。这几年,由于扩产过快,一些负面影响已经产生,据有关部门透露,2004年,福建规模以上的1771家纺织服装企业中,亏损企业就达258家,亏损面已达15%。但由于看好取消配额后的国际市场,不少出口生产企业仍纷纷增加投资,扩大生产能力。福建佳亿化纤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恩建称,尽管该公司产品还积压了近三分之一,但今年仍计划投资3000万元建设新的生产线;福建创造者锦纶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飞表示,该公司今年将新增3条锦纶产品生产线,届时,产量将增加一倍;友良服装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振刚也表示,该公司将再投入150万元引进新设备,增开2-3条生产线。

  四是外企加快抢滩中国市场。近来,一些国外品牌频繁地派代表到中国考察,试图通过收购服装生产企业或者与其合作的方式,控制国内纺织服装产业的上游产业链。据长乐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局长周晓翔透露,今年以来,已先后有美国、加拿大、朝鲜等地的客商到长乐进行考察,要求与当地的企业合作。在石狮,一家日本公司为扫清进军国内市场的障碍,也曾计划以3.5亿元的高价收购石狮一服装配件公司。此外,工荒问题对我国纺织服装业的发展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国内的纺织服装企业大多分布于沿海地区,还是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近年来,沿海地区普遍出现的工荒难题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因劳力不足造成生产线开不起来、订单不能承接的现象屡见不鲜。其中,仅福建纺织服装业缺工就达10万人以上。国际贸易技术壁垒层出不穷

  世贸组织发布的一份关于配额取消的研究报告表明:配额取消后,中国纺织品在美国的市场份额将从11%提升到18%,在欧盟的份额将从10%提升到12%;中国服装在美国的份额将从16%提升到50%,在欧盟的份额将从18%提升到29%。

  但配额取消并不意味着自由贸易,福建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对外贸易管理处处长陈开丁指出,目前,国际市场对中国纺织服装出口主要有“两怕”: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害怕中国产品进入该国市场,损害其本国纺织服装产业;墨西哥、土耳其等纺织服装出口大国害怕中国抢占其市场份额。于是,这两类国家便联合起来,想方设法地为中国纺织服装出口设置障碍。

  据介绍,在国际市场上,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当前遭遇的贸易、技术壁垒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特别保障措施及贸易新法规。中国加入WTO后,已有美国、欧盟、韩国、日本、加拿大、印度等国先后利用特殊保障条款对我国纺织服装出口设限。其中,美国于2004年10月宣布对我国三类袜子启动“特保”措施,随后又将“特保”范围扩大至棉制裤子、棉制针织衫、男式梭织衬衫等。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扩大“特保”范围不再以“已经造成损害”为由,而是以“市场扰乱威胁”为由,这种无法预料的威胁将令我国的纺织服装出口面临更不利的局面。今年4月4日,美国根据一季度初步进口统计数据宣布对我国刚刚解除配额限制的三种纺织品自主启动“特保”调查。而中国纺织服装的主要出口地之一的欧盟,今年4月1日起,取消了对中国纺织服装的普惠制待遇,征收的关税由目前的平均9%上升至12%,4月6日又公布了针对中国纺织品的特别限制措施行动指南。

  二是反倾销调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纷纷针对我国纺织品进行反倾销调查。2004年6月,欧盟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第35类纺织品(主要指化纤布)展开反倾销调查,涉案金额高达5.8亿美元左右,是迄今为止中国纺织品遭遇案值最大的一次反倾销调查。今年3月,欧盟公布了初裁结果,涉案企业将被加征20%-85.3%的倾销税,这一结果意味着我国的涉案产品将很难再次进入欧盟市场。除欧盟外,印度、土耳其、秘鲁、南非等发展中国家也先后对我国的纺织品进行过反倾销调查。

  三是生态标准等技术贸易壁垒。近年来,随着配额的取消日益临近,发达国家纷纷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生态纺织品标准”,仅2002年针对纺织服装就出台了十余项新的法规、指令或标签标准。“生态纺织品标准”的范围十分广泛,其核心是清洁生产和绿色消费,能够在较大程度上限制我国的纺织服装出口,且执行起来比关税壁垒容易,因此更受发达国家青睐,如欧盟于2003年9月起开始实施偶氮染料禁令,2004年6月起又实施了“蓝染料”禁令等。

  四是社会责任标准。发达国家尤其是欧美等国的政治势力、有关媒体和社会组织不断向其本国政府施压,要求与其有经贸往来的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必须实行SA8000社会责任标准,并对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商在生产过程中是否雇佣童工,工人的劳动条件和劳动福利等进行检验,借此提高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的生产成本。而根据这一标准,目前我国的大部分企业都无法符合相关要求。除上述贸易、技术壁垒外,由不同国家组成的利益同盟也是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必须面对的又一阻碍因素。这之前,我国的贸易摩擦一般只涉及一个或少数几个贸易伙伴,但近来围绕配额取消而产生的贸易摩擦不仅涉及了发达国家,也涉及了不少发展中国家,如2004年3月,美国、土耳其、墨西哥等纺织服装行业组织提出了“伊斯坦布尔宣言”,先后有多个发展中国家的纺织服装协会加入该联盟,要求将配额管理延续至2007年底,并对中国的纺织品出口竞争力作出评估;2004年,哥斯达黎加等6个中美洲国家和美国签署了一系列自由贸易协议,以帮助他们保住并发展美国服装市场;由欧盟与北非地中海国家共同推行的“欧非地中海纺织品自由贸易区计划”也将于2006年至2007年正式启动等等。这些利益同盟的形成无疑将对中国纺织服装出口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企业、行业组织及政府部门的应对之策

  随着后配额时代的来临,我国纺织服装企业面临着内忧外困的局势。纺织服装企业、行业组织及政府有关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目前,企业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应对:

  实施“走出去”战略。有关专家表示,实施这一战略主要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开辟多元化市场。配额取消后,东南亚和拉美的一些发展中国家也从中受益。与这些国家相比,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优势在逐步减少,但在资金和某些纺织技术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相对优势。凭借这一优势,国内企业可以到北美、中南美、非洲、中东、欧洲以及周边国家和地区寻找合作伙伴。二是分享优惠贸易政策。从建立长效机制的角度出发,国际上为防止中国在后配额时代取得绝对优势,将来运用最多的可能是区域贸易协定和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这类协定框架下的“双零”(零配额和零关税)优惠贸易政策,既可以实现协议国间的“双赢”,又可以有效地限制中国“一家独大”的局面。目前,全球在WTO备案的区域贸易协定和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已达300多个。基于以上两点考虑,我国企业尤其是实力较雄厚的企业,可以在国外适宜地点投资办厂,这样既可以拓宽销售渠道,又能与当地相关企业形成利益同盟,减少贸易磨擦。

  切实执行国家劳动法规,主动推行生态环保认证。配额取消后,社会责任标准和生态环保标准将成为阻碍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的主要壁垒之一。但我国纺织服装行业中仍存在着一些违反国家劳动和环保法规的现象,如拖欠工资、超时加班、超标排污等,大多数企业视国家劳动及环保法规为“额外”负担。对此,福州大学的骆念蓓副教授认为,与其被动地等别人限制,不如我们主动实行,推行社会责任标准和生态环保标准将有助于我国纺织服装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企业一要严格执行国家的劳动法规,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工人的权益。二要增强“绿色”环保意识,在纺织服装产品的原料采用、生产制作、设计包装和产品使用后的处理等方面严格按照环境保护法规来运作。

  提高产品开发和设计能力,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近年来,随着“工荒”、“电荒”的出现及基础资源的涨价,我国纺织服装业的利润空间不断缩小。配额取消后,国家对出口纺织服装实行从量征税,国内纺织服装企业要想在后配额时代真正获益,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具体来说,企业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实现:一是增加技术研发投入,加强与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从纤维、面料新技术的研发和服装的设计入手,提高产品档次;二是加强与国外知名企业在资金尤其是技术方面的合作,学习和借鉴其在产品研发设计、质量管理及品牌推广等方面的经验,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延伸产业链,加快实施品牌战略。在国际纺织服装产业链中,我国企业主要将力量集中于生产,发达国家企业则将主要集中于技术、品牌和营销方面,这种分工结构使国内生产商只能拿到10%的利润,90%的利润都属于品牌拥有者、批发商、分销商和零售商等各个环节。有关专家建议,我国纺织服装业应建立起产品设计、打样、制版、测试、生产、物流和销售于一体的出口产业链,并尽快创建自有品牌。但品牌的创建需要时间的累积,目前,我国企业的当务之急是发展贴牌生产,以最快、最便捷的方式抢占新的市场份额,在与国际知名厂商的合作中积累技术与资金、吸取经验,创建自有品牌。

  作为政府与企业以外的“第三部门”,行业协会、进出口商会等行业组织既是沟通政府、企业和市场的桥梁与纽带,也是实现行业自律、规范行业行为、开展行业服务、保障公平竞争的协调机构。有关专家指出,取消配额后,行业组织应注重发挥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担当企业与劳工的沟通桥梁。在纺织服装产业发达、劳资矛盾较突出的沿海地区,如何处理企业与劳工之间的关系往往成为有关部门最头痛的问题。有关专家指出,行业组织可以在这方面发挥沟通桥梁的作用,弥补政府部门职能的不足。以纺织服装大省浙江为例,近年来,该省借助行业组织的力量破解政府工作中的难点,取得了不错的成效:自2003年起,温岭市长屿羊毛衫行业协会、泽国泵业协会等代表资方的行业组织,与代表职工的行业工会协商制订了行业工资标准,具有与劳动合同同等的效力;遭遇“民工荒”后,不少地区的政府劳动部门花费不少财力和人力出省招工,效果却不理想。温岭市通过该市青年企业家协会在江西鹰潭等地建立民工培训基地,企业缺工时,该市派代表赴培训基地招工,企业根据招工数向协会支付招工费用,如此一来,企业的用工需求和行业协会人员专职化的经费都得到了保证。

  建立纺织品出口预警和监测机制,加强行业自律。美国、欧盟、日本是我国纺织服装的主要贸易伙伴,也是技术贸易壁垒运用较多的国家和地区。由于我国出口产品技术含量较低,很容易成为他们实施贸易技术壁垒的对象。对此,行业组织可以通过研究美、欧、日的有关反倾销法规、技术标准、产业政策等,建立纺织服装重点品类的出口数量、出口价格、出口国别和地区的监测系统,并通过适当的信息收集和反馈渠道及时发布,帮助企业分析市场前景,做出快速反应。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监督进出口企业守法经营,通过价格协调和行业自律,限制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公平的市场环境。

  大力开展“外交”活动。配额取消后,国内纺织服装业将面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施加的双重压力。行业组织一方面应加强与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同行的沟通交流,利用发达国家与中国的纺织业存在的互补性,切实帮助其开拓中国市场,减少可能的各种贸易摩擦。另一方面也应加强与印度、土耳其、墨西哥等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对话,探讨对外投资机会、协商贸易互补措施,争取与他们共同发展。

  健全自身的管理机制。目前,我国的行业组织大多带有半官方的性质,其组织架构和运作方式也染上了浓厚的行政色彩,无法发挥其应有的职能作用。有关专家指出,行业组织应在管理机制方面实行一系列的改革,如健全理事会、专业委员会和日常职能部门的架构,引进社会公众成员参与,充分体现行业管理的代表性和会员的参与性,提高公正性、客观性、自主性和独立性;推动政府部分加强行业组织的立法进程,确认其公共行政职能,保证其社会公信度等。

  为了回应后配额时代国际舆论对于中国纺织品出口的恐慌,我国政府出台了对部分纺织品出口加征从量关税和对出口美国、欧盟的部分纺织服装实行自动许可管理的政策。这些举措的实行一方面体现了我国作为纺织品贸易大国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鼓励国内纺织品企业出口高质量商品,促进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关专家表示,除了上述政策外,我国政府还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适当放权给行业协会等组织。目前,国内行业协会作用不大的原因除了官味太浓、服务不到位、缺乏公信力外,另一大主要原因在于其本身并无实权,对企业不具备约束力。在现行体制下,行业管理及监督都由经济贸易、技术监督等部门负责。有关专家建议考虑改变现行体制,让行业组织负责行业管理工作,由经济贸易、技术监督等部门起指导和监管作用,发现问题后责成行业主管部门及行业协会负责落实改进。同时,政府要大力培育和扶持行业协会的发展,加强对行业协会建设和管理的引导与监督,确认其行政职能。

  搭建公共服务平台。目前,我国企业与跨国公司在各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距,要想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必须改变以往单兵作战方式,整合行业力量进行对抗。对此,政府应充分发挥行政职能,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具体包括五方面的内容:产品开发研究方面,联合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力量,建立产品开发中心,为行业研究开发手段、提供开发信息;质量检测及质量标准方面,确定重点监测产品目录、建立健全纺织行业产品监测指标体系,鼓励国内外知名检测机构在各地建立分支,为行业提供快速的品检服务;教育培训方面,重点培养我国纺织服装业的高级人才,为企业讲解各种新政策、新壁垒的应对之道;信息方面,收集相关行业的动态信息以及国外同行业的发展状况,建立产业损害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及时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依据;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方面,通过电子商务等形式向外界推荐我国的纺织资源及各类展会信息,为企业搭建经贸平台。

  进行产业发展规划,形成集群效应。针对国内纺织服装业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现象较为严重的现状,政府部门应加强产业发展规划,在进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对产业投入、产业链生成、现代物流网络建设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促进产业的升级和不断壮大。以福建省为例,在对各区域优势进行分析论证的基础上,该省目前已形成以长乐、永安为主的棉纺产业集群,以厦门、长乐、泉州为主的化纤产业集群,以长乐、泉州、南平、长汀为主的针织产业集群等几大产业集群,各区域的经济发展在集群效应的带动下显示出了勃勃生机。(信息来源: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子站)






谈股论金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