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欲动千门曙——“协会经济”催动隆德药材产业“车轮”
仲春时节,记者到隆德县采访,在联财镇赵楼村中药材种植大户赵有和家的甘草种苗地里,县中药材产业协会理事长冯志杰正在察看一年生药苗的质量。冯理事长介绍,为了协助资金短缺的种植户正常周转,协会将把这些药苗先行现金收购,然后赊销给种植户,今年预计将垫资150万元。
去年一年间,隆德县中药材协会仅种苗赊销一项,就为全县种植户垫资100多万元。这个政府引导、群众参与的民间性组织,在县中药材产业办公室的协助下,已经担负起全县药材产业的“头领”之责。
生长着西北、华北和青藏高原三个区系中药材的隆德县,拥有药用植物资源377种,占全区总数的41%,仅柴胡、秦艽、铁棒锤、黄芪、党参、手掌参等野生中药材资源面积就达50万亩,蕴藏量达4万多吨,是西北湿生地中药材的主产地和中药材种植的理想基地。自从被自治区政府确定为“全区优质中药材基地”以来,该县中药材种植范围不断扩大,品种日益增多,全县去年种植面积已达6.13万亩。为使初步形成的规模种植实现产业升级,中药材协会自成立起,就在县中药材产业办的支持下,致力于示范种植基地的建设,并经常性地组织种植户前来参观学习,给予现场指导,帮助他们改进种植方法。到目前为止,已建成温堡乡前刘村、沙塘镇董沟村等6个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5000亩,参与协会组织的新型种植技术培训,引导药农树立“规范化=大市场”的市场观念。去年5月份至今,共举办培训班10期,集中讲授中药材规范化栽培技术要点,使越来越多的农民走上了规范化种植之路。
在市场搏击的过程中,他们逐渐意识到,必须将种植户培养成“科技型农民”,才可以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此,协会充分发挥技术优势,采取多种形式,定期向中药材种植重点村、户赠送中药材实用技术资料和载有实用技术的报纸等,使药农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在神林乡闫庄村、辛坪村,大庄乡田滩村,联财镇赵楼村等10个中药材种植重点村开展了培训活动,培训人数1460多人次。为了引导药农“种市场田、挣市场钱”,协会将收购旺季派人外出调查市场行情的做法制度化,并定时上网下载发布中药材技术、市场动态等信息,及时地反馈给药农。种植大户赵有和告诉记者,虽说去年底药材行情走低,但是由于栽培技术运用得当,药材品质有了很大提升,再加上协会提供的外省需求信息的帮助,他的黄芪卖了个好价钱。
“协会是我们的主心骨!”谈起对全县种植户的全方位支持,曾在联财镇赵楼村里有“药材大王”美誉的赵效杰道不完内心的感激。在中药材协会的带动下,去年隆德县药材产量增至8000余吨,实现产值4000余万元,农民人均增收100元。在日渐成熟的“协会经济”模式的推动下,中药材种植与销售的产业化“车轮”正在市场风浪的搏击中滚滚向前。
(信息来源:宁夏商务厅) (信息来源:宁夏地方商务之窗子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