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理性看待央行房贷新政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19日 09:21 中国企业报

  于 丽/文

  一个月以来,无论是媒体的报道,还是舆论、业界、政府的评论都在谈论着关于央行加息的话题。大家都在试图探讨:这次加息对平抑房价能不能产生实际作用?加息之后,谁是最大的受益者?谁又是最直接的打击对象?答案各有不同,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理性的看待央行的“二次加息”。

  我们认为,央行决定上调房贷利率的目的是在于压下虚高的房价,抑制房贷增长较猛的势头,挤掉房地产市场的泡沫。

  统计资料表明,2004年全国商品房销售价格平均比上年上涨了14.4%,另据央行发布的信息,从2002年至2004年,全国个人住宅信贷余额分别为8258亿元、11779亿元和15922亿元。截至2005年2月,这一数字又上升到16508亿元,占商业银行中长期贷款的23%,强劲上升的势头不减。细心的人士注意到,以目前炒房之风最盛的上海为例,部分炒家的盈利模式就是以获得银行低首付购房贷款的方式,套取大量银行资金,利用城市部分区域(一般为中心城区)供应量有限的市况,大量买进,制造房价飞涨的市场“逼空”行情。由此导致了商品房价格失真,这一情况已到了必须纠正的时候。因此,无论从理顺房地产市场的秩序,还是从防范房贷增长过快潜藏的金融风险来看,央行都不能不采取措施。

  事实上,面对房地产过热、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的局面,国家在此前曾采取过控制商业与住宅用地建设及审批程序等方面的手段,而从央行负责人的此次谈话中可以看出,通过提高个人住房信贷利率的手段是要用金融工具即市场化的利率变化来引导房地产价格回到较合理的预期。而从央行的意愿来看,赋予商业银行一定的住房贷款定价空间,有利于商业银行建立科学的利率定价和利率风险管理体系,符合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方向。

  可以预见的是,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些房价涨得过快的城市,利率的变化幅度及首付比例肯定会大于房价涨得缓慢的城市。另一方面,这一措施的实施也将使这些房价涨得过快的城市放慢脚步。

  那么,加息究竟带来了什么影响?无论是开发商还是房地产专家一致认为:加息的最大作用在于影响购房者的预期消费心理。社科院有关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加息作用短期内可能不明显,但它传递出国家将继续采取措施抑制房地产过度投资的信号。特别是央行短期内两次对利率进行调整,加强了消费者对“进入加息周期”的预期。同时,利用利率手段调节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是一种市场化的表现,对引导房地产市场和谐发展有积极的意义。

  (详见第五至七版)






谈股论金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