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单继林
“我们太需要资金了,融资瓶颈已经快把我压得快喘不过气了。”17日晚7时,刚刚从广州参加完“广交会”回到山东的王红杰在机场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这样抱怨。
王红杰是山东寿光赛维绿色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是去年刚刚成立的一家关于农产品深加工的民营企业,她遇到的是一个民营企业在起步阶段的最大难题。
就在前一天,在京召开的“微小企业融资国际研讨会”会上,相关部门的人员已经就这个话题展开讨论并传出一个信息:微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近期有望以制度化形式得到解决。
微小企业融资难成制约瓶颈
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这个研讨上强调,融资难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小企业发展的重要瓶颈。
刘明康说,就中国目前阶段而言,在众多的融资工具之中,微小企业最重要的仍然是银行贷款。
王红杰最近需要5000万元左右的资金,而她仅仅是从一家商业金融机构贷到了300万元作为暂时的流动资金。“让我这个民营向四大商业银行贷款?那根本不可能。”她说。
调查显示,高达80%的金融机构认为政府有可能帮助陷入财务困境的国有企业,只有38%的金融机构认为政府会帮助私营企业。
世界银行高级金融专家王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国中小企业融资仍然难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中小企业单笔贷款规模太小,从而无法覆盖相对较高的贷款固定成本;信息不透明,使得传统贷款分析技术失效;公共基础设施不完备而影响契约的执行。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的徐忠博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由于银行结构与企业结构的不匹配,加之微小企业发展与金融机构绩效相关,因此在目前的融资环境下,中国的微小企业融资问题趋于严峻。从对江苏和浙江两个地区的调查发现,由于存在私营企业发展的地区差异,必须正视非正规金融的作用,小额信贷机构有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微小企业无法凭信用贷款?
刘明康说,人们一般认为微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是企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经营不规范、公司治理机制不完善以及信息不透明等,提出的解决办法最常见的是要建立信用担保机制。但实行信用担保机制有利也有弊。
“以往我们的法规和政策倾向于过分要求商业银行在贷款中要求抵押担保,而对于信用放款则持限制性态度。结果,银行过分依靠抵押担保,几乎把自己变成了当铺,但是同时却并没有真正消除信用风险,反而还破坏了信贷文化。”刘明康说。
世界银行集团国际金融公司中国项目开发中心赖金昌则表示,由于中国现存的担保交易框架有重大缺陷,不利于中小企业融资,可担保资产的范围太窄,担保物权的设立太繁琐,使得贷款人实际上不能接受应收账款作为担保,不能在一般描述性资产、变动资产和未来资产上设立担保,也不能在整个企业之上设立担保。
“在中国,有多少微小企业能基于动产来贷款?”赖金昌说,由于缺乏完善的优先权原则,使得信贷权人的优先权不确定,加之担保权益备案系统是分割的而且费用高,所以,在中国,动产不能方便、经济和安全地作为担保物,大约55%的资本存量无法用于借贷。贷款人基本上只提供三种类型的债务融资:纯信用贷款,第三方保证贷款和抵押物为房地产的抵押贷款。微小企业只能有限地获得保证贷款和不动产抵押贷款。
这要求改革担保交易制度,建立现代担保交易制度,使贷款人能方便、安全和低成本地接受动产担保。
王君表示,信用担保机制并不是灵丹妙药。需要对信用担保机制作出具体分析,审慎设计。他说,在中国担保机制曾经被用于绕过利率管制,这有可能削弱激励机制和加剧赖账文化。国家再保险机制还使风险可能过度集中在中央政府,于是,如何通过审慎监管促进担保业健康发展变得迫切起来。
在合法与合理的范围内鼓励银行增加对微小企业贷款
刘明康表示,如果按照商业和市场的原则开展微小企业融资,就意味着要大幅度地提高贷款利率。从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等国际成功案例的经验来看,存贷款的利差至少在十个百分点以上,商业银行才能够覆盖微小企业贷款的成本和风险。而这意味着贷款利率在15%左右甚至更高。
对于记者“如果贷款利率提高了,你还愿意贷款吗?”的问题,王红杰毫不犹豫地说:“肯定会”。对于她这个企业所瞄准的市场来说,先期占领市场才是最重要的,利率高低是她其次所考虑的。
像王红杰这样的微小企业为什么乐于和能够承担高利率,王君解释说,对于微小企业来说,每增加一个单位的资本,它能够获得比大企业高得多的边际利润(有时候能高达800%),其贷款利息也仅仅占到其生产成本的一小部分。
但是,王君对记者表示,不应该简单地把高利率与高利贷划等号。实际上,只要借款者能在偿还贷款本息之后仍有利润空间,利率就不是高利贷。
“如果利率不变,银行肯定不愿意发放小额贷款。”他认为,银行监管当局在促进微小贷款方面可以大有作为。
2004年10月,中国除城乡信用社以外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被放开,这为贷款自由定价提供了条件。但刘明康表示,在中国,人们传统上对高利率保持警惕甚至反感。而且,司法解释对超过中央银行基本利率四倍以上的民间借贷利率,就不予保护,这被普遍认为是对高利贷的一种界定。中国的商业银行如何才能通过贷款定价这一关键性条件,实现微小企业贷款的商业可持续性,使激励机制真正发挥作用,是一个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大课题。
具体而言,王君说,相关部门可以为微小贷款提供良好的法律框架和司法环境,在合法与合理的范围内鼓励银行调整战略定位增加对微小企业贷款,这既可以通过现有银行,也可以允许成立专门的微小贷款银行,从而使得微小企业也能获得诸如保理和租赁一类的融资服务。
融资来源应多样性
刘明康认为,过去倾向于把促进微小企业融资当作一项社会与政治目标,因此解决的办法往往要求财政出钱,这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要求商业银行在亏损的条件下向微小企业提供贷款,只能是权宜之计,不可能长久。
刘明康透露,银监会已把促进微小企业融资列为2005年的重点工作之一。他说,中国将完善相关法规,建立面向微小企业的监管队伍,鼓励国内外银行向微小企业提供融资。
刘明康透露,中国银监会将对现有法规中不利于开展微小企业贷款的条款进行梳理。当前较为突出的任务包括,突破原有的法律束缚,允许对动产与非动产例如应收账款等等设定抵、质押,从而扩大微小企业的融资供给。
刘明康说,银监会还将重点研究微小企业与银行贷款业务在监管原理和方法上的区别,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符合微小企业贷款性质的监管框架,建立一支专门的监管队伍,对微小企业贷款业务进行合理的、具有扶助性的监管。此外,将通过改善银行监管的准入管理,促进商业银行根据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积极主动地向微小企业贷款。
王红杰对这一信息表示了浓厚的兴趣:“希望像我们这样的民营企业能够有更宽泛的融资渠道。”
王君认为,微小企业的融资来源应该具有多样性,比如,私募股权、股票市场、银行流动资金贷款、赊账等形式,但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得到资金。由于微小企业的定义宽泛并存在差异,那些接近高端的微小企业也许是银行追逐的客户。
王君表示,需要改革的措施涉及到很多方面。改革战略的第一步必须要更新观念,坚持微小企业融资商业取向,业绩评价兼顾可持续性和覆盖面,正确认识信贷担保的作用和商业利率对于微小企业融资的关键作用。在银行改革与监管方面,促进银行体系合理竞争,促进银行调整战略定位,引进微小贷款核心信贷技术,建立扶助性的银行监管框架,加强银行监管当局的管理手段,包括专门的监管部门和熟悉微小贷款的监管官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