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首家外资持股49%合资基金浮出水面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14日 15:00 上海证券报

    瑞银集团与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即将成立第一家"买壳上市"合资基金公司

    瑞银与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昨天在上海联合宣布:中国证监会已经批准中国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国投)和瑞银集团(瑞银)成立合资基金管理公司的资格,相应的股权转让事宜按照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有关规定正在办理中。新成立的合资基
金管理公司是首家外资持股达到49%的基金公司。合资公司的股东为国投控股的国投弘泰信托投资有限公司(国投弘泰)和瑞银集团。新公司将于股权过户完成后正式开始运作。

    瑞银国投:买壳进场

    这是两家新股东对于一家老公司的彻底收购。股东的彻底转让,除了价格的溢价外,给予新股东留下的不仅是已有的基金,更多的是重新施展的舞台。

    由此,中融也将成为中国基金业中首个彻底淡出的基金公司品牌,而国投瑞银也成为第一个完全通过"买壳上市"的基金公司。在此之前,控股大股东发生变更的多家内资基金公司如南方、华夏都在原主发起人退出后继续保留了公司的"名号"。据悉,公司在名称变更后,注册地则继续保持在深圳。

    瑞银在其新闻稿如是表述:"新公司注册顺利完成后,将更名为国投瑞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是瑞银通过购买在深圳注册的中融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融基金)的49%股权达成的。"在此之前,1月5日,中融基金发布公告,表示公司原股东河北证券、国信证券、长城证券、浙江国投、华宝信托将所持的公司100%股权转让给国投公司、国投电力(资讯 行情 论坛)、国投弘泰信托。三家新股东的持股比例分别为4%、45%和51%。

    如今,除了国投弘泰信托继续保持51%的股权外,国投系另两家公司的股权以再度转手给了瑞银。

    据悉,新公司董事会中,瑞银和国投分别派驻两位董事,加上三位独立董事,共同组成合资公司的董事会。对于合资公司的管理层,瑞银和国投方面均表示,需要在新董事会召开后才能确定,但据悉,未来合资公司的总经理将来自瑞银。

    国投瑞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计划推出新的共同基金来加强现有产品。随着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在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合资公司将开展更多的投资管理业务,包括管理养老金的业务。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和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将会为新公司的业务拓展带来更多机会。作为合资基金管理公司的新股东,合作双方将会利用中融基金现有平台,迅速完善公司管理和增加所提供的产品。

    瑞银:如愿以偿

    瑞银在不断开放的中国资本市场上创造着外资的一个个第一。当人们对于瑞银在QFII的神勇津津乐道之际,瑞银"后来先到",抢先夺得的外资在合资基金公司中49%股权的先机。尽管这本身并不代表什么,但对于早就垂青中国基金市场,并将之作为未来重要业务增长点的瑞银来说,这一步犹如QFII第一单,释放出的是强烈的信号。

    "与国投组成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对我们在中国日益发展的资产管理业中占一席位相当重要。这也表明瑞银对中国有着长远承诺,并将继续开展其全面的中国战略,"瑞银环球资产管理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费冠恒 (John FRASER)说。"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开放,通过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将使我们能够为客户提供最高质量的产品及服务。"

    他特别强调指出,这是瑞银资产管理在中国内地的唯一窗口,瑞银会尽全力来支持公司业务的发展。

    从原先的股东接手到退出,国投旗下的数家子公司充当了股权"摆渡"的角色。正是他们的友情参与,帮助瑞银摆脱了与多家股东谈判的烦恼。

    在与国泰基金结束了合资谈判后,瑞银继续寻找着理想的中方合资伙伴。在战略不变的大前提下,瑞银的操作思路似乎更为"精明"了。对于合资谈判的详情,费冠恒不愿多谈,但透露称,谈判实质上只用了3个月的时间,而只需面对国投一家公司,"过程显然要容易许多"。

    对于未来的股权,他表示,瑞银将与合作方共同协商,但言语中的增持愿望却隐约可现。

    国投:进一退一

    尽管控股一家基金公司对于国投来说还是第一次,但对于国投而言,投资基金公司并非第一次。目前,国投同时是中信基金管理公司和兴业基金管理公司的参股股东。两家公司的网站相关资料显示,国投在两家公司的持股比例分别为31%和25.51%。"组建合资基金公司是国投公司与国外金融机构在金融领域的第一个合作,也是国投公司推进金融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举措。未来中国的资本市场将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国投公司将大力支持合资公司的发展。希望合资公司伴随着市场的发展快速成长。"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总裁王会生说。

    如何解决控股合资基金公司后,撞线"一参一控"的政策限制?对此,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副总裁、国投弘泰董事长施洪祥表示,国投已与监管机构有了约定,有关股权转让的相关事宜正在推进之中,但具体细节目前还未最终决定。他预期,相关转让会在年内完成。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合资基金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陈逸飞病逝
英国王储查尔斯婚礼
个人房贷提前还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漫画版《红楼梦》
网球大师杯官方站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中国多性伙伴个案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